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的战争 第45章,照片

    白团长从陆强这里“大肆劫掠”了一番,满载而归,噪杂的基地,瞬间清净了一半。

    训练的事情已经步入正轨,陆强也清闲了下来,把从南京照来的照片冲洗下来。

    一张张惨无人寰的照片被陆强清洗出来,这些照片陆强洗了不知多少,一洗出来,就被他立马装起来,因为他不敢看,怕看了后怒火冲天没脑子去找鬼子拼命。

    这些照片被陆强用空投的方式撒了出去,两架五爷装满油,挂上副油箱,挂弹的地方挂上了大大小小的包裹,这些包裹里面装的全部都是南京大屠杀的照片。

    呼啸声拔地而起,两架五爷前后直冲云霄。看着两人离去,陆强也有些担心,他不是怕两人遇上敌人,而是怕两人叛逃,把飞机开回国/军的飞机场。

    飞机一出大别山,就被人发现了,因为声音太大了,无数人都发现了他们头顶上飞来两架噪音很大的飞机。他们也想把飞机拉高,不过那样就看不到地面,而他两的目标就是一些大城市,飞了太高,会看不到的,毕竟他们还没有雷达卫星。

    两架发出声音,引来了恐慌,国/民/党甚至派出了飞机拦截,不过被两人一个提速就甩的无影无踪,毕竟两方的差距不是一般大。

    被对方甩丢了,那些驾驶员不知道该怎么办,追又追不上,不追又不好。

    “下面就是武汉了,准备扔东西。”五爷一号上,方正驾驶侧飞,5.0的视线,一眼就看见了地面上的城市。

    “恩,看见了。”老狼探头看了看,也发现了武汉,毕竟他们以前经常在飞,机场就在武汉周边,早就熟悉了武汉市。

    “下去。”方正说道,飞机身子一倾,向着武汉飞去。

    下面的武汉市民看见天上飞来的两架古怪的飞机,速度十分快的向他们飞来,一个个的大惊失色,纷纷赶回家,拴好门,同时武汉城也拉起了防空警报声。

    “日军又来空袭了。”武汉第五军区守军李宗仁接到报告。

    “又空袭?这次日军来了几架飞机?”李宗仁问副官。

    “两架。”副官答。

    “两架?你是在耍我吗?”李宗仁大怒,自己忙的要死,哪有功夫跟你瞎扯淡。

    “的确只有两架,不过这次的飞机十分古怪,航空部认为这可能是鬼子造的新式飞机。”副官说道

    “古怪?怎么个古怪发?”李宗仁好奇道。

    “这是空军发来的电报,你自己看看就明白了。”副官将手上的电报递过去。

    ;李宗仁看了眼副官,结果电报快速的看了遍,随后眉头紧皱,“鬼子真的造出这样飞机吗?如果是的话那就麻烦了,我们的空军将会面临覆灭的威胁。”

    “呜~~~”突然,警报声传来。

    “怎么回事?”李宗仁赶忙从凳子上站起来问道。

    “报告!有两架身份不明的飞机向我们飞来。”卫兵闯进来说道。

    “两架身份不明的飞机?”李宗仁闻言,皱了皱眉,也猜到了卫兵嘴里的那两架飞机是电报上的两架。“走,出去看看。”李宗仁说道,抬脚就走。

    “唉唉!不可。”副官赶忙阻拦道。

    “有何不可。”李宗仁一把推开副官往外走。

    出了屋子,隐约间能听到远处天空传来的呼啸声,没过一会儿,人们就听到头顶上震耳欲聋的声音。

    李宗仁也很是震惊,抬头看着天上银白色机身的五爷,同时他也看到那两架飞机机腹有一个黑色的东西丢了下来,向着他们坠下,看的他瞳孔猛的一缩,心里大呼天亡我也。

    就在他认为自己要死的时候,落在半空中的“炸弹”突然散开,如同天女散花一般。

    等了一分多钟,那些“花瓣”才缓缓落地,李宗仁弯腰捡起一张落在自己脚边的“花瓣”,一看发现是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内容是一地的尸体随意的扔在那里,服侍上可以看出是百姓,旁边还有两个日军士兵在抬尸体扔在那里,从拍摄的角度看,应该是偷拍的。在照片的左下角还有字:

    地点:南京

    时间:民国26年12月21日

    从地点时间可以看出,这张照片是南京沦陷后不就,又从地上捡起几张,无一不是如此,同样的地点,相隔差不多的时间,满地的百姓尸体,冲天的大火,被凌辱的妇女躺在地上,无助的望着天空。。。


    “这张。”身边的副官突然递过来一张纸,李宗仁抬头看了眼副官,结果纸张,仔细的从头开始看。

    南京大屠杀

    五个24号大小的字放在最上边,从这五个字,就能猜到后面的内容了,李宗仁继续往后看:

    西元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正式沦陷,进城兵力约50000,执行军纪维持的宪兵却仅有17人的日军除了个别地或小规模地对南京居民随时随地任意杀戮之外,还对中国人,特别是解除了武装的军警人员进行若干次大规模的“集体屠杀”。大规模屠杀方法有机枪射杀、集体活埋等,手段极其残忍。

