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汉献帝 第二百二十章 戏精

    “对将来有什么打算啊?”刘协笑眯眯的问周瑜道。

    对于刘协的问题,周瑜暗自腹诽,还能有什么打算?江东如今叫孙权篡夺,即便刘协放自己回去,自己也不敢回去。如果想要报仇,除了投靠朝廷,他已经别无选择。但刘协问得太直白,好面子的周瑜有些不好张口。

    “哎,你最好快点下定决心,毕竟你现在人在长安,可你的家小还在江东。”见周瑜沉默不语,刘协好心的提醒道。

    可刘协的好心被周瑜当做了驴肝肺,不认为这是刘协在提醒自己,而是在拿自己家小的安全要挟自己。

    以周瑜对孙权的了解,既然孙权敢选择在此时派人刺杀孙策,那就说明孙权对篡夺江东大权一事胸有成竹,谋定而后动。而且此事一旦开始,那就没有回头路,孙权必定准备了多个方案,用以应对突发状况,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发生,自己留在江东的家小都不怎么安全。

    孙策的家小由于孙策的关系,孙权估计暂时不会去动。但为了杀鸡儆猴,对于周瑜的家小也就没有那许多的顾忌了。

    “……周瑜愿降,还请圣上尽早派人将臣的家小接来。”为了家人的安全,周瑜不得不向刘协低头了。

    刘协知道周瑜此时的心情复杂,也不想表现的小人得志,在得了周瑜愿降的准信以后,点点头吩咐人传信江东,尽快将周瑜的家小救出江东。而周瑜见刘协安排如此轻描淡写,不由怀疑刘协是在敷衍自己。

    “圣上,有把握将臣家小安全接来长安吗?”为了家小的安全,周瑜顾不上会被刘协误会,皱眉问道。

    “放心,公瑾,咱们在江东有内应。其实接你家眷的事情早有准备,差的只是一个准信,只要那边得了准信就会发动,孙权来不及阻拦。”刘协自信的答复周瑜道。但周瑜对于刘协的保证还是有所怀疑,可自己新降,有些话不方便这时候说,只得把这份怀疑藏在心里,暗自祈祷刘协的保证是真的。

    ……

    一路奔波,马忠很是辛苦,作为孙权的死忠,为了孙权的大业,马忠可说是肝脑涂地。虽然此番任务完成的不怎么样,但马忠却并不觉得有什么好担心的。因为早在随孙策出发之前,孙权就告诉过马忠,只要孙策回不到江东,那江东就是孙权的囊中之物。

    托朝廷的福,孙策留在江东的班底几乎被横扫一空,如今江东掌握兵权的,多是孙权的支持者,而利用陆绩这个江东老牌的世家帮助,在江东世家中,孙权的口碑要比孙策高得多。

    孙策不离开江东,那多方势力还忌惮孙策平日的积威,可孙策离开了,支持他的人群龙无首,而江东又不可一日无主,孙权上位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江东,并非孙策一人的江东,他在江东可以镇住那些魑魅魍魉,可一旦离开,那什么鸟人都蹦出来了。其实早在孙策伤重需要静养时江东就有过这种苗头,只不过由于孙策及时出面,军中又多是孙策的人,这才让江东暂时稳定。

    只是孙策当时并未抓住清除异己的机会,虽然也惩处了几人,但还是留下了大部分对孙策心存不满的人。而这些人,也在得到机会掌权的孙权的暗中拉拢下站到了孙权那边。眼下的江东,孙权先前已得人和,朱、陆、顾三家皆暗中支持孙权,而在孙策为救周瑜将手中兵马交给孙权以后,也就等于失去了最后翻盘的机会。

    按照孙策的计划,出兵夺取广陵,吸引天下人的目光,而自己则暗度陈仓,偷偷前往长安营救周瑜。真是艺高人胆大呀,不得不承认,孙策这个计划看似冒险,但却有很大的成功率。因为周瑜人在长安,远离江东,朝廷对周瑜的看管也就放松了许多,这也是为何周瑜身边只有四人看管的原因。

