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兵工厂有两栋五层楼的家属房竣工了,厂里又开始调住房。苏琪父母搬到了新楼的一楼,二室一厅。苏琪分到一室带厨房的母子房。
厂里分配住房是由劳人处管,他们掌握着每个家挺的基本情况。住房是按人口多少分配的,同时要考虑家中男孩女孩岁数的大小。同样的住房,层次好坏,按工龄排。相同条件的抽签抓号分配。
每次调房,首先是住老楼房的搬到新楼房,住一层瓦房的搬进老楼房,住母子房的搬进大些的瓦房,腾出来的母子房让给刚结婚的职工住,这样层层调房。假如有一百套新房建好,搬家的人也许要有三四百户。
厂里规定搬迁的统一时间,两三天内要求搬完,亲戚朋友会来帮忙,分到住房的职工就像过节一样的开心,亲戚朋友也一样开心,大家兴高采烈忙碌着很热闹。
苏琪分到的母子房是在厂电影院东边,与西边的电影院相隔一条马路,这里是厂里最热闹的地方……。
吃过晚饭,有些男职工会到电影院门前广场上打牌下棋;爱好娱乐的女职工们会到电影院门厅里跳交谊舞;许多小女孩会在广场边跳橡皮筋;还有部分小男孩排着队双方在马路上奔跑比赛,时不时停下来学着电影里的斗士们比脚画手吹鼻子瞪眼的威胁对方;少数妇女三五成群坐在树荫下唠嗑;喜欢嚼舌头的女人说起悄悄话,谈论着东家长西家短的事,传些小道消息,大多是男男女女的事。
电影院前面一层平瓦房有十五栋,说是今后准备盖高楼,一直没拆保留至今。什么时候盖高楼还是个未知数。现在兵工厂已经建得差不多了,盖家属楼国家不会再给钱了,只能自筹资金自己想办法,现在厂里还没这个能力。
这些瓦房原是国民党军队的住房,年代可以追溯到解放前十来年。外墙是青砖石灰勾缝清水墙面,门窗油漆是以前刷的绿颜色。窗框底部已经腐烂,窗扇实在坏得开不动了,可以叫厂基建处维修队来修理,但不会大修,因为早晚要拆除。
这些房子原来是一间间的,后改成住房。改造成母子房很简单,三间房就能改造成两户,每户各占边上一间做卧室当客厅。中间一间一分为二砌上隔墙当厨房。进户门在厨房处。改造后的母子房,南北两边开门。
有的职工住母子房,一住就住了好多年,小孩大了分不到房子,只能把厨房搬到外面,另盖一间石棉瓦的小棚子,把原来的厨房改成住人,放一张单人床给小孩睡。
厂里每年都要调房子,这种母子房不断的改造,外面石棉瓦的小棚越盖越大,把原来的道路挤得只有一米多宽。好多家把自家大房间前面磊上围墙,里面当小花园。
苏琪分到的这套房子,外面同样有石棉瓦小棚,也有围起来的小花园。
她有自己的房子了,高兴得门窗地面不知擦了多少遍,把门窗上原贴纸沾上的痕迹清扫得干干净净,室内墙面刷上了白白的石灰水。墙面刷点石灰水就是最大的装修,有的石灰水都懒得刷,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又要搬家了。
苏琪想住一天就享受一天,到施工现场找些旧砖块,把小院子靠墙部位搭建起花池,一箩筐一箩筐抬些种植土倒进池里,准备养花。她人小劲也小,只得来回多跑几趟,就像蚂蚁搬家。还挺精神,看着就像不会累的样子。
于秋生在部队,不放长假回不来,搬家一点忙都帮不上。苏琪又不想麻烦家人,只需家人把东西搬过来就行,收拾的事不要他们管。
她把大房间收拾得跟新房一样,小房间同样摆了张单人床,靠窗户处摆了张写字台,写字台左边放一盏台灯,右边放一盆文竹。
文竹是父亲给的,是父亲精心栽培的,搬家时苏琪只要这棵文竹。文竹长得很茂盛,她父亲用细细的竹条编了一个圆型的支架支撑着,郁郁葱葱很好看。
苏琪把门框上贴了新对联,把门板上贴上倒着的福字,意思是福到了。窗扇的玻璃上贴上了窗花,中间玻璃上贴上了红双喜。整个房间看着很喜庆,一看就像结婚的新房。
她最大的心愿就是没事的时候,能安安静静地坐在写字台前看小说,她最喜欢看金庸写的武侠小说,看小说是她最大的爱好。现在有了自己的家,这个愿望实现了,心情格外高兴。
距离春节还有七八天时间,于秋生来电话说,请准假了,下午回来,苏琪早早就到火车站等着……。
于秋生这次回来,主要是按原定计划,结婚回老家一躺,看看母亲,跟家人过个年。
苏琪搬家的事从没跟他说过,就想给他一个惊喜。但她的这种惊喜,跟别人不一样,又想搞恶作剧……。
于秋生不知道搬家的事,骑着自行车带着苏琪往岳父母老房骑去……。
苏琪不吭声,坐在后面只是笑,又不敢笑出声,怕引起他的怀疑。憋得难受拿他撒气“你倒是骑快点呀!”去掐于秋生的腰。
一边掐一边笑一边叨叨“快点,快点,快点!”
于秋生很不自在,躲又躲不开,自行车骑得东倒西歪来回乱晃。又怕家属院人们看到,有失体面,只得硬撑着,警告着“苏琪!你再这样闹?我可真要摔倒了啊!”
苏琪没停下“快点,快点,快点!”
“怎么了?尿急了?”
