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妃凄凄楚楚,痛苦哽咽不止。
广元帝面色一冷,冷冷道:“你这番话真叫朕恶心!朕不会喜欢一个蛇蝎心肠的女人!燕嫔祥贵人琳贵人,她们何其无辜,你说杀就杀了,你到底还有没有良心!”
“她们得罪我在先,还跟我抢皇上,是她们该死!”涵妃恨恨道。
连芳清简直无语,冷冷道:“你跟本宫抢皇上,本宫早就该弄死你了!”
“你以为你不想吗!”涵妃尖声叫道:“连芳清,你用不着在我面前装!哈哈,皇上富有天下,你一个掉进过狼窟的女人,你真的以为皇上这辈子会只有你一个吗?别做梦了!等到将来,有比你更美更年轻更合乎皇上心意的女人出现,你就会明白我了!到时候,你一样会变得蛇蝎心肠,会除她们而后快!我做了鬼,也会睁大眼睛们的结局!”
连芳清嘲讽一笑,道:“那等你变了鬼,记得不要闭眼!别把所有的人都想得跟你一样!不过,也怪不得你,你父亲那样的人品,实在令人不敢恭维,你又能好得到哪儿去呢?本宫会和皇上白头偕老,可惜,你了!”
涵妃恨恨瞪着她,怨毒无比。
广元帝冷笑扬声:“将这贱妇带下去!”
善后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宫里属于朱三公子的人马已经被连根拔起,涵妃被废黜妃位杖毙,昌国公父子赐白绫,合家流放五千里远至辽东。
而其他那几家跟朱三公子有牵扯的,也被广元帝找出了各种各样的错处拿下,首犯斩首,家眷统统流放!
其他朱三公子还没有来得及动用的要挟证据,广元帝也没再追究当事人,亲自点了一把火将东西烧了。甚至知晓这份东西存在的人也只有李赋等几个心腹。
燕嫔琳贵人均追封为妃,对她们的娘家少不了一番赏赐抚慰。
两家人伤心之余对朱三公子和昌国公府恨之入骨,有没有派人在流放路上给柳家的人使绊子,或者索性杀人泄愤,那就不得而知了。
宫中经历一场浩大风波,剩下的贵人美人们都老实了许多,也沉默本分了许多,去长春宫给连芳清请安的时候,那毕恭毕敬战战兢兢的样子,芳清都觉得累。
莲贵人那日在景和宫惊吓过度,一病不起,仍然缠绵病榻。
据说如今的莲贵人,身边片刻都不能离了人,也不能听人大声说话,否则就吓得面如土色的尖叫颤抖不已!
她所住的宫殿,晚上通宵必须得灯火通明,饶是如此,她夜里也总要惊醒至少三回,尖叫或是哭喊连连,折磨得一干宫女太监们苦不堪言。
广元帝以及连芳清等都明白,莲贵人,这是彻底的废了!
人各有命,众人同情之余也只能叹息两声,连芳清给她身边加拨了人手,时不时命和姑姑过去问一二,不让下边的奴才们糟践了她,也是尽了情分了。
至于淑太妃和朱夫人母子几个,在涵妃“掌控”宫里的时候曾经要求出宫去找朱三公子,不知朱三公子出于何种目的并没有答应。
广元帝事后得知,便将淑太妃和朱夫人送入皇家寺庙清修,将璃王那两个儿子打发到宗人府圈禁高墙。
他们既然闻风就想动,也怨不得他无情。
威宁侯府中,李赋却依然有些心事重重。
他没有瞒着自家娘子,向她道:“朱三公子自尽前说了句话,他说,一切还没有真正结束,他虽然输了,但最后的赢家未必就是广元帝!也许最后,没有人会赢!娘子,你说他这是什么意思?”
连芳洲也是心里一凛,诧异道:“难道说,他还留有后手?还真别说,这倒像是他的风格!”
“我也是这么想,”李赋皱眉,道:“可我想不出来,他这后手令他如此笃定?我排查过,他的心腹得用的爪牙都没有漏网之鱼,会不会这话就是他故意说的,故意扰乱咱们心绪?”
连芳洲沉吟片刻,叹道:“或许有此可能,不过我觉得,朱三公子要神不知鬼不觉安排一枚咱们不知道的棋子,未必就做不到!不过,不管是什么棋子,总会有自动暴露的一天,既然没有线索无从找起,不妨就等。这消息,皇上知道了吗?”
李赋摇摇头,道:“没头没尾的话,叫我如何跟皇上说,万一只是朱三公子的恶作剧,岂不是连累皇上白白记挂?”
“可万一是真的呢?还是说一声吧!”连芳洲便道:“不如,我进宫跟贵妃说一声?”
李赋一笑:“也好!就让贵妃转告皇上吧!”
薛神医进了两趟宫,便传出皇上龙体因为之前调养得极好,所以基本已经无碍的消息。
之前之所以说或许要一两年身体才能调养的好,是因为他不知道究竟什么时候能够将朱三公子一伙一网打尽,故而这个时间段不得不拉得尽量长一些。
如今后患已除,经过登基以来种种作为,朝局大体上已经稳定下来,再无后患之忧,他可不想再等下去了!
他要光明正大的跟她在一起,而不是天天晚上去爬长春宫的墙。
消息传来,自涵妃之变后一直显得有几分死气沉沉的宫中,仿佛一潭死水注入了一股活的清泉,多了几分生气。
贵人美人们也打起了精神,注重穿着打扮起来了。
不过,众人打扮归打扮,却没有谁敢主动往广元帝面前凑,顶多盼着去贵妃那里请安的时候能够偶遇皇上,跟皇上说上几句话便暂时心满意足了!
被涵妃吓破了胆的她们,又怎么敢挑衅比涵妃更加位高权重的贵妃?
况且,贵妃娘娘跟涵妃又不同,那真的是皇上的心头肉。
最近,皇上夜夜都在长春宫就寝,已经连续半个多月了!
又说贵妃娘娘在朱三公子一案中立了大功,赏赐更是连绵不绝的往长春宫里送。
眼下已经十一月下旬,各地进贡的贡品陆陆续续也都送到了京城。今年又是新帝登基过的第一个新年,各地对贡品的数量和质量也更为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