    谁都不认为江东能派人跑来长安救人,孙策出其不意,恰好就钻了众人的空子。若是孙策带的人不是马忠,说不准此时孙策已经带着获救的周瑜远走高飞。可偏偏孙策遇人不淑,他万没想到的,孙权极力推荐给他的帮手,会是要他性命的刺客。

    孙策不算是一个合格的主公,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身为江东之主,为了救一人而不顾基业安危,这种事在大多数人眼中是错误的,是不理智的。但刘协对孙策的这种举动却很是佩服,因为孙策的这种行为,值得佩服。

    什么是朋友?当你遇到麻烦能够不顾危险向你伸出援手的才算是真正的朋友。但那种朋友可遇而不可求,并不是所有人都配得上朋友二字。可同富贵而不可共患难的“朋友”,这世上多如繁星,数都数不过来,所以才会留下知己难求这句老话。

    刘协有些羡慕周瑜,羡慕他有个不顾艰险来救他的孙策,也因此刘协放弃了刁难周瑜的机会,开门见山的逼迫周瑜向自己投降。与其东拉西扯的浪费时间,倒不如直接点。不过周瑜似乎并不领刘协情,反倒觉得刘协有些粗鄙,不似人君。

    孙策离开了江东,将江山“拱手让人”,而被他寄予厚望的孙权,远不是孙策所想的值得托付大事。孙策前脚刚走,孙权便在军中大肆安插自己的亲信,本来支持孙策的将领在之前的战事中就多有损失,孙权来这一手,顿时便将兵权牢牢的掌握在了手里。

    手里有了兵权,江东又多是自己的支持者,孙权这时不“造反”更待何时。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孙权此时所欠缺的,就是一个借口,一个让自己可以顺理成章接过江东大权的理由,所以马忠的返回,成了孙权起事的关键。

    可想而知,当马忠告诉孙权事情的结果,周瑜未死,孙策生死未卜的时候,孙权的心里是有多失望。孙权最希望的结果,是周瑜死了,孙策也死了,马忠侥幸带回了噩耗,那样一来自己也就可以高枕无忧的接手江东大权。

    可现在事情办砸了,周瑜没死,孙策也不知死活,而且更糟糕的是,二人都已经知晓了自己是幕后主使,那自己原先制定的计划就需要进行一些更改。

    马忠不可留!

    并没有多少人知道孙权安排马忠随同孙策前往长安的真实目的。作为唯一的知情人,马忠已经成了孙权的隐患。只有死人才能保守秘密!可惜马忠此时尚不自知,对没有完成孙权交待的任务,心里还有些自责。

    孙权好言宽慰了马忠一番,命他下去休息,随后便找来了吕蒙、诸葛瑾、蒋钦、徐盛等人,面带悲痛的向众人宣布了孙策此行长安的结果。当然在复述马忠所讲的事情经过时,孙权将周瑜说成了投降朝廷的叛徒,在得知孙策冒险来救他时不仅不领情,反而设下陷阱想要活捉孙策。孙策奋起抵抗,终因寡不敌众,受伤被俘,而马忠却侥幸逃脱,将这个噩耗带了回来。

    因为事先已经跟马忠对过口供,孙权倒不担心与马忠当面对质,而江东距离长安甚远,江东的人也不可能跑到长安去找周瑜当面求证,所以事情的经过就是孙权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得知周瑜背叛,孙策被俘,诸葛瑾顿时便慌了神。孙策要去长安救人,这事诸葛瑾是知道的,当初也曾极力反对,可孙策我行我素,哪是肯听劝的主。整个江东除了周瑜外,就算是其生母吴国太有时都会被孙策气得咯喽咯喽的。诸葛瑾的劝阻,只不过是孙策耳旁刮过的一阵轻风。


