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的志向是学圣贤,但又该向谁学?从哪里学?
蒙学时代,按王守仁的开蒙老师陆恒老的说法,《易经》上讲的“大人”,德配天地,光同日月,知道吉凶,不违四季,这样的人就是圣贤。看书否 m.kanshufou.com
大明朝廷让读书人学习的《四书章句集注》,书作者朱熹先贤所述:《大学》是学习成就“大人”的学问。
登得高才能看得远。
学圣贤就要学有名望之人,学大家都承认之人,学皇帝他老人家钦定之人,这人,便是朱熹!
朱熹认为,《大学》是学习成就“大人”的学问;朱熹老师的太老师程颐先生也说过,《大学》是“初学入德之门”。两位先贤,一位说它是入门学问,一位说它能成就圣贤学问,看样子,修身入门是它,修身成就还得靠它。前面有车后面有辙……
当王守仁想通之后,便决定,亦步亦趋,邯郸学步,也自《大学》学起!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些王守仁早已刻入骨子里。
这是在说修身的最高境界,以及和攀登最高境界的路径。
王守仁知道,由于经书难懂,先贤们往往作“传”帮助读者消化。这《大学》第一段好比是“经”,下面一定是解释性的“传”,攀登“经”义的脚蹬一定在“传”里面。
《大学》第二段,分八步,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于是王守仁决定自“格物致知”开始!
王守仁找到了登山的脚蹬!
格什么物呢?大千世界,万事万物,是只格一个物呢,还是格万事万物?万事万物,怎么格得完呢?人生几十年,能格多少物?以朱熹老先生为例,他去过鞑靼的草原吗?如果他没去过,鞑靼的草原他就没格过。
“格物”两个字,在王守仁眼里如同一个乱麻团,摸不着头绪!
王九看着自家儿子王守仁每日神神叨叨,觉得好笑。但他明白,这是年轻人到一定年纪时必定会对世事所困惑,这些需要他自己排解,想通透,所以王九只是看着,不说话,听之任之。因为新皇登基,他的事情虽说不多,但也须得在锦衣卫坐着,以防不测。
而回到家的王九看着自家儿子有时如猴子一般在屋后竹林中上蹿下跳,但有时在竹林前傻愣愣地站着发呆,只觉得好笑!
但王九很清楚,自己身为父亲,也只是个引路人!
王九如今功力渐深,厚积薄发。
王九很清楚,自己是以唐诗为媒,“以诗入道”;但大道殊途,而殊途同归,因人而异。
自己的儿子王守仁或是“引儒入道”?王九不得而知。
道,只是意会而不能言传。
能言传的“道”,是经验,不能成其为道!
王九看着自己的儿子,顺手将自己的腰牌,两指一夹,弹向竹林前呆若木头的王守仁……
王守仁未有转身,背转右手,随手一抓,见一块黑黢黢的“锦”字腰牌。
“借你暂用,你可以去翰林院找些书看看,或许对你有启发……”
“多谢父亲……”
以王九的腰牌,王守仁搬来翰林院藏经阁最完整的《朱子全书》,检索《大学》格物的方法。
同时这会试考试,主要以朱子《四书章句集注》为准绳。一摞砖头、一盒一盒、蓝布封面的《朱子全书》,摆在王守仁面前,他要搜索格物的方法。
王守仁心里对此无概念,这样一来无异于大海捞针。
大海里捞针,很是费劲。捞了几天,免不了会泄气。泄了气,再鼓气。三泄两鼓,一股浮躁之气开始涌上心头,于是,王守仁头昏脑涨,两眼酸涩。
他揉揉眼睛,望望窗外。
书房窗外,是一簇一簇的南国修竹。
当年,王九为了孝敬喜欢竹子的竹轩翁太祖父王卜鸣,特意找了这座住宅。
性喜暖湿的南国修竹,在寒冷干燥的北方,冷缩得失去了青春的光泽,绿中泛黄,南国枝杈竹叶的浓密变成了北方的稀拉疏阔,南国的凝脂丰腴成了北方的雀斑枯黄!
王守仁很是感慨,橘生淮南则为橘,竹生北京变枯枝,好在竹子挺拔向上的劲头儿一如既往。
他散乱的目光和一园营养不良的竹子告了别,继续到朱先生文字海洋中去捞针。
摊开的一页页面上恰好是有关竹子的六首诗。
看来朱熹先生也喜欢竹子。这也难怪,朱熹先生祖籍徽州府婺源和出生地福建尤溪盛产毛竹。
王守仁也喜欢自己家乡郁郁葱葱、翠绿欲滴的竹林。
朱熹的诗:
“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萌。
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
他坐获,他端居,他能够清幽无俗,清幽之心,无俗之情,出尘脱俗,如同南昌铁柱宫的德一道士那样仙风道骨,像娄一斋先生那样鹤发童颜。这两位出尘脱俗的道士和儒士,确有圣贤的味道。
那便自格竹开始罢。
王守仁似乎找到了“格物”的突破口。
朱熹“坐获幽林赏”,王守仁也坐着赏;朱熹“端居无俗情”,王守仁也端居无俗情……
王守仁依葫芦画瓢。
王守仁曾经疑惑:圣贤能生就吗?
孔子门下三千弟子七十二门徒,圣人手把手耳提面命,也没见出第二个孔子!圣人孔子自学习而来……
王守仁端坐凝思。
一棵棵竹竿修直挺拔,竹竿一节节,人亦如此。
竹竿空心,人应谦虚。
这竹子是从南方移栽过来的,但南方老家竹子是从地下扎根出来的。就如自己祖先,先有父亲、祖父……那如果一直往上推,这第一棵竹竿从哪里生出来的?
自己亦如此,自己的老祖宗,或者说,黄帝的太爷爷的太爷爷从哪里来的?
王守仁愣神了:人是自何处来?
老家的姚江自县城南边的四明山发源,扬子江是从昆仑山发源,但昆仑山又来自何方?
星星、月亮、太阳从哪里来的?听人道,地上一个人天上一颗星星,一个人死了,就落一颗星,一个人生了,就生一颗星,落哪里去了?从哪里生出来的?如果哪一天,太阳落了,不成了暗无天日了吗……
一时之时,这王守仁思绪烦乱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