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归堂是何园的主堂正厅,也是园主人对外交往的正式场所。与归堂是目前扬州保存最大、最完整的一座清代楠木厅。何氏家族与华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几大家族人物有着纵横交错的姻亲关系,当年这里是“宴游常驻贵人轩”的地方。
这里芭蕉摇绿,牡丹吐红,山石嵯峨。气势壮观、用料浑厚的楠木大厅就坐落在前院西部。堂名为“与归”,典出范仲淹《岳阳楼记》引用《论语》中“微斯人,吾谁与归”及陶渊明“归去来兮”的寓意。
以“与归”为堂,体现了何氏以先辈隐者为范、以归隐之举为荣、欣然加入到隐归行列、不与腐败官场同流合污的思想意愿和价值取向。风格上平实、儒雅、高古、浑厚,与主人的气质修养相吻合。
整座楠木大厅分正厅、耳厅,正厅大门两侧,融合了西方建筑的手法,运用整块4平方米大、9毫米厚的玻璃,采光效果极好!在朝南一面走廊上有13个西式木雕月牙门,上面雕有折枝、牡丹花和牡丹花篮,象征着主人对如意、美好、吉祥、富贵生活的神往。
一座住宅的厅堂,就是这个家庭的脸面。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这个家庭所拥有的实力及其社会地位。何氏家族与华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几大家族人物有着纵横交错的姻亲关系,何园自然少不了“贵人轩”的出入往来。
与归堂也是目前扬州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楠木大厅,它在华国传统厅堂构造的形式上融入了西方建筑理念和表现手法,高大庄重的梁柱构架,配上四围通透装饰华丽的玻璃墙面,一扫中式厅堂的封闭、古板和沉闷,扬溢着开放、敞亮和明快的气息。
游览了庭院区的各栋住宅,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带有西方建筑特色,这是因为国主人从小留学过欧洲,接受了外来文化的影响。
何园自古就有大花园、小花园之说,如果把何园比作大花园,那么小花园就是园中之园片石山房了。就在何园南大门东侧这座小小的青砖门楼里,收藏着一段悠久的历史和一院别有味道的风景。
片石山房是何园的园中园,园内假山结构别具一格,主峰堆叠在两间石屋之上,东西两条山道通向石屋,西道跨越溪流,东道穿过山洞进入石屋。假山的主峰峻峭苍劲,山体环抱水池,有奔腾跳跃的动势之感。
片石山房原名“双愧园”,是是明末清初画坛巨匠石涛和尚的叠石作品,别具一格,堪称人间孤本。片石山房是石涛叠石造园的惟一遗迹,后因年久荒废,仅有假山主峰残石倚墙而立。进行了修复,使胜景得以再现。
石涛和尚俗名朱若极,是明朝皇室的后人。刚满10岁时就遭到国破家亡之痛,明亡后,躲灾避祸,隐姓埋名,出家为僧。他钟情山水,师法自然,从事作画写生,一生遍访名山大川,“搜尽奇峰打草稿”,领悟了大自然的一切生动之态,开创了华国画坛绘事的一代风尚。开辟了扬州画派,为扬州八怪的先驱。
石涛和尚不仅是华国画坛的一代宗师,也还是一位叠石造园的高手。他在四十一岁时结束云游生涯,侨居扬州,创作了叠石杰作片石山房,死后葬于扬州蜀冈。它也是石涛大师留在人间的唯一叠石作品,所以称为孤本。
清光绪九年,何芷舠从吴姓人家手里买下片石山房,把它变成了何园的一部分。进入小院,门楣上的“片石山房”门额系移用石涛墨迹制作。此园的设计,以石涛画稿为蓝本,顺自然之理,行自然之趣,表现了石涛诗中“四边水色茫无际,别有寻思不在鱼;莫谓池中天地小,卷舒收放桌然庐”的意境。
古人云:“扬州以名园胜,名园以叠石胜。”扬州无山,园林中常采用平地叠石之法,而叠石增山是很讲究的,必须运用高度技巧。
分峰叠石当为扬州造园的一大特色,而何园现存的湖石假山保持了基本原貌,今天云落和考拉有机会领略它的风采。湖山西段那座奇崛兀立的石峰,就是大师的人间孤本,它并非自然而超脱自然,出自人工却巧夺天工。
峰高9.5米,作傲视群雄状,在江南园林中前无古人,所以被人们称誉为冠盖园林叠石的“天下第一山”。人间孤本的假山腹内,藏有石室两间,上有凌空栈道,下临瀑布深潭,人们从这座屹立不倒400年的人间孤本上,感受和领略着石涛大师博大精深的艺术造诣和山水情怀。
