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五帝时代的开始,而五帝之说则大约形成于周秦之际。
五帝的组合,更是云遮雾罩,自古以来,便有不同的说法,在此姑且依《史记》说法,即五帝分别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黄帝,姓姬或公孙,名轩辕,其首都在有熊(今河南新郑),故又称有熊氏,又是有熊部落的首任大酋长。黄帝原来应是少典部落的世袭酋长,老父姓名不详,母亲名附实,是出自神农部落的炎帝后裔。
大凡伟大的人总是天生异秉,黄帝当然也不例外。小时候智商特别高。这位老哥出生于约4400年前,天生异秉,智商特高,出生未到70天便开口说话,长大后果然能力超人,先降服了神农部落的炎帝,又擒获并杀死了九黎部落的蚩尤,建立了黄帝王朝,并被奉为华夏老祖。
此后历史归于他的无上功绩有:1.败神农,杀蚩尤,始创华夏。2.制定干支甲子,用来计算年月,制黄帝历(具体执行者大挠)。3。养蚕织帛(具体执行者嫘祖)。4.创造文字(具体执行者仓颉)。5.做律吕,制乐器,配音乐(具体执行者伶伦)。6.做医书《黄帝内经》(具体执行者岐伯)7.做算术,制定各种度量衡(具体执行者隶首)。8.冶铜,以之做兵器及宝鼎。9.计亩设井,划野分州。10.宫室舟车,衣服冠冕。
总而言之,该降服的都让黄帝降服了,该发明的制定的都让以黄帝为首的领导核心发明了制定了,姬轩辕先生便是no1,所以他被后世粉丝们奉为华夏族的老祖。
众所周知,华夏族的老祖有两位,一位是黄帝,另一位则是炎帝了,故此中华儿女又称“炎黄子孙”。《史记》则大致记录了黄帝成就帝业的过程,也道出“炎黄子孙”称谓的渊源,后世史书关于炎黄之说也多依《史记》。
距今约4500年前,黄河流域三雄并存,即九黎部落、神农部落、有熊部落。
九黎部落原据黄河流域的下游,首领为蚩尤。神农部落据黄河流域的中游,首领为炎帝。双方势力范围互有交接,难免摩擦不断,但九黎武器似乎更为先进,所以神农部落常据下风。
有熊部落原据西北,后也顺北洛水南下,向黄河流域发展,也于神农部落产生了矛盾,一山难容三虎,三方之战再所难免。
有熊部落的首领黄帝——姬轩辕,率主力先与神农部落在阪泉展开决战,经过三次大战,最终打败了炎帝,从而实现了神农部落与有熊部落的联合。
并吞神农部落之后,有熊部落实力大增,一鼓作气,涿鹿一战,擒杀蚩尤,消灭了九黎部落。至此,炎帝、黄帝的神农部落和有熊部落得以融合,并在中原地区生存繁衍,形成了今后的华夏民族。故此,华夏民族自称是“炎黄子孙”。
虽然,以上关于“炎黄子孙”的说法,历经数千年,已成传统,但是由于距今年代久远,史迹湮没,其中仍是有诸多疑点。其一:黄帝与炎帝并列为华夏祖先,两者之间是否有血缘关系,历代皆有争议。其二:炎帝被黄帝打败后,下落如何,史书不见记载,但按照历代“成则王败则寇”的传统,炎帝应该被杀或放逐,何能以败军之将,与黄帝并称“炎黄”,共为华夏族祖先,且位列黄帝之前?其三:蚩尤除了是九黎部落酋长以外,于黄帝炎帝之间有何渊源?
据《帝王世纪》和《国语·晋语》记载可知,炎帝(神农氏)的老爸叫做少典,而少典正是黄帝的祖先。此外,黄帝的老妈附实则是炎帝的后裔。可见四百多年前的炎帝当然是黄帝的祖先了。
而与黄帝交锋的此炎帝并非彼炎帝(神农氏),乃是炎帝(神农氏)的八世孙、神农部落的第八代炎帝姜榆罔。
那么蚩尤究竟是何方神圣,是不是在历代正史中所描写的野蛮部落的残暴凶徒呢?《路史.蚩尤传》载:“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又有《述异志》载:“太原村落间祭蚩尤神不用牛头。”为什么呢?正是因为蚩尤是炎帝的后裔,而传说中的炎帝则是牛首人身的。
可见蚩尤和姜榆罔才是神农氏系统的一家,只不过姜榆罔是炎帝嫡系,姜蚩尤是支系而已,二者之争才是兄弟之争。
综上所述,不妨将华夏三强之战还原如下。
少典生炎帝,称神农氏,是神农部落的第一任大酋长。
炎帝死后410年,传至第八代炎帝姜榆罔时,神农部落势力渐衰,诸侯已不听其政令,外患又添内斗,即家族统治权之争。
争斗的两位主角便是神农家族的嫡系神农部落的第八代炎帝姜榆罔和支系九黎部落酋长姜蚩尤,而一直虎视眈眈的强邻有熊部落则乘机兴起。
而姜榆罔则因败于姜蚩尤,便寻求外援,即借黄帝为首有熊部落的势力,来平息内乱,却未曾想姜榆罔只是引狼入室,被早已垂涎三尺的有熊部落乘机击败并吞并,从而神农部落的政权被有熊部落取代,黄帝亦成为了新有熊部落的第一任酋长。
