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十四年六月
怜姬的肚子已经高高隆起,据御医说这个孩子马上就要降世,文雍忙完政务之余往漪兰殿跑得更勤了。
如今各地奏报,有僧侣散播谣言,言及皇帝灭佛,触怒上天,必有神罚将近,鼓动百姓反抗文雍暴政,方能得到平安。
文雍看后眉头一皱,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佛教虽然被套上了诸多枷锁,还被各种花式吊打,但是他们仍然具有不小的影响力,各地百姓都有鼓噪的情绪。
王规谏言道:“陛下,当下诏严惩妖言惑众之人!”
李清源说道:“陛下,可命地方官员巡查村镇,但有散播、听信谣言者,一律问罪!”
文雍沉吟道:“朕能诛命,又怎么能诛心?”
王规见文雍没了往日锋芒毕露的势头,心里有些担心,皱眉道:“陛下后悔了?”
“后悔?”
文雍冷笑,“既然做了,朕就不会后悔,只是强行打压只会势得其反。”
贼过如梳,兵过如篦。新招的府兵还好些,但文雍不可能什么事都让他们做了,军队与地方民政牵连太深可不是什么好事。而地方官吏是什么尿性文雍不是不知道,如果真让他们去抓捕谣言散布者,怕是百姓也会连着遭殃,所以不是不为,而是不能为。s
一旁的独孤婉颜却是先替文雍着急了,“可是这样任由谣言散布,怕是对大周不利。”
文雍却是满不在乎的说道:“有什么不利的?不就是吃完饭后多一个骂皇帝的运动吗?骂着骂着就习惯了。”
从历代的教训来看,只要百姓有饭吃就不会造反。
宗教组织什么的,有俺碗里的那口饭重要吗?
反正文雍的名声就是一个昏君,百姓对他的期望值也不高,骂完爽完之后不也就该干嘛干嘛,若是有人在这时候鼓动他们造反,指不定还会被他们抽两耳刮子。
好好的,又饿不死,凭啥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陪你们作死?
见文雍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好心没好报的独孤婉颜不悦道:“那你的名声就臭得满大街了。”
“名声是什么?可以吃吗?值几个钱?”
文雍不屑的说着,突然一脸恍然大悟的盯着独孤婉颜,直看得她心里发毛。
不自在的退后两步,独孤婉颜问道:“你干什么?”
文雍滋滋赞叹道:“婉颜啊,你这么关心,不会是看上朕了吧。这么久了,你终于懂得替你家相公着想了,难得,难得。s”
独孤婉颜牙齿咬得咯咯作响,“去死!”
对于两人的嬉戏,王规等人早已见怪不怪,纵使被打骂,文雍也好似也乐此不疲。
各地府库之中应该还有余粮,所以文雍一点也不担心百姓的问题。民可以不管,但是官必须揪,这些人手中有权,又喜欢花式作死,文雍不放心的下令道:“但有协助妖僧,或是听信谣言之官员立即削职。若是府兵有参与即刻除军籍,回收爵位与军田。”
“臣这就录诏。”
就在王规领旨之际,来自玉壁红翎飞骑闯到了殿外,文雍眉头一皱,盯着福安手中从骑士那里接过的奏报。
“陛下。”
从福安的手中接过奏报,文雍的目光波动起来,玉壁急奏,齐国正在集结兵马,当前已有十万屯兵平阳。
“齐国,哼!”
文雍将奏折扔到了桌案之上。
王规拿过了奏折看了一眼道:“陛下,如今国内生乱,齐国这是想趁火打劫。”
在场众人一一传阅之后,面上都露出凝重之色,文护在时举国之兵二十万联合胡人伐齐,结果大败,所以这一代的周人对齐国都有一定畏惧,府兵制推行还不到一年,战力待考。并且如今灭佛的动荡还在继续,这时候打心里还真是没有底。
见他们都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文雍笑道:“愁什么?如今府库充盈,兵士欲建功得爵,正是用武之时!朕不去找慕容暄的麻烦,他倒自己送上门来,如此不正好吗?你们说说齐国攻我,我们当如何应对?”
王规说道:“玉壁乃是有大周最为坚实之壁垒,又有名将周鸣坐镇,当可保无虞,只需下令固守,朝廷再派一柱国领兵赶赴前线迎敌即可。”
玉壁占据峨嵋原,东南可控制涑水河谷的南北要道,西北则可控制汾河河谷东西古道,进可长驱突击,退可守险无虞,是构成西南拱卫长安、东北屏翰晋阳的地理形势。同时,玉壁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盛产粮麻,向来是养民补给军需的理想所在。所以谁占有这里,谁就取得了战略主动。齐周之间不知在这里已经洒了多少鲜血。
文雍点了点头也觉得王规说得有道理,随后转向了另外四人道:“你们认为如何?”
李清源等三人都无异议,唯独杨少平默默不语。或许是因杨荐的缘故,文雍对他有些在意,特意询问道:“少平,你怎么看?”
杨少平说道:“臣心有两惑,其一、玉壁有孤峰山和稷王山互为犄角以作天险,周鸣上将军又是随太祖征战之名将,当年的慕容煦都拿那里没办法,何况现在的慕容暄?明知是硬骨头,慕容暄还要去啃?其二、出兵伐国乃国之大事,其攻击目标无不是绝密,这齐国统帅为何直接剑指玉壁,他真的那么有自信?”
文雍沉吟道:“你的意思玉壁只是幌子?”
杨少平侃侃而谈道:“周鸣上将军久经沙场,若是幌子他一眼就能看出来,就不会有红翎飞骑示急了。臣以为齐国出兵或许不止一路,至少有偏师攻我大周薄弱之处。”
文雍有意考教,询问道:“你认为这支偏师目标会是何处?”
“新安!”
李清源脱口而出,抢先说出了答案。杨少平对此并未作何反应,默默的退到一边。
新安乃是古都洛阳畿地和西方门户,地扼函关古道,东连郑汴,西通长安,自古为中原要塞,军事重地。太祖文泰就曾于新安屯兵,窥视关东之地,齐国对此早就如梗在喉。
文雍并未责怪李清源的插嘴,他也是个头脑灵光之人,这个地方本就是自己智囊们畅所欲言,为自己出谋划策的地方,事事讲规矩气氛就枯闷死了,该说的话也就不一定能说出来。
将此事揭过,文雍庆幸道:“差点就被齐国给忽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