    “江东不可一日无主,少主年幼,为了江东基业,还请二公子暂代江东之主。”诸葛瑾沉思了片刻,开口向孙权提议道。

    “不可,这江东乃是我兄长的心血,我岂能占为己有。”虽然诸葛瑾的提议是孙权最想听到的,但表面的工夫孙权还是要做。

    只是此时的江东上下基本上都是支持孙权的人,诸葛瑾只是开了个头,剩下的自有吕蒙、蒋钦、顾雍、朱治等人不断劝说。到最后,孙权“顶不住压力”,只好半推半就的上任了。

    就如历史上有名的黄袍加身,赵匡胤未必不想当皇帝,只不过为了不让自己的吃相看上去太难看,这才导演了这出戏罢了。

    孙权也是如此,为了堵住他人非议的那张嘴,孙权在上任之后便于众臣约定,待兄长之子孙绍成年以后,便会将江东之主的位置还予侄儿,只是侄儿能不能活到成年,那就是未知数了。

    如愿以偿的成了江东之主,孙权上任之后所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下令抓捕周瑜的家小。可让孙权愤怒的是,周瑜的家小已经离开了吴郡,下落不明。早先忙着继任江东之主的事情,孙权也就没顾上去“关照”周瑜的家小,等到他终于忙完了,有工夫了,周瑜的家小也不见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第一把火就没烧起来,叫孙权好不郁闷。但郁闷归郁闷,该做的事还要接着做。为了防止再出意外,孙权第二个命令便是对自己兄长的家小“严加保护”,为了安全起见,除了孙策的母亲及其妹妹知道孙策家小的下落外,江东上下无一知晓。

    而在确保孙策的儿子孙绍在自己的控制之中后,孙权派人前往长安。倒不是宣战,而是为了议和。

    相比起孙策,孙权更懂得隐忍,他很清楚随着曹操的失败,四家同盟已经无力抗衡朝廷,唯有尽量保存实力,以待时机。至于为此所丢的颜面,孙权不在乎。

    江东有意与朝廷讲和,盟友的表现不一,袁熙得知之后破口大骂,而刘备则是暗松口气,在江东的使者顾雍、吕范出发没多久,刘备便命诸葛亮收拾行囊,踏上了前往长安的路途。

    四家同盟,曹操失败,孙权、刘备有意讲和,唯一剩下还在跟朝廷死磕的就剩下一个河北袁熙。袁熙虽不是个愣头青,可也不愿就此与朝廷讲和。除了曹操外,就数河北的损失最大,牵招死于非命,收复并州又遥遥无期,这段时间劳民伤财还一点好处没捞着,叫袁熙很不甘心。

    袁熙心里别扭,但同样也明白,没了江东以及荆南牵制朝廷的一部分兵马,仅凭河北一地,扛不住朝廷大军。在田丰、郭图等谋臣的劝说下,袁熙只能就坡下驴,以养病为由,暂时将河北大事交给了田丰。

    想当初四家会盟,信誓旦旦要跟朝廷对抗到底,更为自己描绘了一副美好蓝图,可结果却实在是打击人,袁熙一开始是以养病为由躲清静,但后来却是越想越别扭,真的就病倒了。

    好在田丰还未倒,在决定与朝廷讲和以后,田丰一面命张颌、高览率兵退出并州,一面命蒋奇加固壶关城防,防备让朝廷乘虚而入。

    孙权派了顾雍,刘备派了诸葛亮,河北这边派的人也不能太次,要不然斗不过另外两家打退堂鼓的盟友。可派谁去呢?最合适的人选就是田丰自己,可眼下河北离不了田丰,田丰也唯有在同僚中挑选人选。

    常言道,盛极必衰,河北实力最鼎盛的时期还是袁绍尚在的时候,袁绍一死,河北就开始走下坡路,先是陷入内斗,之后在对外战争中又连连失利,袁绍留下的猛将谋臣,死走逃亡,如今还留在河北能够派上用场,还能独当一面的,也就只有张颌、高览、朱灵、陈宫、郭图、审配、辛评、辛毗这一双手就能数过来的几人了。