而炎黄之间的大战,应当是很惨烈的,据《吕氏春秋.荡兵篇》载,双方都使用了两大原始武器——水攻和火攻。而《绎史》更夸张地将逐鹿之战场以“血流漂杵”来形容。
黄帝也发挥了其超级创造性,特训了猛兽特种作战兵团,兵团主要兵员为“熊罴貔貅貙虎”,熊、虎二兽,人人皆知,而罴乃熊的一种,因个大且常直立行走,故称人熊或称作马熊。貔貅则是古时猛兽,古书中说它似虎、似熊、似狐,遍体色白;貙也是古时猛兽,据古书记载,说它像野猫,但比野猫大。而如今,貔貅和貙早已灭绝了,而熊、罴和老虎也成了濒临灭绝的动物了。
击败神农末代炎帝姜榆罔后,黄帝的首要任务便是彻底剿灭神农部落系统的残余势力了,完成这项任务的最大障碍自然是神农家族的另一位强腕人物姜蚩尤了,虽然最初黄帝与蚩尤战况不利,九战而不胜,但却最终凭优势兵力击败并擒杀了蚩尤。
然而,争斗的双方似乎蚩尤更得人心,故此黄帝擒杀蚩尤之后,蚩尤虽以不幸的失败而告终,但民间却奉蚩尤为战神,且民间的同情,似乎也更在蚩尤的方面。《皇览.冢墓记》与《云笈七箴》记载,蚩尤被杀死后,他的枷栲,被掷于荒野,化作了枫树,枫叶之红就像蚩尤枷栲之血,在诉说他的怨恨,而民间亦依然依其墓冢对其进行祭祀。
而参与黄帝蚩尤之战的还有一位名人,即夸父,夸父之所以成为名人,并不是因为这场战争,而是因“夸父追日”这个神话成语,而夸父的真实死因却并不是逐日干渴。《山海经.大荒北经》载:“(黄帝的大将)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而据《海内经》和《大荒北经》所记载的炎帝谱系,夸父也是炎帝的后裔,原来夸父和蚩尤同属神农一族,也参加了这场蚩尤为炎帝复仇的战争,并最终也被杀戮。
此后,神农部属仍有反抗,但已仅为余响,不足为患,较为著名的斗士唯有刑天而已。刑天战死后被葬于常羊山,而这也正是炎帝的出生地。
至此黄帝剿匪大获成功,最终巩固了自己的无上地位,统一了黄河流域,从而奠定了华夏民族的基础,因此被尊奉为华夏各族共祖。
而黄帝的有熊部落又是承接炎帝的神农部落衣钵的,且黄帝又是炎帝的后裔,且姬轩辕先生为了证明自己地位的正统,一边大肆丑化曾经的强敌蚩尤,一边大肆尊奉炎帝。
因此炎黄二帝被并称,且炎帝在前,黄帝在后。“炎黄子孙”自此得名。
黄帝也是一位老寿星,在位百年而崩,年110岁。孙子姬高阳即位,史称颛顼帝。
颛顼帝的老爸是姬昌意,是黄帝的次子,老妈是涂山氏的女子昌仆。颛顼先以穷桑为首都,后都商丘,即位时20岁,在位78年,享年98岁。
颛顼的贡献各史都广而泛之,却无法具体而谈。他的最大贡献似乎是扩大了民族活动的范围,北至幽陵,南至交趾。西至流沙,东至蟠木。
颛顼是在黄帝死了七年后方才即位的。这一点很奇怪,也就是说,黄帝与颛顼之间竟有7年的权利真空。黄帝死后为何其子不能即位?为何颛顼7年后才即位?
这在《竹书纪年》中可得答案:黄帝既仙去,其臣有左彻者,削木为黄帝之像,帅诸侯朝奉之。黄帝死七年,其臣左彻乃立颛顼。
原来在此七年间,当权者是黄帝时期的权臣——左彻。这位左彻确实胆大包天,竟在黄帝死后,以木头刻成黄帝的像,以此作为傀儡,自行摄政之权。左彻他的最终结局如何?史书没有记载,于是成了一个谜。
颛顼死后,接替其位的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的堂侄——姬高辛。姬高辛就是后人称为帝喾的。据《帝王世纪》记载,他从15岁时就辅佐叔叔颛顼,30岁登位,都毫(河南偃师),在位75年,享年105岁。
帝喾似乎更无可以炫耀的资本,各史书对他的记载也只是由一堆万能赞誉之词堆积而成,可以值得自豪地事情似乎只有两件,1.刚出生就能说出自己的名字。奇哉!怪哉!2.生个比他更出名的儿子——伊放勋,也就是尧。
帝喾死后,长子姬挚即位,姬挚只是一位过渡性的人物,姬挚在位仅九年,便被冠以不善的骂名,遭诸侯放逐。《帝王世纪》载:帝挚之母于四人之中其班最下,而挚年兄弟最长,故得登帝位,封异母弟放勋为唐侯,挚在位九年,政软弱,而唐侯德盛,诸侯归之。
可怜的姬挚不仅自己被骂疲软,还连累老妈也被骂为地位为最下等。早知道,这九年的破大酋长之位,不做也罢。
姬挚退位后,他的异母弟伊放勋(尧)接了老哥的班,开始了他如诗如画的圣人生涯,亦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美丽的禅让神话,这个神话将由尧、舜、禹三位实力派演员倾情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