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公孙归一的思感和三佛的沟通,佛界的一切也传入他的脑内。
将佛和众生分为十大类,或称十界,其中四类是“圣者。
圣者四圣超出欲、色、无色三界,脱离生死轮回,已得解脱的四种“圣者”。
1、佛佛陀的简称,意为觉者,有自觉(自己已经觉悟)、觉他(能令他人觉悟)、觉行圆满(自己的觉悟达到了究竟圆满)三种含义。
具此三觉名之为佛;如释迦牟经佛、阿弥陀佛等。
佛教以佛为四圣中最高者,谓对宇宙间一切事理无不通达明了。
《摩诃般若经·道行品》称:“通达实义故名为佛”,“如实知一切法故名为佛”。
学佛成佛是佛教徒所要达到的最高目的。
佛陀包含了“断”、“证”、“功德”、“四身”、“五智”。
“断”指斩断一切烦恼障和所知障的涅盘境界。
“证”指彻悟二谛和万事万物的体性和事相。
“功德”指断证所获得的身口意不可思议的无量功德。
“四身”指法身、报身、应身、化身。
“五智”指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
“无上”指超越一切凡圣,无与伦比。
佛陀修行的程序很繁琐,修行者要明白“四圣谛”,做到“十善业道”,结下“十二因缘”,经过六度、六波罗蜜,成为大慈大悲的佛。
2、菩萨菩提萨埵的略称,意为“觉有情”或“大道心众生”。
即觉悟的有情,有自觉、觉他两种含义,但缺“觉行圆满”。
故次于佛。
龙树《十住毗婆沙论》卷二称:“菩提名上道,萨埵名深心,深乐菩提,故名菩提萨埵.”
除了一般菩萨外,还有像观音、地藏、文殊、普贤一类的”大菩萨“,梵文是mahāsattva,中文译音是摩诃萨,又意译为“大士、圣士、开士”等名称。
佛经中所举出菩萨的异名有:开士、大士、尊人、圣士、超士、无上、自在、勇健、大道心成众生、身业无失语业无失意业无失、身业清净语业清净意业清净、身业无动语业无动意业无动等。
佛和菩萨皆是大乘圣者。
3、缘觉辟支迦佛陀之意译,亦作“独觉”或辟支佛。
据佛教解释,多出在无佛之世。
因根性较利,自己观察当前事缘而能悟道,故名缘觉。
又因不待师友指点,自然悟道,亦称“独觉”。
《大智度论》卷十八称:“辟支佛有二种,一名独觉,二名因缘觉.”
在三乘中属中乘圣者。
十二因缘,亦名十二有支,有即世间所有,支即文分,谓所有生死流转,皆不出这十二支分。
第一无明是疑暗义,为烦恼的通称,因属于心意的想计,故亦名惑。
第二行是造作义,依疑暗的念头,而有所造作,因属于身口的行为,故亦名业。
这二支,是过去世的二因。
由于过去因熟,乃生现-在世的五果:即第三识,谓今生投胎的知识,或升天,或入地狱,乃至驴胎马腹,皆由此一念为前导。
第四名色,名指心,谓其但有名而无质,色指质,属于色法,此时六根尚未成,但有名色而已。
第五六入,是六根逐渐完具,将出胎之时。
第六触,是出胎后,与环境接触也。
第七受,是毕生根尘识,所领受的苦乐遭遇也。
由现世的遭遇,复种三因。
第八爱,于环境生种种爱欲也。
第九取,因爱著生起执取之念也。
第十有,既由爱取,兴起诸业,必有当来之果,故名为有。
这三因中,爱取同于无明,有同于行。
由现-在世三因,再生未来世二果:第十一生,为未来的受生,第十二老死,既有生,当然必须老死。
以上共十二支,包括三世起惑、造业、受生、的一切因果,周而复始,至于无穷。
4、声闻意为听闻佛陀言教的觉悟者。
《法华经·信解品》称:“以佛道声,令一切闻.”
声闻,一般又可分为四级,即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和阿罗汉果,通称为四果圣人,以阿罗汉为最高。
在三乘中属小乘圣者。
声闻四果-须陀洹果。
[出金刚经疏]一须陀洹果梵语须陀洹。
华言入流。
又名预流。
即初果也。
谓此人断三界见惑尽。
预入圣道法流。
故名入流。
(三界者。
欲界。
色界。
无色界也。
)声闻四果-斯陀含果。
二斯陀含果梵语斯陀含。
华言一来。
即第二果也。
谓此人于欲界九品思惑中。
断前六品尽。
后三品犹在。
须更来欲界一番受生。
故名一来。
(思惑者。
谓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
心起贪受。
迷惑不了也。
九品得。
于上中下三品中又各分三品也。
)三阿那含果梵语阿那含。
华言不来。
即第三果也。
谓此人断欲界后三品思惑尽。
更不来欲界受生。
故名不来。
声闻四果-阿罗汉果。
四阿罗汉果梵语阿罗汉。
华言无学。
即第四果也。
谓此人断色界无色界思惑尽。
四智已圆。
已出三界。
已证涅盘。
无法可学。
(四智睹。
我生已尽。
梵行已立。
所作已办。
不受后有也。
梵语涅盘。
华言灭度。
)四谛,又作四圣谛。
谛,意为真理或实在。
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四谛是释迦牟尼体悟的苦、集、灭、道四条人生真理,四谛告诉人们人生的本质是苦,以及之所以苦的原因、消除苦的方法和达到涅槃的最终目的。
四谛是佛陀初转法轮时所说,临涅槃时又再三叮咛弟子们,对四谛有不解的地方,可提出来问。
可见在佛陀的一代时教中,对四谛的阐扬是自始至终的。
尤其在初转法轮中,佛陀三度演说四谛的妙义,称为三转十二行相:第一次为示相转,将四谛的内容定义加以解说,以便弟子了解,内容为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第二次为劝修转,劝诱弟子修持四谛法门,以断除烦恼,获得解脱,内容为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第三次为自证转,佛陀告诉弟子,自己已经证得四谛,勉励弟子们只要勇猛精进,必能同样证悟四谛,内容为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