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周昂惊的问道:“将军说真的?”
“当然是真的。”高览说道:“曹操返回中原来,不就想赶我走吗?我在这里等着他,看他如何取回濮阳。”
“将军。”
周昂想劝高览,不要给曹操战书。
高览打断他的话:“即使不去战书,他应该也会来,何必怯弱?”
“好吧。末将即办。”
高览写了一份言辞犀利的战书,交给周昂,周昂派人连夜送了出去。
曹操的大军行至虎牢关的北面,距离官渡百里左右,收到了那封信。同时,还有曹真的败报,濮阳失陷的消息。
“曹真把濮阳丟了。”曹操一拳拍在了案桌上:“真没有想到,高览在我背后插一刀,还攻下了濮阳!”
“丞相,濮阳不可失。臣建议从兖、豫两州境内,再抽调三五万地方军,反攻濮阳!”程昱说道。
“濮阳确实非常的重要。”郭嘉叹道:“可惜啊。”
“奉孝,我现在去攻打濮阳,你意如何?”曹操问。
“不可,丞相。濮阳已失,败势不可挽回。现有高览十万大军驻防,他背靠河北,能直接获得冀州军的支援。别看现在只十万,一旦濮阳危急,很可能变成二十万、三十万,那丞相如何能攻得下?”
“难道就这样丢了?不要了吗?”
曹操着实不甘心。
濮阳乃是中原的门户,河北军若要挺进中原,首选之路,便是从濮阳进发,而后,或击徐州,徐州四通八达,得知可纵横南北,钳制整个中原。或击兖州,西进夺取两都,还有他的首府许昌。
程昱说道:“臣以为濮阳比西凉还要重要,绝不能落到袁熙的手里。趁着袁熙和马超去了西凉,河北军无人统领,丞相应立刻起兵,将高览击退。”
“仲德言之有理!”
曹操亦深有同感。
郭嘉说道:“现在的濮阳,并不好攻取。我们兵力分散,难以集中。何不等拿下荆州,赶走周瑜后,再调集大军,与濮阳的袁军对峙,徐徐图之。丞相要知道,袁熙和马超去西凉,长则半年,短则数月,必定会回来,在此之前,丞相应该肃清境内的敌军,将所有的主力,布置在兖、徐两州境内,准备随时迎战河北军。否则,袁熙大举进犯,我中原危矣。”
郭嘉和程昱的谏言,都非常有道理。
曹操着实犯难
“丞相,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您。”程昱心里着急。
“仲德勿急,容我细细想来。”曹操起身来回渡步,思量得失。荆州乃天下粮仓,经刘表治理多年,地广民丰,得之可扩军数十万。
扬州是阻挡孙权北进中原的要害之地,必须守住。
濮阳是阻挡袁熙挺进中原的重镇,亦不可不夺取。
总而言之,这三处地方,都非常重要,不可或缺。
三害相较,取之轻重。
曹操回到座位,说道:“我决定南下荆州!令夏侯楙、夏侯慧,领兵三万,进驻官渡。典满领军一万,驻守虎牢关。满宠领军一万,回防许昌。剩下的两万军,随我去往荆州。我要亲自指挥,夺取荆襄。”
“遵命。”
两人皆应下。
郭嘉说道:“丞相的安排极为妥当。臣建议将曹纯、张辽的铁骑撤回来,他们去徐州,已经没有任何用处了。让他们到襄阳待命。待丞相到后,共伐刘表。”
“嗯。”
曹操点头道:“快传令张辽、曹纯,率军回返。”
“是。”
此时,程昱眉目微皱:“周瑜的大军还在合肥一带,尚未退回江东。若是张辽、曹纯的铁骑回返荆州,他会不会继续攻打淮南?丞相何不令李通将军,在张辽、曹纯撤退之前,先反攻下合肥。那是一座坚城,必能久守。”
“仲德所言极是。”曹操同意了他的方略:“我们从这里到襄阳,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在此之前,张辽和曹纯,可助李通反攻下合肥,之后再赶去襄阳。”
“嗯,就这么办!”
“臣即刻传令。”
程昱一刻也不想耽搁,起身离去。
曹操和郭嘉继续谈论大计。
“我自陈留起兵,到如今已有十余年,南征北战,灭吕布、袁术,掌控中原数州,带甲数十万,战将上千员,可算是实力雄厚了吧。可与袁熙交战,我真是没有太大的把握。奉孝可有计策教我?”曹操问。
“臣断不敢言将,只能据实而论。”郭嘉说道:“现如今,朝廷就在许昌,丞相乃是天下的重臣,高举义旗,为大汉而战。除丞相之外,不顺从者,皆为反贼。”
“丞相若能攻克荆州,收复扬州、濮阳,之后招募青壮,训练成军。拒马超、袁熙,联合孙权、刘璋,数年之后,朝廷将越发强大,必定能谋成大业!”
曹操微微点头说道:“奉孝可否细说说?”
“遵命。”
郭嘉说道:“丞相得荆州之后,再交好孙权、刘璋,便有了稳定的后方。因为刘璋暗弱,虽然带甲数十万军,却从未出川。而江东孙权,水师虽然厉害,步骑却不如我军。经厉扬州之战后,周瑜定不敢再轻动,丞相可以朝廷的名义,敕封孙权为吴王,刘璋为蜀王。他二人必感恩戴德,不会轻易犯境。丞相可将我军主力,布置于长安、濮阳一带。马超的西凉军不善于攻城,只需三万军,便能稳守住长安。我大军应全部放在兖州和徐州。”
郭嘉说到这里时,曹操插话道:“奉孝,你似乎还忘记了一人?”
“丞相何意?”
“还有袁谭呢?他在青州,亦有十万兵马。”
“呵呵。”
郭嘉笑着摇摇头:“袁谭不过是一鼠辈,有何惧哉?他心里非常清楚,自己不是丞相的对手。臣建议,待丞相收取荆州、击退周瑜、高览之后,以朝廷的名义,劝降袁谭,封他为王,但不给其实权。再调集三十万军,朝青州压境,袁谭必定归降。”
“好谋略!”曹操笑道:“奉孝真是我的智囊啊。有奉孝在,我何虑袁熙、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