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路上,大伙有说有笑,在太阳刚刚落山的时候,回到了村里。累了一天,大伙也没多说什么,等下了车,就各自回家了。
第二天早上,池夏很晚才起来。简单的洗漱过,熬了点粥,就着隔夜菜,把早饭解决了。吃过早饭,池夏就回屋里清点剩下的钱财。昨晚太累,她还没来得及做这件事情。把钱袋里的钱全都倒在床上,先拿起那银票看了看,是通宝号开具的。全国各地的分号都可以兑换,共计二百五十两。除了这些,还有三块十两的,三块五两的,一块2两的,一块1两的和107个铜钱。
这笔钱虽说是一笔巨款,但池夏也不是那种坐吃山空的人。只是目前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出路。现在有钱池夏心里也不着急了。老话说的好:手里有钱,心里不慌。眼下最重要的是把家里欠的钱都给还了。昨天买了那些东西,估计现在村里已经传的不像样了。财不外露的道理,池夏还是懂的的。正好趁着还债的机会,让他人不再眼红,免得再传出什么风言风语。
家里共有10两的外债,都是爹爹生病期间欠下的。其中有5两是李大夫的,刘婶和马婶各2两,最后1两是许二婶的。现在家里有钱,池夏也不再拖拉,毕竟村里各家都过的不容易。
这个点,村里的人大多或是下田或是外出上工。池夏打算中午吃饭的时候去各家还钱。现在时间还早,看厨房里的粮食不多了,池夏就揣着钱到镇上去置办一些,顺道把银子兑开。
到了车站的地方,已经等候了一些人。来往村里和镇上的车共有四趟,早上两班,上午一班,下午一班。车资倒是不贵,每人两个铜板。之前,知道有车站这一说的时候,池夏还是吓了一跳,以为会碰到哪位同仁。到后来才知道这个制度已经沿用了几百年了。想来当初创立的这位同仁早已经化为白骨了。
看到池夏到来,村里的许大婶立马上前,拉住她的手笑着说:“哟,这不是小夏吗?今儿怎么有空去镇上?”
许大婶比较爱说村里的闲话,平常都是无利不起早的人。现在居然这么亲热的跟自己打招呼,也太反常了。想必是知道昨天自己买了不少的东西,要来试探自己有多少钱吧。刚还想着怎么能让他人知道自己的钱不多,现在看见许婶就有了主意。心思一瞬间想了个明白,池夏面上不动声色,腼腆的笑着回答:“许大婶,您好。这家里没什么粮食了。这不刚有了钱,准备去镇上置办点。”
话一说完,许大婶的眼神一闪,更热情了:“听说你昨天买卖了一根人参,买了不少东西回来,今天又要去镇上。得了不少钱吧?”
“是得了一点。”
“那究竟的了多少?”
一般的人听到这话多少会有点恼怒,但是池夏没有半分不高兴,反而顺着她的话:“不多,也就刚够过日子而已。”
见池夏不肯说出银钱的数目,许大婶立马变了脸色,甩开池夏的手,嘲讽道:“哟,可真真是个有钱人了,这一趟两趟的就往外跑。以前没钱的时候,咋不见呢?现在有钱了,不懂的先还别人家的债,倒是自己逍遥。家里没个长辈的,就是不行。”
提及自己的长辈,池夏的脸色也冷了下来:“许大婶,我敬您是长辈,但是您也不要太过分了。我昨天是卖了一根人参,得了一些银钱。本想着今天就把家里的债还了,可这个点,各家各户不是在地里就是在做工。我哪能那么不懂事,冒冒然的就去人家里?这不,看时间还早,家里也没多少余粮。看除了还债的钱还剩一点,就打算先去镇上置办一些。许大婶,您说我这么做错了吗?”
看池夏冰冷的眼神,许大婶嚣张的气焰也弱了下来,“小夏,是婶子误会你了。下次你早说清楚不就没这回事儿了吗?”