    此番去长安,武将派不上用场,所以人选只能在文臣里挑。审配性刚直,这回去长安谈判,不太合适。而辛评、辛毗这兄弟俩又是投降派,先前对此次结盟就持反对意见,派他们去长安田丰也不放心。至于郭图、陈宫,这二人都属于墙头草,谁强跟谁混,派他们去长安,田丰真担心他二人把河北给卖了。

    考虑再三,田丰最后决定派审配带着郭图以及辛毗前往长安,这三人对待朝廷是三种态度,一起去可以有个相互的掣肘,即便最终谈不下来什么结果,也不会让形势变得更糟。

    历时近一年,当初闹得沸沸扬扬的四家同盟偃旗息鼓,低声下气的派人前来长安求和,这对生活在大汉治下的百姓来说是件好事。打胜仗了嘛,作为胜利的一方,自然欢欣鼓舞。

    可凡事都有两面性,大汉治下的百姓是高兴了,但诸侯治下的百姓就郁闷了。为了“支持”这次的战事,百姓们可说是“奉献”出了最后一条裤子,可结果却是这样。就如同做买卖赔了一般,老本都回不来,而且更糟糕的是,为了弥补损失,三家诸侯肯定会本着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原则,加重对治下百姓的盘剥。

    相比起还在诸侯治下的百姓,生活在徐州的百姓算是松了口气,他们如今也已经是大汉治下的百姓,而且为了安抚民心,朝廷不仅减免了他们三年的赋税,更从中原调来大批物资帮助他们度过眼前的难关。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都是大汉的百姓,凭啥徐州的百姓就能享受大汉的福利,而在河北以及江东的百姓就只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常言道,树挪死,人挪活,百姓是最实在的,在发现只要到了大汉治下就能免去被人盘剥的命运以后,河北、江东的大批百姓开始纷纷涌向徐州。而为了保存实力,无论是袁熙还是孙权,当然不能任由治下的百姓离开,可这样一来,冲突也就在所难免,百姓对待当权者的怨恨,也在无形中慢慢积累下来。

    ……

    长安

    “真不甘心!”刘协随手扔掉手里的奏章,嘴里嘟哝了一句。一旁的荀彧见状摇头一笑,他明白刘协此时的心情,战事一片形势大好,随着曹操战败,江东生变,眼下正是对河北下手的良机,可偏偏在这时凉州却出了问题。

    倒不是凉州生乱,有人造反,而是天灾难免,在秋收的时候,凉州不仅收获到粮食,还收获到了蝗灾。那铺天盖地而来的蝗虫,让凉州此番颗粒无收。虽然这几年凉州风调雨顺,存下了不少粮食,倒是不用担心百姓的吃饭问题。可为了安抚人心,朝廷的对外战事就只能暂时放下了。

    天人感应,刘协是一个字都不信。可大汉不是只有刘协一个人,对于天人感应一说,还是有着大批信众的。

    “主公,别郁闷了,世事难料。”荀彧劝了刘协一句。

    “文若,你说老天爷怎么这么缺德呢?偏赶这时候给我出幺蛾子。按说我也是天之子,对吧?他不帮忙也就罢了,怎么还给我添堵呢?”

    若是换了旁人,听到刘协这种不敬老天爷的言论必会大惊失色,好在荀彧跟刘协相处久了,也就见怪不怪,只是提醒刘协道:“主公慎言啊,要不然有的是人找你麻烦。”



第二百二十章 戏精  
相关:  重生大宋做权臣    重生之时代先锋  重启全盛时代  剑来  道界天下  
(快捷键←)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节↓ 下一章 (快捷键→)
 
版权声明: 飞速中文网我不是汉献帝第二百二十章 戏精所有小说、电子书均由会员发表或从网络转载,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联系邮箱请见首页底部。
最新小说地图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1176s 4.0097MB

搜"我不是汉献帝"
360搜"我不是汉献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