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第71章 清初名臣于成龙:一代廉吏的传奇人生

    一、家世出身

    于成龙出生于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家庭。他的家族可以追溯到元顺帝时期,当时为了躲避战乱,他的先祖迁移到了石州(今天的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的白霜里村。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于成龙的高祖父于素这一代,大约是在明朝初期,他们又将家迁往了石州北乡,距离石州城约30公里的一个名为来堡的小村庄。这里环境幽静,远离尘嚣,非常适合居住和耕作。

    于成龙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八月二十七日丑时(公元1617年9月26日凌晨),是于时煌和他的原配夫人田氏的次子。不幸的是,在于成龙出生不久之后,田氏便因病去世了。这对于刚出生不久的于成龙来说无疑是一大打击,但对于时煌来说更是巨大的悲痛。为了照顾这个大家庭,于时煌不久后续弦,迎娶了李氏作为继室。

    尽管是继母,李氏对待于成龙如同己出,非常慈爱。于成龙与继母的关系十分融洽,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本人的孝顺和李氏的宽容与理解。在一个充满爱与和谐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于成龙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这为他日后成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科举失意

    于成龙的科举之路充满了曲折与挑战。在明末崇祯十二年(1639年),正值壮年的他满怀希望地参加了家乡太原的乡试。然而,当时的考官却公然徇私舞弊,这让于成龙深感愤慨。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在考卷上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时弊的不满,直言不讳。尽管他的文章才华横溢,却因为考官的偏见而未能进入正榜,只勉强考取了一个副榜贡生的位置。面对这样的结果,于成龙虽然心中不悦,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以父亲年老需要照料为由,暂时放弃了做官的机会,回到了家乡来堡村。

    清朝建立后,于成龙依然没有放弃科举之路。顺治四年(1647年)至顺治八年(1651年),他前往太原的崇善寺,在那里开办的学校学习了四年,希望能够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然而,在顺治八年(1651年)的乡试中,于成龙再次落榜。这一年他已经三十五岁,连续的挫败让他的科举之路显得格外艰难。

    顺治十一年(1654年),于成龙的家庭遭遇了重大变故。他的兄长于化龙病逝,而他自己的第三个儿子于廷元也在同年出生。随着兄长的离世,全家生活的重担几乎全部落在了他的肩上。此时,他的父亲于时煌已经年老多病,需要人照顾;继母李氏虽然身体尚可,但也步入暮年。此外,家中还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儿子,全家的开支变得非常大,家境也因此变得更加拮据。为了支撑家庭,于成龙不得不整日忙于家务,无法专心备考。

    顺治十五年(1658年),于成龙的父亲于时煌病故,这给他的家庭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尽管如此,于成龙依然没有放弃对未来的希望。顺治十八年(1661年),他终于有机会进入国子监学习。在国子监,于成龙努力提升自己的学识和能力,结业后准备踏上仕途。

    三、初入仕途

    顺治十八年(1661年),四十五岁的于成龙进京备选,被授予广西罗城县令一职。罗城地处广西北部少数民族区域,这里自然环境恶劣,万山峻岭,沟谷纵横,虎狼肆虐,瘴气弥漫,被视为北人眼中的绝境。加上瑶、僮等民族杂居,语言不通,争端频发,管理起来异常困难。于成龙接任时,罗城刚刚被纳入清朝版图不到两年,历经战乱,满目疮痍,前任两位知县一位去世,另一位则逃离。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于成龙的亲朋好友无不为他担忧,但他却坚定地说:“这是君命,岂能因险而辞!”在临行前写给友人的信中,他表达了自己的决心:“此次赴任,绝不为温饱而虑,唯信‘天理良心’四字。”

    带着这样的信念,于成龙辞别家人,仅骑着一匹驴,带领四名仆人踏上了前往罗城的漫长旅程。历经六千余里的跋涉,终于抵达了目的地。映入眼帘的是荒无人烟的景象,县城只有六户人家,衙门不过是几间破旧的茅屋。于成龙不畏艰难,砍竹为门,积土为桌,挖坑做饭,以简陋的条件开始了他的治理工作。

    到任后,于成龙首先深入了解当地百姓的疾苦,他每日召见吏民,询问其困苦所在,并传达朝廷的安抚之意。面对频繁发生的抢劫、盗窃等事件,他果断采取措施,命令手下侦查并迅速处理,有效遏制了犯罪行为,地方逐渐安定下来。同时,他还组织乡兵抵御邻近瑶族头人的侵扰,确保了百姓的安全。通过不懈的努力,罗城的治安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考虑到当地百姓的贫困状况,于成龙积极向上级申请减轻徭役,减轻百姓负担,并想方设法从外地引进必需物资,如食盐,以解决民众的生活难题。他还兴建学宫,开展文化教育,设立“养济院”来救助贫苦之人和孤寡老人。这些举措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社会面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于成龙在罗城的清廉形象深入人心。有一次,当地百姓在缴纳田赋时,特意留下一些银钱放在他的案桌上,作为对他清廉的感激。于成龙仅留下足够买一壶酒的钱,其余全部退还,此举深得民心。在他的治理下,罗城百姓安居乐业,彼此之间形成了深厚的亲情般的联系。

