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梦
华灯初上,影映庭前。
天空中的一轮孤月,似乎有些寂寞,静而无声的照耀着大地。
庭院中,方玉无心修炼,坐在院子中央的石桌子旁,与慧清和尚,喝着清茶,闲聊着些江湖上久远的故事,动人的英雄传说。
不得不说,慧清和尚,不应该出家,他的心脏深处,隐藏着一腔热血。
英雄豪杰的情结,大丈夫处世,恩怨分明的气概。
无声的岁月,飘渺的江湖,这些意象,在慧清这个和尚的嘴里说出来,显得有些不伦不类,而且慧清和尚,有些时候,是十分迂腐的。
方玉也在慧清的嘴里,也知道了些英雄令的事情。
英雄令,这是一个令人有些气血沸腾的名词,如同这个名词蕴含应有的意思一样,英雄令,当初在天道盟内,就是对一个人认可的标志,同时,它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召集’。顺天府城,只有天道盟七十二个堂口中一个堂口四海行。
而在天道盟内,堂口内是没有资格出现英雄令的,现今的天道盟,拥有英雄令的人,无不是元勋旧老,或者是异常杰出的江湖人物,才有资格拥有,最次的,也得是天道盟麾下,三十六殿的殿主级别存在。
以方玉如今的实力,以及他微乎其微的声望,想要获得一枚英雄令,要么至少结识一个天道盟内,如三十六殿殿主的存在为朋友,权且向他借来用一用,要么,就是找到一个天道盟的分殿,挑了,直接抢。
这二者,对于方玉来说,似乎都艰难。
或许生活就是这么个样子,对大多数人来说,没有了艰难,那就不叫生活了吧。
。。。。。。。。。。
四海行内,一张圆桌上,摆满的酒菜佳肴,龙肝凤胆般的美味。
圆桌边上,坐着三个人。
居中而坐的,乃是紫云宗云霄道人云霓裳,坐在云霓衣左的骇然是陈阁老之孙,当朝辅陈耀武之子陈跃,坐在右的是四海行的掌柜薛堂主。
陈跃一双眼,有些痴的,看向了云霓裳,胸中也砰砰跳动,他还从未见过如此高冷的美女,冰清玉洁之息漫迷,仿佛是来自瑶池,绝美出尘,令人不敢产生半分不恭敬之意。
“真人是在那个山门修行?不知能否告诉在下,他日在下也好去拜访,奉献些香油之资”。
陈跃这时忍不住,与云霓裳套起了近乎来,说道“也不是在下夸口,在秦国境内,真人看得上的东西,在下皆能弄来”。
云霓裳闻言,依然不动声色,冷冷的,若有若无的看了陈跃一眼,淡然说道“陈公子,我找你来呢,不是说这些废话的”。
一旁的薛堂主见云霓裳开口了,知道是自己说话的时候了,当下面色一板,冷声说道“陈公子,休得胡言,薛某找你来呢,是有事情商量的,再说,这普天下的好东西,还有我天道盟弄不到手的”。
“不知是什么事情?若是云真人的事,陈某愿效犬马之劳,就算是刀山火海,陈某绝不皱一皱眉头”。
“是关于方玉的事情,薛某叫公子来,是有样东西给你看”。
“什么东西?”陈跃感到有些意外,这天道盟是个认钱不认人的主,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好心了。
“方玉给徐雨萱的定情之书信”。
“什么!那贼子岂敢如此~”闻言,陈跃一惊,徐雨萱可已经是徐良当着众人直面,明白的表示,要嫁给自己的,若方玉与徐雨萱暗中有来往,就十分可恶了。
薛堂主也不管陈跃惊怒的神情,看了一旁待立的那个汉子一眼。
那人立即上前,递过来了一封书信。
陈跃接过了信,一看,不由怒直冲,恨得咬牙切齿。
那信是这么写的:
“自青龙山一别,一向未见音容,心切思念,与卿虽只一墙之距,却宛如云山雾海相隔,重重阻碍。又思卿日夜甚彻,似滴滴涓流,汇而成川,在胸内翻江倒海,昼夜奔腾不息,寝食难安。恰逢昨夜春雨,胸怀难安之季,故填词一,奉于案前,以表余之心境也”。
文字下的是一鸳鸯梦,名为离别。
“鸳鸯梦-离别”
“一场细雨润无声”。
“紫樱桃,花蕾绽”。
“春风已过千里尘”。
“枝头桃花笑,最是断人魂”。
“回倩影恍惚小”。
“在梦里,似弦琴”。
“一曲离散泪纷纷”。
“凝咽思鸾凤,何时语相闻”?
看罢!陈跃愤怒,似乎间,已经忘记了美貌的云霄道人,拍桌子叫道“方玉这贼,却也可恶”。
“薛某当然知道陈公子与方玉有仇,前番那厮在金龙寺杀了我二名得力手下,与我也是有怨恨”。
“不知这封信,薛堂主是怎么得来的”不待薛堂住把话说完,胸中稍微静了些,陈跃问道。
“我天道盟的耳目,遍布于天下,陈公子问这话,有疑心,未免太多此一举了”。
陈跃眉目一寒,冷声说道“姓方的,如此可恶,我是饶他不得,也不能再给徐府尊颜面了,薛堂主,你有话就直说,要陈某做些什么”。
薛堂主嘴角不动声色的笑了一下,看了云霓裳一眼,说道“其实方玉那人,也不值得什么,虽有些勇武,也只是个秀才而已,但他与金龙寺的主持普济交好,加上顺天府坐镇西北,薛某人身为秦国的一分子,也不能不给府尊徐良三分面子,动用武力,以免让顺天府出现些许动荡,让虎视眈眈的魔州异族有可趁之机”。
“薛堂主的意思是要我动动手脚?”
“陈公子自然也是聪明人……”薛堂主呵呵一笑,便边劝陈跃的菜酒,边与他商讨了起来,居中而坐的云霓裳,之前开口说了一句冷淡的话后,自始自终再没有出过一言,似乎这事与她丝毫没有关系一般。
夜,似乎很深沉,四野寂静,万物无声,漆黑的色调布满苍穹下的每一个角落,如死水一般,难见一点儿波澜的兴起。
县衙的一座院落之中,石桌旁,方玉依然在石桌上的一豆灯光下枯坐。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