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那些屈辱事儿 第二章 万里长城,万里空

    长城,被称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是很多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民族杰作,也被很多人当成中华民族的脊梁!

    上世纪80年代,它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评为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埃及金字塔等齐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

    长城总长5万余千米,从公元前七、八世纪开始修筑,历经秦汉,到明清;前后共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其中犹以秦、汉、明三朝长城最为著明。

    很多人以为秦长城是中国历史最早的长城;其实不然,早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因彼此间攻伐不断,为便于防御,就已开始修筑长城,其中最著名的是齐长城和楚长城!这一时期的长城才是中国最早长城。

    到了七雄混战的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国间兼并战争更加频繁,各诸侯国纷纷大量修筑长城,例如:燕南长城、赵南长城、秦东长城、魏西长城、中山长城等等。这一时期,伴随着长城的大量出现,其作用也开始有所变化。

    战国时期,匈奴、东胡等北方游牧民族开始兴起,时常侵扰内地;它们善长骑射,长于野战,采取突然袭击,来去飘忽难以捉摸!

    赵武灵王为抵抗游牧民族骑兵,胡服学习骑射,组建了庞大的骑兵队伍,赵国开始崛起。后来赵国大将,被后人誉为“战国四大兵法家”之一的李牧率军击败匈奴十万大军,使其短期不敢进犯,但游牧民族的威胁并没有完全解除。于是赵国开始在北方修筑长城,用于防御游牧民族的进攻!

    北方其它诸侯国,为了解除后顾之忧,便于集中力量进行统一兼并战争,纷纷开始效仿赵国,在边境修筑用于防御游牧民族的长城,如燕国在大将秦开打败东胡后修筑的燕北长城、秦国为防犬戎修筑的秦西北边地长城等等。

    及至公元前221年,秦国攻灭最后一个诸侯国齐国,统一全国,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制王朝一一秦,拉开历史序幕!

    秦朝的开创者~始皇帝:横扫六和,南平百越,威振宇内,傲视神州,自视功劳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雄才伟略的他,却也偏偏对匈奴这个游牧民族无可奈何,只能将其击败而不能彻底征服,于是长城又成了理想的戍边防御工具,秦长城自此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

    秦长城的修筑分两个阶段,前后历时12年之久。第一阶段为:秦始皇二十六年至秦始皇三十二年,即为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15年。也就是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当年便开始了长城的修筑,这一时期由于国家刚刚统一,经济政治还不完善,内部还不稳定,长城的修筑主要是对秦、赵和燕三国旧长城的修复和完善;修筑的主体也只限于军队和边民!

    长城修筑的第二阶段:秦始皇三十三年至秦始皇三十七年,即为公元前214年至公元前210年。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蒙恬战即胜,收复河套!又奉始皇命,在北部边境大规模修筑长城。这一时期,大秦帝国已渐稳定,国内反抗势力已被基本镇压;度量衡和货币的统一,使得经济逐渐繁荣。这次对长城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在修复三国旧长城的基础上,开始修建新的长城将三国长城连在一起,工程量巨大;修筑主体也不再限于军队和边民,开始大量征集劳役,前后共用劳力100余万,占全国当时人口的二十分之一!

    被大文豪鲁迅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西汉司马公的《史记-蒙恬列传》曰:

    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透蜿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

    万里长城之说有此而来。

    秦长城沿袭战国长城的修筑方法,以夯土和石砌形成墙体,西起甘肃岷县,东止于朝鲜平壤西北清川江入海处,平均高达7.8米,厚4到5米,总长度达5000多千米,全部由人工完成,无数劳工因长城丧命。留下无数故事,如“孟姜女哭长城”等。

    虽然经后人考证,孟姜女的故事并不是那个时期的,但却足以证明那个时候修筑长城的坚险,和修长城给大秦人民所带来的灾难!