    12月15日(日军占领第3天):已放下武器的中**警人员3000余人被集体解赴汉中门外用机枪密集扫射,多当场遇难。负伤未死者亦与死者尸体同样遭受焚化。夜,解往鱼雷营的中国平民及已解除武装的中**人9000余人被日军屠杀。又在宝塔桥一带屠杀3万余人。在中山北路防空壕附近枪杀200人。

    12月16日(日军占领第4天):位于南京安全区内的华侨招待所中躲避的中国男女难民5000余人被日军集体押往中山码头,双手反绑,排列成行。日军用机枪射杀后,弃尸于长江以毁尸灭迹。5000多人中仅白增荣、梁廷芳二人于中弹负伤后泅至对岸,得免于死。日军在四条巷屠杀400余人,在阴阳营屠杀100多人。

    12月17日(日军占领第5天):中国平民3000余人被日军押至煤炭港下游江边集体射杀。在放生寺、慈幼院避难的400余中国难民被集体射杀。

    12月18日(日军占领的第6天)夜,下关草鞋峡。日军将从南京城内逃出被拘囚于幕府山的中国难民男女老幼共57418人,除少数已被饿死或打死,全部用铅丝捆扎,驱集到下关草鞋峡,用机枪密集扫射,并对倒卧血泊中尚能**挣扎者以乱刀砍戮。事后将所有尸骸浇以煤油焚化,以毁尸灭迹。此次屠杀仅有一人被焚未死,得以逃生。大方巷难民区内日军射杀4000余人。

    日军第十六师团中岛部队两个少尉军官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在其长官鼓励下,彼此相约“杀人竞赛”,商定在占领南京时,谁先杀满100人为胜者。他们从句容杀到汤山,向井敏明杀了89人,野田毅杀了78人,因皆未满100,“竞赛”继续进行。12月10日中午,两人在紫金山下相遇,彼此军刀已砍缺了口。野田谓杀了105人,向井谓杀了106人。又因确定不了是谁先达到杀100人之数,决定这次比赛不分胜负,重新比赛谁杀满150名中国人。

    日军侵占南京期间**了成千上万的妇女,他们不分昼夜并在受害妇女的家人面前施行强暴。有些妇女被日军**了好几次,往往有妇女受不住日军的折磨而死。除此之外,日军还强迫**行为。估计当时发生的强暴案可能超过20,000宗。

    中华民族在经历这场血泪劫难的同时,中国文化珍品也遭到了大掠夺。据查,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以后,派出特工人员330人、士兵367人、苦工830人,从1938年3月起,花费一个月的时间,每天搬走图书文献十几卡车,共抢去图书文献88万册,超过当时日本最大的图书馆东京上野帝国图书馆85万册的藏书量。

    参与部队有:

    参与大屠杀的中支派遣军主要由上海派遣军第10军构成。

    中支那方面军-司令官:陆军大将松井石根

    上海派遣军-司令官:陆军中将朝香宫鸠彦王

    第3师团先遣队-连队长:陆军大佐鹰森孝

    第9师团-师团长:陆军中将吉住良辅

    第16师团-师团长:陆军中将中岛今朝吾

    山田支队(第13师团的一部分)-歩兵第103旅团长:陆军少将山田栴二

    第10军-司令官:陆军中将柳川平助

    第6师团-师团长:陆军中将谷寿夫

    第18师团-师团长:陆军中将牛岛贞雄

    第114师团-师团长:陆军中将末松茂治

    国崎支队(第5师团歩兵第9旅团)-支队长:陆军少将国崎登

    此次屠杀受害人共计三十余万人。。。

    “混蛋,他们怎么连这种事都做的出来。”李宗仁怒骂道。双目通红,如同一发怒的狮子。“马上把这些整理出来,发一份给蒋/委员长,再发一份给前线的将士们。”良久,李宗仁闭上眼睛说道。

    “是。”

    几乎是一瞬间,日军在南京大屠杀的恶行在中华大地传开,而方正和老狼扔下最后一个包裹后开始返航。

    不过在大别山麓发现日军飞机踪迹,下面炮火连天,子弹横飞,守军是七十一军,由军长宋希濂指挥。

    天上,十几架日军的九七式战斗机客串一把轰炸机,腹部挂着几枚50公斤的航弹,对着七十一军防线扔炸弹,缺少防空武器的七十一军死伤惨重。

    云层之上,老狼看着一直被打压的**,问方正:“要不要帮一把,正好看看这架飞机性能。”

    “这个?”方正有些迟疑,毕竟他们这次任务不是打鬼子。

    “难道你忘了那些照片了吗?况且老大不也说了吗,遇上鬼子,能打就打。”老狼刺激道。

    “好吧。”方正想了想便同意了。

    ;



第45章,照片  
相关:  仍不知到究竟发生了什么  当佣兵的那几年  坦克风云  我当佣兵那些年    武道大帝  星辰之主  特拉福买家俱乐部  重生日本高校生  
(快捷键←)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节↓ 下一章 (快捷键→)
 
版权声明: 飞速中文网宅男的战争第45章,照片所有小说、电子书均由会员发表或从网络转载,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联系邮箱请见首页底部。
最新小说地图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41s 2.3821MB

搜"宅男的战争"
360搜"宅男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