片石山房虽占地不广,却使廊、厅、亭、假山与水达到有机的统一,给人以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意境,在有限的天地中给人以无限的遐思。
园中有一有趣的景观——“镜花水月”。所谓“镜花”,就是水潭边的廊道墙壁上嵌置一块硕大镜面,刚好映照出园内盛开的鲜花。
同时镜子又好像是一扇透窗,不仔细分辨,很容易误认为镜中是窗墙外的景色。整个园景可通过不同角度映照其中,能将园中景色收入自己的怀抱。
所谓“水月”,则是园中假山丘壑中的“人造月亮”奇观,在白天可以看到水潭中有一个明亮的月亮。这是光线巧妙地透过假山的留洞,映入水中,宛如明月的倒影,故而在此白天也能观赏的月亮。盈盈池水,盎然成趣。
与镜子遥遥相对,东北湖山脚下的水潭中,则藏有一轮白日明月,它跟随着观赏者人行步移,从满月到月牙,依次变幻出盈虚百态。别有一番味道、一番风景。
扬州自古就有月亮城之称,有诗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而此处可谓扬州白天赏月的最佳处。在西廊壁上新刻了碑文,选用石涛诗文等九篇。片石山房门厅处置有一滴泉,形成“注雨观瀑”之景。
西室建有半壁书屋,可临窗读书。石涛曾写过一首诗:"白云迷古洞,流水心檐然。半壁好书屋,知是隐真仙"。
假山水池南面有水榭三间静卧波上,与假山主峰遥遥面对。这里别出心裁地设有迷一样的琴、棋、书、画四景,十分耐人玩味。水榭中室内有一眼泉井,井旁伴有琴桌,泉水潺潺,琴声幽幽,风吹过的时候会发出声响,是为“琴”。
泉水旁边东室中有一个槐树桩,树桩上刻了一张棋盘,造型古拙,主人闲来无事时在这里与好友品茶对弈,好是快活,是为“棋”。
借着半堵墙造了一个书房,是为“书”。另一侧墙上开了一扇窗,窗框上刻有竹子的图案,窗外是假山,假山周围也种有竹子,如此交相辉映,墙上又添一幅竹石图的美景,古代文人都喜好竹石,是为“画”。
水榭东面是有着400多年历史的楠木厅,也是扬州现存最早的明代楠木厅,堪称何园最古老的建筑。楠木厅西山墙有不系舟半亭,似船非船,似坞非坞,临池停泊,坐在舟上可俯视池中游鱼,宛若游船行驶在水上一样,颇有情趣。
不系舟上面置石桌椅,供游人赏院景、观游鱼,体验水动船行的意趣。楠木厅东面墙上,镌有“片石山房”横排石刻一幅,字体飞动,古色古香,是后人临摹石涛真迹而放大的。
何家祠堂位于何园西南侧,紧临何园片石山房,祠堂由东向西形成大小祠堂。祠堂是代表家族文化的传承,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现在云落和考拉参观的是享堂部分。
这是何家的议事厅,墙上陈列着何家的家训,在当年,何家会定期每月初一让子孙在这学习家规,治家非常严谨。享堂隔壁就是寝堂部分,这是供奉祖先排位的地方,祠堂内陈设容像为原祠堂的真迹复制品,展出的是何芷舠及其上五辈人的容像。
这位就是何俊,园主人的父亲,当年政绩突出,朝廷赏他正一品封典,还追封祖上三代都为一品光禄大夫,旁边这位就是园主人的老母亲。这位就是园主人何芷舠,身上所穿的就是官服,冬季场合上所穿的礼服,端罩,旁边就是他的夫人,孙太夫人。
随着寝堂的修复,在室内还发现一口井,一般井都是在室外,用来饮用和浇灌植被的,后来经过资料考证,井水冬暖夏凉,可以调节温度,相当于空调的作用,早在ah皖南居民就出现室内打井的情况。
此外,跟风水也很有关系。祠堂内有井,也为祈望家族兴旺。再有就是提醒后人必须饮水思源,不能忘本。随着何氏家祠的开放,何园也成为华国保存最好,最完整,最有古典气息的大型私家园林。
漫步何园,建筑严整,回廊曲折,假山别致,水流潺潺,树木苍翠,四季花开,盎然成趣。何园整体给人以豪放大气之感,集扬州园林的精髓于大成,并很好地融合了西洋建筑的元素,成为华国园林史上的奇葩。
何园里蕴藏着四个“天下第一”,“天下第一廊”指的是何园的复道回廊,被誉为华国立交桥雏形。复道回廊上的花窗被称为“天下第一窗”。造型阔大,气宇轩昂,绕廊赏景,步移景异,是园林花窗中罕见的极品。
“天下第一亭”指的是以水池居中的西园池中央的水心亭,是一座华国仅有的水上戏台。在上面轻歌曼舞,可以巧妙的借助水面与走廊的回声,起到增强音响的共鸣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