    《水经河水注》引杨泉《物理论》说“始皇使蒙恬筑长城,死者相属,民歌曰: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黼,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掌柱。”从此亦可见,因修长城给人民带来的沉痛灾难。

    今天很多人都只知道长城是中华智慧的伟大结晶,却没有看到中国先民因修筑长城所承受的苦难,和长城带来的一系列消极影响;也没有看到中国人民修筑长城的无奈和屈辱!

    首先政治上:修筑长城劳民伤财,激化社会矛盾,消耗大量财富,使大量劳动力不能参与生产,导致民不聊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族大融合!


    经济上:修建长城浪费了大量社会财富和社会资源;使大量青壮劳动力长期消费,不能参加生产;使农业、商业、手工业等发展速度减缓和停滞;另一方面,也阻碍了经济交流和发展!

    看了上面的那些内容,很多人会好奇,长城和屈辱怎么会挂上勾!那么接着看长城最重要的消极影响!

    军事上:长期修筑长城,使其由反击基地,被彻底的防御形式降低了军事意义,转向了消极防御;这是中国人民的无奈和屈辱!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长城全长10000多里,一里用100个人防御,那么就需要100多万人来防守,维持这么庞大的军事力量,需要巨大的军事开支,但实际上是得不偿失的!超长线的防守态势,莫德尔来了也束手无策。

    换一种做法,如将长城沿线的兵力集中作为机动兵团,没有长城,省下军费,可以维持庞大的中央兵团,十分震摄。

    长城的修筑代表了汉民族人民在游牧民族入侵面前的无奈和可悲!

    回想大汉王朝北驱匈奴,使其被迫东迁,扬我中华豪气,是何等的雄壮。可是汉王朝后来还是修筑长城!

    及其以后,北魏、北齐、隋唐、明等王朝均修筑长城!

    华夏王朝从此封闭自守,固步自封。

    直到康熙三十三年,康熙皇帝才宣布:为民解忧,今后不再以任何形式修筑长城要塞!

    清朝康熙年间张庭玉有诗一首,曰:

    南来北往走西东,人生杳杳在其中,天也来空地也空,换了多少主人公;

    夜静听得三更鼓,翻身不觉五更钟,从头仔细思想起,便是南柯一梦中;

    一场辛苦一场空,死后还归泥土中,身归泥土气随风,一片顽皮化臭胧;

    在身置得万倾田,死后只得三步地,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沉舟侧畔轻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首诗写的很经典,是的,长城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在过去是发挥过一定的防御作用。可我们回顾历史,发现长城却一直在和我们开玩笑:

    想一代雄主秦始皇,集全国之力修筑长城,渴望万世永存;但秦二世即土崩瓦解。秦不亡于匈奴,而亡于内患,先陈胜吴广两个农民工暴动,之后刘邦项羽破城,大秦帝国即告灰飞烟灭。

    明王朝大修长城,结果明帝国不毁灭于关外草原枭雄,先败于农民工李自成,崇祯皇帝吊死煤山,之后吴三贵引清兵入关,大明王朝即消失于历史烟云中。

    九一八事变后,日寇突破山海关,进军华北;也是因国共内战正酣时,国力衰弱,日寇方有可乘之机。

    总而言之,长城的防御是消极的,而往往祸起萧墙之内。中华腐败之时,长城挡不住外敌的入侵;中华强盛之时,实际又不要长城保护,不战而屈人之兵。

    由此可见,防天下不如治天下,自己强大才是永不可催的万里长城!

    所以,万里长城万里空!



第二章 万里长城,万里空  
相关:    坐忘长生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天唐锦绣  逆剑狂神  
(快捷键←)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节↓ 下一章 (快捷键→)
 
版权声明: 飞速中文网华夏那些屈辱事儿第二章 万里长城,万里空所有小说、电子书均由会员发表或从网络转载,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联系邮箱请见首页底部。
最新小说地图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31s 2.4062MB

搜"华夏那些屈辱事儿"
360搜"华夏那些屈辱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