    于成龙在罗城的生活十分简朴,他的仆人难以忍受这里的艰苦条件,有的离开了他,有的因病去世。罗城人对此深感同情,时常来看望他,并试图给予帮助,但都被于成龙婉拒。即使在家人来访时,罗城百姓也纷纷凑钱表示慰问,于成龙同样谢绝了这份好意。

    于成龙在罗城的政绩受到了上级官员的赏识。康熙六年(1667年),他被举荐为广西省当年唯一的“卓异”,并被提拔为四川合州知州。当罗城人得知他即将离开时,全城百姓纷纷赶来送行,许多人失声痛哭,表达不舍之情。在于成龙动身前往合州之时,许多罗城百姓一路追随,痛哭而回。有一位盲人甚至主动提出陪伴于成龙上路,帮助他度过难关。这段旅程虽然艰辛,但在盲人的帮助下,于成龙最终顺利抵达了合州,开始了新的仕途生涯。

    四、主政合黄

    于成龙在罗城的政绩显着,为他赢得了声誉。康熙六年(1667年),他被擢升为四川合州知州。合州的情况与罗城类似,经济在明末农民战争和清军进川后遭受重创,百姓背井离乡,州城仅剩百余户人家,每年征收的正赋只有十五两白银,而供役却十分繁重。

    面对这样的困境,于成龙没有丝毫犹豫,立即着手进行改革。他首先废除了所有不合理的规定和明朝遗留下来的弊政,积极召集流散的百姓返回合州,开垦荒地。为了鼓励百姓复耕,官府提供了种子和耕牛,以帮助他们尽快恢复生产。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合州的百姓数量就从百户激增到了千户,显示出于成龙政策的有效性和民众对他的信任。

    于成龙深知百姓的疾苦,他上任不久便遇到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巡抚旨令采伐楠木。这项任务不仅耗资巨大,而且对当地百姓来说是一项沉重的负担。于成龙毫不犹豫地上书《采楠木详》,在奏折中直言采伐楠木之举劳民伤财,请求废止这一命令。他的直言不讳得到了上级的理解和支持,最终这项劳民伤财的任务得以取消,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由于在合州的出色表现,于成龙的名声逐渐传播开来。康熙八年(1669年),他被进一步擢升为湖广黄州府同知。在黄州任职期间,于成龙继续发扬他在合州时的优良传统,积极推行改革措施,改善当地的民生。他的政绩再次得到了湖广巡抚张朝珍的赏识,张朝珍认为于成龙是一位难得的良臣,因此再次举荐他为“卓异”。

    五、平乱湖广


    康熙十二年(1673年),于成龙再次被举荐为“卓异”,随后被调往武昌府主持政务,并将被擢升为武昌知府。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三藩之乱”爆发,吴三桂的军队在贵州、湖南等地迅速扩张势力,同时派遣了许多湖北籍部将携带“札书”回乡策反,引发了一系列暴乱。

    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麻城县发现了所谓的“伪札”,知县以“通贼”的罪名大肆逮捕,导致人心惶惶。在此背景下,接受“副将伪札”的麻城曹家河人刘君孚父子趁机联络东山一带的山寨发动暴乱。鉴于于成龙在当地拥有很高的威望,他被请出来平息事态。于成龙采取了“招抚”的方针,查清了事件的来龙去脉后,发布安民告示,使得大多数被迫参与的百姓回归正常生活,局势很快得到了控制。接着,于成龙冒着生命危险独自进入刘君孚的山寨,成功说服了刘君孚和他的三百名枪手放下武器。仅仅十天的时间,这场动乱就被顺利平息了。

    同年八月,于成龙被调任黄州知府。不久,第二次暴乱再次爆发。潜入的奸细利用黄州府空虚的机会,联合当地豪绅发动叛乱。这一次,叛乱的规模更大,声势浩大。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于成龙力排众议,制定了坚守黄州、组织乡勇主动出击的战略。他调动了两千名乡勇,指挥他们分路进攻叛军。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千总吴之兰英勇牺牲,官军一度陷入被动。于成龙亲自上前线,激励士气,最终在李茂升和张尚圣的帮助下,成功击败了叛军首领何士荣,平定了叛乱。这场战斗只用了二十四天的时间就取得了胜利,得到了湖广总督蔡毓荣的高度赞誉。

    康熙十五年(1676年),黄州遭遇了灾荒,社会动荡不安。于成龙为了安抚民心,修缮了赤壁的亭榭,并与僚属一起吟诗作赋,以此来稳定社会情绪。不久之后,因为继母去世,于成龙需要回家丁忧,但蔡毓荣上奏请求让于成龙继续任职,即所谓“夺情视事”。

    康熙十六年(1677年),朝廷新设立了江防道,驻扎在黄州,于成龙被升任为湖广下江防道道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六、闽省第一

    康熙十七年(1678年),于成龙被升任为福建按察使。在这一职位上,他继续展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厚的百姓情怀。康熙十八年(1679年)夏天,于成龙第三次被举荐为“卓异”,并被擢升为福建布政使。这一时期,福建巡抚吴兴祚专门上书向朝廷推荐于成龙,称他为“闽省廉能第一”。

