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陈立峰,我在12岁时就考上了剑桥大学历史系,15岁看遍中外发展历史,20岁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著名的世界级的历史学家了,我还有另一身份:考古学家,专门挖死人墓的。别人觉得越难挖的古墓我们就去。还有,我们只挖皇帝的墓地,一般人的墓地我们还不挖了!
我特别喜欢研究中国古代的中西,我这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自己做一台穿越时空的机器穿 越到古代,最好是穿越到南北朝时期,因为那个时期社会是最动荡不安的,真可谓这一时段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乱七八糟的封建帝国主义,人人都想当皇帝。
当时刘裕灭了晋建立了宋,萧道成爬起来灭了宋建立了齐,萧衍篡了自家的皇位改了国号大梁,没过几年又被匹夫陈霸先夺了地位建立大陈。自此以后南北朝变成三国鼎立之势,在南北朝时期我最佩服的皇帝是陈武帝陈霸先,虽然他在位时间不长,可他却实是一个有建树的帝王,是北朝最有缔造力的君主,他是为数不多的布衣皇帝。如果让我穿越到那个时期,以我的谋略或许也是一位了不起的皇帝。我可能统治整个亚洲,直接建立[亚帝国](统治整个亚洲)。
可惜这些都是梦话,只是我那天马星空的想象力让我想到了这些不合实际的东西罢了。想穿越时空去古代那真是天方夜谭,就算是能穿越时空也不可能来到古代,如果真来到古代,我还有位叫斯蒂芬·威廉·霍金的校友还不活活劈了我,他那头刚刚发表《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大设计》《我的简史》等一系列不可穿越到过去的理论,我这头已经到古代了,估计他会气的魂飞天外。
我虽然不能回到古代,但是我可以研究古代的文化,研究古代的一切,在研究那一件件古老而又神圣的文物时,哪些古代的王朝就仿佛在我的眼前一幕幕呈现。在我的研究经验上,我写成了《开启始皇帝陵》在这里面我详细的介绍了怎样打开陵墓,打开之后,怎样发掘墓室里的珍贵文物,文物发掘之后又要怎么安全的保护文物。这些我都介绍的十分详细。
这本书发表之后,我的名声不断地大起来,渐渐地远播世界各地,可以说我是历史界的精英人物,在考古上的研究更是了不得。就在去年我干了一件轰动全世界的事情。我指导了秦始皇陵墓的最后一个墓室地宫的挖掘。1000多年来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用一个可行的方法开启秦始皇的陵墓,秦始皇陵在地下沉睡了千年,它的秘密作为任何一个搞历史研究或是考古方面的人物都想知道它的秘密。
可是从来没有一个人能提出一个方法能开启这神圣而又古老的皇帝墓。 开启皇陵最头痛的问题就是发掘技术。
秦始皇地宫中的文物如果没有被盗掘或破坏,肯定会极为丰富。但彩绘、帛画、壁画、漆器、竹简、陶器、木器的保护将随之成为令人头痛的问题,地宫本身的维护也马上会变成巨大的难题。除此以外,秦始皇陵的发掘还有一个很少有人注意到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发掘之后能不能保护,也不是发掘之前具不具备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是发掘本身会不会有重大失误?我们有没有研究它的能力?
地宫的发掘涉及一系列勘测、钻探、发掘、修复技术,我们没有科学揭露土木建筑陵寝的先例,缺乏直接发掘的经验,谁能保证来自考古学家的工作失误不可能发生?现在所说的不能挖的理由几乎都是保护技术不过硬,千篇一律地讲什么丝织品可能硬结,器物可能变色等,给人的感觉仿佛是这几个技术保护难题一旦克服,就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了。
从考古学角度看,推动考古学进步的是发现本身和发现的方法--错失了发现,可以把机会留给技术能力肯定更强的后人,但由于我们现今所用方法或研究能力的失误和局限,却是历史性的罪过和遗憾。面对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谁敢轻描淡写地说句“付学费”了事?谁来埋单?向谁问责?
话说回来,如果发掘后,真的出土了种类繁多的遗物--不仅仅是兵马俑那样的陶质文物的话,那修复的工作量又有多大?又有多复杂?又有多少技术难关需要攻克?