见许大婶还在无理取闹,池夏正准备还口,候车的人中有一人先开了口:“小夏,你许大婶,也不是故意的。怎么说那也是你的长辈,不要得理不饶人。”
说话的是村里的杨二婶,经常和许大婶在一起鬼混。这两人在村里经常偷鸡摸狗的,家里不说干活,每次回家一没拿到钱,就狠狠的责打家里的男人,弄的家里乌烟瘴气的。就连村长看到她们都比较头疼。
池夏不是个吃亏的主,遂也不客气的还口:“杨二婶,你这话可说错了。我没有不敬许大婶。只不过是就事论事。我哪句说错了?我说了不还钱吗?还是我就算有钱,也不该去买粮食?我家里是没长辈,但是我池夏也不是任人欺负的主。”
杨二婶被池夏的话噎的说不出话来。瞪了一眼,转过身和许大婶说话去了。旁边的人有的人劝解着:“小夏,年纪轻轻,不要这么大火气。大家都是一个村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都少说两句。”
池夏没有吭声。别以为她不知道,刚刚许大婶问话的时候,他们都竖起耳朵听着。许大婶咄咄逼人的时候,没人拦着,现在倒出来和稀泥。不就是看不得别人有钱吗?反正自己的目的也已经达到,没必要纠缠下去。
刚好看到车来了,大家都依次上了车。因为刚刚发生的事情,没有人跟池夏说话。这到也称了池夏的心思。一路上眯着眼睛休息,很快就到了镇上。
镇上有三间米铺,分别是贺记米铺,陈记米铺和王记米铺。最好的一家是陈记,不仅米的种类齐全,还有一些杂粮。池夏就打算去陈记看看。
到了陈记米铺,就看到门口里里外外都放着一些袋子。每个袋子上都插着一个木牌,上面写着粮食的名称和价格。池夏一走进米铺,店里的伙计就迎了上来:“姑娘,要些什么?”
“我先看看可以吗?”
“可以,小的叫二宝,等您看好了,再来唤我就可以了”
和伙计说话完,池夏就四下打量。这个店铺大小适中,难的是粮食都分了类,要找的东西都一目了然。池夏到三个区仔细看了看,就唤来伙计:“二宝,给我来小米、玉米面、荞麦面各10斤;白面和精米各20斤,还有再来15斤莜面。”
“好咧,您稍等。”
“等一下,二宝。你看我买了这么多,能便宜点吗?”
伙计面露难色:“这个我做不了主,我给您唤来掌柜的,可好?”
正说着,旁边就传来一阵声音:“不用叫了。二宝,你先去把这位客人要的米面都称好了。这里有我就行了。”
说话的是一位年近四十的男人,身子圆滚滚的,留着一小撮小胡子,身着宝蓝色常服,看起来非常的喜感。听到这人的吩咐,二宝麻利的去干活了。掌柜的走上前,笑着说:“姑娘,我是这家的掌柜,大伙都叫我胖掌柜。刚刚你说的话,我听到了。你看这样行吗?小米面5文一斤,玉米面2文一斤,荞麦面3文一斤,白面10文一件,精米15文一斤,莜面5文一斤。现在我给你小米和莜面4文一斤,其他的都不变。”
这样一算,倒是比原先便宜了几十文。池夏也没在迟疑,就准备结账。但是想到要兑换银子,池夏有点不好意思,犹豫着该不该说。
胖掌柜看池夏这幅样子,以为她没带那么多钱,温和的笑着说:“姑娘,没带那么多钱吧?要是钱不够,可以……”
见胖掌柜误会,池夏赶忙摇头,“不是的,胖掌柜。我带够了,只是想让您找钱的时候,多给我点碎银子。”
“没问题。”
听到掌柜的承诺,池夏二话没说,立马掏出10两银子,付了账。掌柜的找回了银子,大多是2两1两的。看掌柜的这么贴心的举动,池夏口里说着感激的话,心里打定以后买米都到这家来。
买好米,池夏就坐着车回到村里。回来的路上倒是没有再碰到许大婶和杨二婶,估计两人又不知道去那里闯祸了。殊不知,那两人一直偷偷跟着池夏。看池夏随便拿出10两银子买东西,就确信,池夏手里肯定还有不少钱。二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精光。
回到家,池夏生着火,把米掏干净,放在锅里蒸。趁米饭还没熟,池夏打算先把债还了。
接近午时,大家都在家里吃饭,也不怕没人在家。池夏锁好门,就出门了。站到马婶家门外,池夏朝里面喊着:“马婶在家吗?”
马婶一家在堂屋里吃饭,听到有人喊话,放下碗筷,就出来看看,“是小夏呀!吃饭了吗?没吃的话,就在婶子家里吃吧。”
说着,拉着池夏就进了屋,还吩咐桃花多拿一双碗筷。池夏赶忙拦住:“马婶,不用了。我的饭已经做好了,待会回去吃就好了。今天来主要是来还钱的。”
“小夏,钱的事儿不着急,最重要的是照顾好自己。”马婶君开口,旁边的马婶也是一脸的额不同意。
“婶子,婶君,你们放心吧。家里还有钱的。昨天卖了颗人参,得了二十两。除了还钱,还够生活的。”
得到池夏的保证,马婶夫妇也没在推脱,接过了钱,又嘱咐了几句,就让池夏离开了。
从马婶家出来,池夏又跑了一遍马婶家,李大夫家,刘婶家,和许二婶家。等所有的债都换完以后,池夏心里的一块包袱也放下了。无债一身轻嘛!xh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