    尽管于成龙的地位日益显赫,但他的为民请命之心从未改变。他始终坚持以民为本的原则,关注民间疾苦,不断为百姓发声。当时,郑成功占据台湾后,朝廷实施严格的海禁政策,禁止沿海居民与郑成功的军队有任何往来。地方官员常常以“通海”的罪名随意逮捕渔民,甚至株连数千人,并判处死刑。

    于成龙在福建按察使任上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深感忧虑。他深知这些被捕的人中很多都是无辜的平民百姓。为了拯救这些无辜者的生命,于成龙决定向当时驻扎在福州的康亲王爱新觉罗·杰书陈述事实。杰书当时负责维持耿精忠叛乱后的社会秩序。

    于成龙向杰书陈情,力陈这些所谓的“通海”案件中涉及的大多数人都是普通百姓,应当予以释放。然而,地方大吏们认为案件已经定性,不便轻易更改。面对这一情况,于成龙表现出了坚定的决心,他声色俱厉地指出那些被审的妇女儿童都是无辜的受害者,并强调人命至重,誓言不能袖手旁观。杰书久闻于成龙的名声,被他的慷慨陈词所打动,最终采纳了他的建议,释放了这些无辜百姓,从而挽救了成百上千人的生命。

    七、总督两江

    康熙十九年(1680年),于成龙被康熙帝特别选拔为直隶巡抚。翌年春天,康熙帝亲自召见于成龙于紫禁城内,对他给予了高度赞扬,称赞他是“今时清官第一”,并赐予他白银、御马以及一首亲自撰写的诗歌,以表彰他的清廉与才能。同年,于成龙又被升任为江南江西总督(即两江总督),成为当时朝廷的重要封疆大吏。此时,他已经是一位六十五岁的老人,但依然保持着高昂的工作热情和清廉的品格。

    在担任两江总督期间,于成龙面临了来自权贵阶层的压力。这些权贵担心于成龙会对他们不利,于是开始编造流言对其进行诬陷。其中,与于成龙矛盾最为尖锐的是当时权势显赫的大学士明珠。在这种背景下,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十月,当时在江南督造漕船的副都御史马世济回到北京后,上疏参劾于成龙年老体衰,被属下中军副将田万侯欺骗、蒙蔽。

    马世济的奏疏引起了朝野的广泛关注,康熙帝下令各部院大臣对此事进行认真讨论。最终,康熙帝要求于成龙针对这些指控进行详细的回复。于成龙随即提交了一份详细的回奏,解释了相关情况,并表示愿意承担责任。

    朝臣们再次认真审议了于成龙的回奏,并分别由兵部和吏部提出了处理意见。兵部认为,既然于成龙承认田万侯倚势作弊,那么应该革除田万侯的副将之职。而吏部则认为,既然于成龙自称年老体弱,应该准许他退休。处理意见被呈送到康熙帝手中。

    康熙帝在仔细考虑后,做出了最终决定:于成龙将继续留任,而田万侯则被降级处理。

    八、溘然长逝

    康熙二十三年,一代廉吏于成龙在两江总督的任上,以六十八岁高龄溘然长逝,其清廉形象与卓越政绩,在后世传为佳话。病重之际,他简朴的生活状况令人动容,室内除几件简陋衣物与粗茶淡饭外,别无长物,彰显了其一生清廉自守的高尚品质。

    消息传出,举国震动。从朝廷重臣到地方百姓,无不深切缅怀。江宁城中,百姓自发罢市,以泪洗面,家家户户绘制于成龙画像,设坛供奉,寄托哀思。每日,成百上千的民众涌向官署,衙门内外人潮涌动,哭声震天,足见其深得民心。

    康熙帝闻讯,深感痛惜,特赐亲撰碑文,以表对于成龙清正廉洁、勤政爱民的崇高敬意,并追赠其为太子太保,赐谥号“清端”,意喻其清廉正直,品行高洁,为后世楷模。

    雍正帝继位后,更是将于成龙列入贤良祠,以资后世敬仰与学习。及至乾隆朝,乾隆帝对于成龙的敬仰之情不减反增,他先后五次派遣使者前往于成龙祠进行祭奠,每一次都饱含深情,彰显了对这位古代廉吏的无限敬仰与追思。

    结语

    于成龙的一生是值得后人学习和纪念的。他不仅在政治上取得了辉煌成就,更重要的是他始终保持了高尚的品德和个人操守。他的故事激励着后世官员们以民为本,廉洁奉公,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喜欢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第71章 清初名臣于成龙:一代廉吏的传奇人生  
相关:    逆天邪神  网游之剑刃舞者  天道天骄  无敌升级王  
(快捷键←)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节↓ 下一章 (快捷键→)
 
版权声明: 飞速中文网古代历史着名人物第71章 清初名臣于成龙:一代廉吏的传奇人生所有小说、电子书均由会员发表或从网络转载,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联系邮箱请见首页底部。
最新小说地图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44s 2.4518MB

搜"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360搜"古代历史着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