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身穿短衫,露脚布鞋男子,蹿了进来,看到床前的赵盈正被罗术抓住,当即冲过来,挥拳头就打。
来得实在有太硬猛,加上罗术刚刚恢复一点力气,哪里接得住这拳头。
一拳打在脸上,瞬间嘴角淌血,旁边的赵盈冲过来,高声叫喊。
“李三,不许碰吾男人,否则吾当场死在这里。”
说话的时间,赵盈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把剪子,马上把那个叫李三的汉子吓得倒退三步。
“不要,小琪,汝何必呢,一切都为了家里,难道不想早点还清家里债务吗?这个病怏怏的男人,他能做什么,躺在床上等人家喂食?”
先前就听说,李三一只眼睛有问题,这时看清,左眼球看起来并无异常,想是真看不到,只是表面显得正常。
对于李三的劝导,赵盈早就有决定,并不为言辞所动,仍然把剪刀架在脖子上,用力过猛,竟然淌出血痕。
“不要说了,这位公子是不是骗吾,赵盈也会跟他,与李家何干。”
这话说得义正词严,站在门外看热闹的邻居也开始议论纷纷,有人站出来评理。
“李三啊,当自己是官府,人家母女俩已经不容易,还要逼迫,有没有良心啊!”
谁知道,那李三也是一个猛人,低声哼了一声。
“谁说逼迫,吾有彩礼,只要小琪点头,绸缎粮食都有,这还不够吗?”
有粮食又有绸缎,听得邻居们一时无语,这些东西确实不少,足可以娶到容貌不错的女子,确实也不是太过份。
罗术在旁边早就听得急了,什么意思,几块布,一点粮食就要逼人家女孩嫁给他,这什么道理,用手抹去嘴角的血痕,凛然面对那个耀武扬威的李三。
“不要说了,赵盈姑娘吾娶了,不是食粮与绸缎吗?三天内,一定派人来迎娶,文银万贯,良田十亩,可以吗?”
什么?
万贯,良田十亩?
说的人没当回事,听的这群邻居们却得笑得前仰后合。
疯了吧,有这么多的钱财土地,早就娶富人家的闺女,谁还找穷人家的孩子,开玩笑。
有人已站出来,手指着坐在床前的罗术。
“这位爷,原来是一位爷啊,别空嘴白话的,家人家赵姑娘是傻子,两句话就信啊!人家李三虽然长得模样差点,但人还是实诚,别以为长得白净,就欺负乡下人。”
随之,那群邻居一致点指罗术,有的在骂,有的吐口吐沫。
旁边赵盈也知罗术是一时口误,赶紧走上前,拦在中间。
“先生昨日被人抢劫,头脑糊涂,大家别把他的话当真,不要说了。”
这时候,罗术才觉得自己说的确实有点问题,这些人生活这么困难,怎么会相信自己就能拿得出这么多东西。
一时心急,直接从床上站起来,还是有点摇晃,可人是站立着。
“众位乡亲,刚才一时口误,吾说的也是真心话,虽然不是万贯,一定也能拿出百贯十贯的,帮助她们还清债务。”
什么?
又改成了百贯十贯,那也太多了。
那群邻居这回真相信,罗术就是被救的大骗子,叽叽喳喳又开始骂起来。
旁边的李三早就冷笑,“小琪,他一个外乡人,就刚才说的话,就错漏很多,难怪汝就相信,他不是在骗,汝宁可信一个骗子,也不肯嫁给吾吗?”
这话说得一点没错,人好人坏,在于一个真切,怎么能随便就相信嘴里跑舌头呢。
连赵盈也开始有所动摇,转过身,望着罗术,不知该说什么,可最终,她还是做出自己的选择。
“吾相信,先生说的都是真话,哪怕将来吃糠咽菜,吾也跟他了。”
实际上,赵盈也表达了自己意思,就是跟这个李三没任何感觉,跟钱财无关。
正在这时,听到门外传来叫喊。
“小琪,出了什么事,又是来催债的吗?”
赵盈的母亲,那个妇人,放下手中的轮车,推开人群,走到面前。
看到妇人,李三象是找到依靠,手指着站在面前的罗术。
“大娘,这人开始欺骗小琪,可她却被迷惑,要嫁给这个病秧子,还什么万贯家财,不,刚才又改成百贯十贯了,一会儿,会不会就改成了一贯,十文了。哈哈……”
李三的发言,马上得到邻居的认同,一起指责站在床前的罗术。
“劝下小琪,不要被表面欺骗,只看到小白脸,咱毕竟都过日子的实诚人,别说百贯,家里能有一贯也要攒一年。”
“是啊!现在这粮食贵得,都被罗家都收走了,咱剩下什么啊!”
“就是,这两年修建,可用了不少劳役,官府都出了多少银两。”
有人在旁边开始插言,“莫谈政事,不要说了。”
所有人赶紧闭上嘴,生怕说错了什么。
罗术没想到,灵州的工程建设,会出现这种出入。
他在视察工程建设时,看到的都是一片繁荣,没想过问这个平民百姓,一定有人在欺瞒什么。
管理整个工程建设的,郭京似乎也不知情,难道是下面贪污了吗?
可是,每天听到的锦衣营的报告,为什么没有这方面的一点消息,就在眼前,他却看不到,还以为天下无事,灵州最太平。
这事,他要暗中继续查证,一定搞清楚,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到底是谁欺瞒了他?
想到这,他有了主意,招手赵盈过来,询问有没有笔墨。
听说要笔墨,赵盈马上喜笑于色,早看出这位先生就是读书人,果然如所料。
赶紧进后屋,片刻拿来了笔墨,罗术却看到她的母亲露出惊诧,可能是平时藏的,也没想到,闺女会有这种东西。
挥笔写完,嘴里还在问赵盈,接着听到他解释。
“在灵州,吾有一位朋友,可先赊账,借十贯银,先还清欠债五贯,剩下的留为家用。”
为了小心,罗术没有直接写自己的名字,而是模仿毕清君的字体,又叮嘱赵盈,去“罗君裁缝铺”。
旁边有几位做小买卖的人,听说是借罗家的债,都露出惊诧的表情。
“先生竟然敢借罗家的,不想活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