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上一名妇人背着一个打了补丁的竹篾箩筐,身后跟着一个步履蹒跚的老者。一笔阁 www。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说妇人焦急却又不敢过于苛求,只是红着眼眶闷头走在前面。
她知道这个方圆几十里唯一的老郎中是真的走不快,她也知道他真的不想再次跟她去那个穷山坳给她的丈夫治伤。四天前丈夫上山受了伤,独自强撑着回到家中,她不顾丈夫反对连夜去镇上请回了这位郎中,对方一番查看后断定他丈夫是救不回来了,连诊费都没收就匆匆走了。
今天是大集日,她背了整整一箩筐干货,走了五十里山路赶到集镇,来不及讨价还价就全卖给了一个看着还算厚道的土货商人,而且要求对方付的真石。如果是以往,她会货比三家卖掉自己带来的干货,然后买些日用品,给渊儿和他爹扯上几尺新布,就算有富余也会全部兑成通票。
当她拿着卖来的几十颗真石找到郎中的药坊时,郎中正在吃午饭。有求于人的少妇只能等在一旁,紧紧攥着手中装着真石的小布袋心中惴惴不安。这种名为真石的碧绿色珠子她也见过,听说城里人做生意都只认真石,而不像这穷乡僻野,老百姓更喜欢通票,上面印着的数字会给人一种安全感。
老郎中经不住妇人哀求,在他看到妇人递上的真石后,就知道今天要是不去看看她那个躺在床上等死的丈夫,这妇人说不定能求一天,只能背着药箱随她一起上路。因为乡下老百姓从来只收通票,通票换成真石那是要贬值一半的。而使用真石去大城市进货的奸商如果从老百姓手里收真石,又会压价,所以一来二去的倒换只会越来越少。这也足见妇人的决心。
此时已近傍晚,郎中年老体弱,路上不知道歇息了几回。眼看就要到那个名叫秦家村的小山坳了,妇人更加频繁地回头看他,虽然没有出言催促,他也看得出对方是多么担心自己的丈夫。
“这位小娘子,你家男人的伤我实在无能为力,要不是老头子我心软,真的没必要走这一遭。我这虽有上好的金疮药,但也治不了内伤,只能到了再想想办法,唉,能撑多久看他造化了!”老郎中深知医者仁心这个道理,但他还再次如实强调了一遍那个男人伤势之重,期望这位妇人能有个心理准备。
妇人听到郎中的话潸然泪下,她十八岁嫁给那个叫秦业的男人,至今已有六七年。秦业是个孤儿,除了几间土坯房子和半亩贫地,没有任何遗产,更没有兄弟帮扶。她从不嫌弃家贫,只希望能多存点钱,让渊儿能去学堂识字。夫妻俩再辛苦几年也能负担得起镇上的公学,那时候儿子就能走出这个穷山坳了。所以她学会了刺绣,秦业农闲时候也会去山上打些野味,拿到集市上去卖。
可如今秦业受了重伤躺在家中,这几天状况越来越差,今天早上突然开始咳血,又恰好是大集日,她就迫不及待地去请了大夫。只盼上苍仁慈,她们回去能来得及。
秦家村秦业的家中此时却是一副难得一见的其乐融融的情景。秦家虽穷,但秦业不怠于耕种,妻子又悉心经营了几块菜圃,所以姜肃能就着鲜嫩的青菜吃上香喷喷的米饭。男孩秦渊儿给姜肃盛了饭就去喂父亲,之前几天他从来不敢这样做,因为秦业伤势太重,一个翻身都能让他痛不欲生。说也奇怪,秦渊虽是五六岁幼童,但他能发现父亲现在的身体已经好了太多,能让消瘦的父亲吃上饭他很开心。
姜肃也很开心,他竟然凭着半桶水都不到的蹩脚“医术”救了一个人,他不知道的是他救的是一个家庭,一个在这苍茫人世间如芥草如浮萍一般的家庭。他囫囵咽着饭菜,用含糊不清的发音问道:“你叫秦渊儿是吧?知道你们这里是什么地方吗?”
坐在床沿小心翼翼喂着父亲的秦渊儿已经完全忘记了一开始对姜肃的警惕,乖巧地回答道:“我们村叫秦家村,下山五十里是集镇,可我不知道五十里是多远。”
姜肃终于又将一碗米饭塞进肚子,喝了一口清香的新茶觉得无比满足。听着秦渊没头没尾的话他微微一笑,又问向秦业:“秦大哥请问你们这是哪个州郡,离启京有多远?”
本来准备替儿子好好回答的秦业一下愣住了,那“州郡”是什么?“启京”又是哪里?他知道恩人肯定来自很远的地方,他的服饰自己从来没见过,而且说出来的话也有很多听不懂。但是自认为还算有点见识的秦业确实不知道姜肃口中的启京是哪里。
“恩公叫我秦业就可以,千万别叫大哥,我这条命都是您救的呢,实在是不敢当。不知道恩公说的州郡是什么?启京是什么地方?这些我都没听过,只知道我们这里属于木域,领主城谁都没去过,据说离这里足足有五千里之远。对了,村里以前有老人去过几百里外的枫城。我到过最远的地方也就附近的几个集镇,有时候他们收野味比我们山下的贵一些。”秦业已经尽他自己最大的努力想讲得详细一些,好给恩公解惑。
只可惜姜肃越听越糊涂,秦业所说的地名他都没听说过,甚至“域”这种地名叫法在元启王朝从来没出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