苏琪掐的更很……。
于秋生理解,人有三急,难以抗拒,加快了速度……。
苏琪眼看着于秋生往父母原来的家骑去,咯咯咯笑过不停……。
到了家门口,于秋生停住车“到了!到了!下车!下车!看样子你真是憋不住了”
苏琪想“好戏将要上演”心跳加速。忍不住想笑,怕被于秋生发现,只好装着拿东西的样子,低着头弯着腰,把于秋生带回来大包小包的东西反手递给他“你先进去,我把自行车放在车棚里”
于秋生拎着东西像往常一样大摇大摆进到楼门。苏琪快速推着自行车转身离开,急忙到房头山墙处躲起来,眼睛不时的往楼梯口瞄……。
于秋生上了三步台阶,站在中间户门口轻轻敲门,半天没人开,叫了声“妈!。。。妈!。。。我回来了!”
房门打开,出来一个不认识的大妈“你找谁?”
于秋生以为是来串门的“你好”从她身边进到屋里。一边进一边叫:“妈!。。。我回来了!”把大妈搞得目瞪口呆。
一个姑娘从客厅里出来“你找谁?你找错人了吧?”
于秋生看看家里摆设确实弄错了,疑惑不解“不会吧?怎么会呢?难道是进错楼门了”尴尬得脸通红,急忙说“对不起,对不起”退出了房间。
那位姑娘很客气,跟着于秋生出了门,一边走一边说“住这里的人家,前个月就搬走了……。”
厂里成百上千户人家,很难知道谁是谁。那位姑娘也不知道这位军人是苏琪的爱人,或许也不认识苏琪。也不知道这户人家搬那了?对于秋生说了一大堆话,于秋生头蒙蒙的,也没注意听,说什么不知道,只知道是当地口音,也许是跟他说怎么去打听的事。
于秋生心里明白“又是苏琪搞的鬼”又好气又好笑“没想到,结婚都这么长时间了,她还像没长大似的”急着去找她算账。
出了楼门左右两边看了看没看到苏琪。又往西边的马路看去,在房头的山墙处看到苏琪伸出个脑袋,偷偷往这边看,又笑着把头缩了回去。
于秋生气得往山墙处急忙走过去……。
苏琪看到他红着脸出来,笑得死气活来的,又怕过路的人看到,不敢笑出声,爬在自行车架上,笑得肩膀乱颤。
于秋生到了苏琪跟前,看到她得意的样子,想好好教训教训她,看到路上有行人,没法下手。
于秋生想“她就是这样一个调皮活泼的人,不想把她怎么样,最多吓唬吓唬她玩玩”装出恶狠狠的样子,迅速举起右手,同时深吸一口气,咬牙切齿的,道“我一巴掌打死你!”
苏琪看到这个架式,知道这一巴掌下来非把自己打趴下不可,躲不开,吓得双手抱着头,闭上眼睛等着。
于秋生把手举得高高的,又变换了方向去挠自己头“好长时间没洗头了”
苏琪睁开眼,看到于秋生那模样,笑得弯下了腰……。
于秋生又带着苏琪往她指的方向骑去,一边骑一边想着刚才的事“你害得我,连叫人家两声妈!可恨的是,我还对着个姑娘叫妈!气死我了”说完连他自己都觉得好笑“你等着瞧,回去我怎么收拾你”
苏琪笑得差点从自行车上掉下来……。
俩人进到新家的小胡同,路太窄,迎面有人来,只得下了车,往里走。到了北面第五户围墙边,苏琪打开围墙小门“这就是我们分到的房子,你看看吧”
于秋生进了小院子东看西看,又进到房间里看了看,感叹道“哇!太好了,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家了”
怀着感激的心情,转身把苏琪搂在怀里“你怎么不早点跟我说呀?我请假回来帮帮你嘛?”
“我就想给你惊喜嘛?”
“苏琪呀,以后不要搞这种恶作剧了好不好?让人看到不好”
“好玩嘛!”苏琪撒娇式的甩开于秋生的手。
于秋生看到苏琪好像不高兴“好,好,好,随你,随你,这次原谅你”然后转移了话题“墙上还刷了白灰,还贴了这么多画,这都是你自己做的?”
“是呀!”
“哇!真有本事,真能干”
苏琪听到表扬高兴了“你想吃什么,我来做”
“我看看,你都买了些什么?”
“你看,有肉,有豆腐,有青菜,有芹菜,还有我爸钓的鱼”
“我老早就想吃青菜沾辣子汤了,总是吃不到”
“你说怎么做,我来做”
“其实很简单,我都会做,以前没有家,没法做。现在好了,就是把水烧开,把青菜煮熟,不放盐,不放油,沾辣子汤吃。我从小吃了十多年了,好吃得很呀,就想吃”
苏琪笑了“不放盐,不放油,能好吃吗?”
“我觉得好吃,天天吃可能不行。小时吃的东西虽说不怎么样,但还是想吃”
“行,以后想吃,我天天给你做”
于秋生准备沾汤,把辣子烧焦捣碎放在碗里,再放葱花,蒜泥,酱油,味精,花椒粉和当地的小磨油搅拌搅拌,一股香味补鼻而来“怎么样,你闻闻,香吧?”
“好香呀,我流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于秋生是云南人,跟四川人吃法相同麻辣型的。东北吃辣的也不弱,拌凉菜少不了辣椒油,俩人能吃到一块。
苏琪一会就做好了:红烧鱼,麻辣豆腐,芹菜炒肉,煮素青菜。
俩人坐在小饭桌上,吃得津津有味的……。
苏琪夹了点青菜,沾点辣子汤尝了尝“咦!真的好吃!味道蛮好的,还挺下饭”
吃完晚饭,苏琪收拾完“走,我们看看爸妈去,商量一下回你家过年的事”俩人出了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