也都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一系列问题。看看下面这个慎之又慎修复兵马俑的例子,我们就能知道守江山难于打江山,即便发掘容易,但保护是何等的困难--秦兵马俑曾遭到过人为破坏及火焚,再经过两千多年覆土重压,均已残破不堪,每件陶俑、陶马都得由几十片和百余片破碎陶片粘接起来。
在修复前,首先要记录每个陶片的出土地点、现状、坐标,以及它与周围文物的相互关系,同时辅以必要的照相、绘图,为后期研究和修复提供可靠数据与实物资料,也便于今后文物复位。
其次,在修复前还要对修复对象进行全面观察和分析,了解其结构关系及其附件情况;并根据前期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制定出一套完整的修复方案。
在修复时,先仔细地除去粘在陶片及茬口上的泥土,接着用清水清洗,然后晾晒或者烘干,再根据陶片出土时的编号进行拼对。残片拼对结束后,要把陶片顺其茬口由下向上逐步粘接,在粘接过程中要把俑体分成若干部分进行加固,以防胶体脱落。陶俑双腿断茬处用钢筋作暗支撑。陶俑体腔及脚踏板,用切成小块的涂上胶的裱布平展地贴于接茬处,待胶干后,再修补俑体表面的裂缝,最后再进行作旧处理。
可见想开启皇陵是很简单,可是开启后保护里面的文物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可是就在去年,这个事实被打破了,我在考古学研讨会议上,首次提出了换气裹顶的方法开启古墓。(所谓换气裹顶就是先将古墓打个洞,插一根管子把里面的空气全部抽干之后然后再进行发掘工作,在发掘之前首先在墓上面盖一个遮荫的大棚子。大棚的四周全部用砖封闭,尽量保持室内的空气与墓室的空气一致。)
大会上很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都表示很惊讶,都不太支持我的方法。还说我只不过是一个黄毛小子,怎么可能找到一套能开启古墓的方法了?当我提出用这一方法开古墓时,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有支持的声音,也有反对的声音。
但是反对的声音远远高于支持的声音,支持的人说被埋在地下的秘密终于要和世人见面了,很期待。但是反对的人却说从此骊山不再神秘,不再美好。
就这样我提出的换气裹顶的开墓方法被搁置了,可就在三个月之后,我接到了国家文物局的通知,说是文物局要在下半年进行对始皇帝陵墓最后一个墓室的发觉,并采取我提出的方法进行发觉。并由我和我的老师张柳教授共同负责。
现代社会想挖掘一个古墓很简单,但是要做到完完全全保护所有文物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国家文物局对我提出要求,要最大化的保护骊山风景区的原貌。
这让我恼火了好几天,经过我反复的查阅资料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终于找了一套最可行的方法,我把古墓顶棚的设计方案递交到国家文物局,局长从美美国请来最优秀的文物保护材料设计师。设计出了罩住古墓中心的灌气蓬。
经过我们大量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还有材料学家的共同努力,古墓终于在去年的年底与世人见面了,古墓的规模都超出我们所有人的想象,古墓的内关室分为三层。
第一批进入古墓的是我的老师张柳教授,她是一个著名的考古学家,她教了我很多关于考古方面的知识,还有一个是克里斯托弗教授,他是古墓发掘这方面的专家。
我们三个人戴上了特制的专门进入古墓的面罩,并一人拿了一只强光的探照灯。以防不测其它的医护人员,保安都在古墓门外守候。万一我们在里面出现什么意外,就按响自身佩戴的警报器,外面的医护人员就赶紧进入施救。
我年轻气盛走在最前面,古墓的墓道很宽,墓道的墓壁上雕刻着各式各样的图案。老师停了下来看着墓壁对我说“立峰啊,快过来,你看这个图案。”我转身朝她的视线看去,竟然是一幅彩绘。是公子扶苏在御花园给始皇帝请安,始皇帝露出了美美的笑容,这是历史上很罕见的。
“是扶苏和秦始皇的画像!”克里斯托弗看了这幅画也发出感叹:“really rare rare treasures ah!”
“克里斯托弗教授您说的没错!这是考古学上第一次出现,从这幅图来看,秦始皇应该特别爱他的长子。”老师指了指这幅彩绘图,感叹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