第一百四十七章江岸攻防战(二)
他们自豪着,他们胜利了。
他们疲惫着。
他们害怕着,他们为自己杀了那么多人而害怕。
只有那仅余的六七百山越兵,脸上还是那么平淡,他们已经早早地或坐或躺地开始休息,他们是天生的战士,甚至不需要严正下令。
亢奋之后的疲惫感是无法抗拒的,严正自己也是如此。
但这种疲惫感让严正心生警惕,因为这样的情况已经无法与敌人再一起交战。
撤,必须撤。
严正心中一阵凉意,他后背脊梁处一阵毛骨悚然地感觉,这让他失控地大喝道:“不准休息,立即撤退。”
士兵们茫然地依令开始撤退,阵形是散乱的。
江面上,周瑜清晰地看见严正部开始撤退,而且阵形是散乱的。
周瑜无疑是个天才,他能清晰地把握住人性的弱点。
战场上,他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说是冷静的。
不象严正,如同一个普通士兵一般,会被情绪所左右。
所以,战场上,严正不如周瑜。
周瑜随即下令,全军再次组织起登岸进攻。
严正此时已经绝望,如果是刚才,虽然山越兵可能全部阵亡,但团练兵还是有希望逃出去。
但经此一战,虽然大获全胜,但士兵的体力已经消耗殆尽,这时,如果有追兵,恐怕想逃也逃不走了。
当江面上,周瑜大军再次向江岸逼近。
所有人都明白,最后的时刻到来了。
不足六千人的疲惫之军,再难以抗衡周瑜三倍于己的兵力。
一个被士兵推举而来的校尉站在严正面前,他恳求严正让他们留下。
死,也死在自己的家乡。
这是这群士兵最后的愿望。
严正心中黯然,他明知道这是错的,但他知道,自己无法拒绝。
这群士兵其实充其量不过就是民兵,土生土长的庐江人。
能战斗到现在,取得如此战绩已经出乎严正意料之外。
现在,逃肯定是逃不掉了,可总能活一些人。
如果不逃,那就是全军覆没,敌人眼见受如此大的伤亡,被俘之后,这些人的生命恐怕一样保不住。
但严正无法拒绝,他点头同意。
严正道:“那么,我陪你们留下。”
留下是死,谁都明白。
但死有很多种,站着任人宰割是死;奋起反抗也是死;媚眼投降也未必能活。
所以,所有人的选择是战死。
战刀的刀刃已经翻卷起来,胳膊已经酥麻地不能拎动战刀……。
但每个人都在吸气,使劲地吸气,为得是积蓄起力量,最后一击。
这或许将是自己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每个人都在这么想。
一些生来就胆小的士兵开始焦躁,他们不停地用刀划拉着自己的左手,用刺痛来舒解恐惧,却无一人想逃。
严正没有去阻止,因为这是所有人心甘情愿地选择,包括他自己。
严正只是惋惜,这支队伍本应该成为壮大的种子,不想就这么覆没了。
可惜了,严正在心中叹道,可转念一想,自己恐怕也逃不过如此命运,不觉得抽动嘴角,泛起一丝苦笑。
在这一刻,他想起了很多,不知道刘晔是否已经在无为等急了?
不知道高顺有否攻下曲阿?
不知道严复佑、乔家诸人可安全……?
时间慢慢过去,大军已经在登岸了。
严正部依旧在原地不动。
周瑜心中困惑,这一点他有些想不通。
严正想干什么,坐着等死吗?周瑜心中自问道。
虽然心中怀疑,但周瑜不担心,就算严正想做些什么,自己的一万多大军一样能将他碾碎。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都是扯蛋。
大军已经上岸,开始集结组阵。
严正部依旧在原地不动。
周瑜笑了,是人都知道,大军上岸的那一刻最适合守军反击,错过这个时间,那么一切都晚了。
既然你选择坐着等死,那么就让我来送你一程。周瑜打算上岸了。
胜负已成定局,周瑜此时已经对这场战斗盖棺定论,他下令船靠岸。
可周瑜忘记了一点,至关重要的一点。
他本应该在虎林就将已经心中起疑的疑问追查下去。
为什么盗贼会不顾一切地掩护陈宫撤退。
这本是一件非常古怪的事情。
可周瑜选择了忽略,因为他的执念太深,眼中只有严正。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而往往这一失,决定着结局。
陈策、毛甘二部沿江西去,见周瑜没有派兵来追,便停下进行了短暂的休整。
到此时二人发现,伤亡已经近半。
陈策部还好些,只折损了三成。
可毛甘部则相当凄惨,伤亡过半。
二人觉得实在憋曲,便商议着回去打个偷袭,捞点本钱回来。
可最后还是放弃了,因为严正有过严令,如果周瑜不追,则渡江与严正会合。
于是,二人便依令渡江了。
急促地行军,让麾下士兵体力不支。
赶到战场时,二人惊异地发现,严正部竟能抗击住周瑜大军,还将周瑜大军赶下了江。
二人有种目瞪口呆地感觉。
于是,二人决定就近休息。
可直到现在,陈策二人发现情况不对,周瑜大军再次进攻,而严正所部竟一直原地休整,甚至连最基本的列阵都没有动作。
陈策醒悟,严正部恐怕已经灯枯油竭了。
于是,与毛甘集结起队伍,打算打周瑜军一个措手不及。
这种场面有些戏剧化。
当周瑜大军辛辛苦苦爬上岸,开始整肃和列阵时。
突然从西边杀出五千大军,杀气腾腾地向自己冲来。
列阵中的士兵甚至如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能依靠本能持刀剑对抗。
一时间,江岸上乱成了一锅粥。
粥是糊的,但最主要的是滚烫的粥在翻腾。
周瑜在这一刻只能再次止住自己登岸的脚步。
他清醒地认识到,这支军队的到来,不但打击了自己军队的士气,最重要的是从根本上转变了战局双方兵力上的对比。
虽然自己还略处于优势,但压倒性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
但周瑜依旧认为,自己还有胜利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