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师长范哈儿 第二百八十节 另一边

    第二百八十节 另一边

    南京的范哈儿,在经历了将近两个月的空战之后,此时已经到了最艰难的时候。

    虽然这个年代的空战,主守一方有地面火力支援,相对占据了较大优势,但是让范哈儿在面对日军工业航空优势的时候,还是感觉大为吃不消。

    对于日本陆军的战斗机、轰炸机,范哈儿确实不怎么畏惧,但是自从第三派遣舰队等海军力量,也陆续作为西尾的支援武力后,范哈儿空军的消耗,就变得格外庞大起来了。

    南京这边的空战,如果算上地面优势的话,也只能做到一比一的战损,防守唯一占优的战绩,就是实际伤亡的飞行员数量,范哈儿这边占据了一定优势,因为可以跳伞后获得地面武装的快速救援,最后自然远比日军的阵亡飞行员要少。

    正是因为有那么一个小小的优势,范哈儿才能坚持将这空战继续下去,甚至还给飞行员下命令,要是在空战中战机受伤了,看情况不好就立刻跳伞。

    这样一来,飞行员的伤亡,自然是大大降低,只是这飞机的损毁率,却是保持在了和日军一样的水平了。

    当薛岳通过老蒋来电的时候,范哈儿正为这事烦恼,哪里愿意给他们好脸色看,很干脆的直接回复:

    “机械部队的战力,全靠机械维持。委员长钧见,机械与人毕竟不同,人若感到辛苦,咬咬牙坚持一下也就过去了,机械若是有问题,则直接就会趴窝,若薛司令正想此战获胜,当听取主管将领的意见,而非来询问我这个第七战区司令……”

    范哈儿力挺林效范,让老蒋不可以支持薛岳胡来。

    老蒋本来也就觉得,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不能让薛岳和林效范起了矛盾。而薛岳现在来电问自己,这样等于故意让自己在他们两方中选择一个支持的做法,非常让自己感到为难,现在范哈儿的答复,在他看来甚至有让自己不要多管闲事的意思,当即很干脆的也同样电复薛岳。

    “战事当然由各部协调处理,薛司令即为总指挥官,主要任务就是如何协调,否则要你何用……”

    老蒋直接在电文中,训斥了薛岳一番。

    既没有支持他的意见,也没有支持林效范的意思。

    这样的答复到了薛岳那儿,以薛岳的眼光,哪里会不知道,老蒋肯定在范哈儿那儿吃了闭门羹,得不到可行的答复了。

    而现在老蒋甚至还反过头来呵斥自己,那对方甚至应该拒绝的很果断明确。

    如此一来,薛岳即便再强硬,也不敢公然冒着得罪老蒋和范哈儿两个大人物的危险,强行命令林效范部出击了。

    而实际上在这来回电文问询的半天时间里,这位薛总指挥,也已经秘密了解了一些有关林效范装甲团的情况。

    知道这位团长其实并没有说谎,他的战车和士兵,确实一直没有停息的在进行紧急维修,据说还让南京通过飞机空投了几个包裹的坦克零件过来,那些损毁的零件,都拆了填满一个屋子了。

    这样的一番行动,自然让薛岳对林效范装甲部队的状况,多少有了一定的了解。

    只是在他的作战计划中,这次如果想要围歼土肥原部,就必须依靠这支装甲团,现在装甲团确实无法出战,那他的围歼行动,就根本无法及时展开了。

    无奈之下,薛总指挥只能拿出他打硬仗的精神,决定先让步兵顶几天,等装甲团的战力恢复了,再让他们来负责最后一击。

    就在徐州战场上炮声隆隆,征战不断的时候,欧洲的上空,也是阴云密布,战争阴影正在快速逼近。

    范哈儿在德国的几个朋友,即便在中德关系交恶以后,还是和范哈儿保持了良好的私人关系。

    而范哈儿出于某种目的,对于这种难得私人友谊,也是精心维持,尽量不想让他破裂。

    所以即便和德国政府、以及希特勒的官方往来已经中断,但欧洲和德国的大量情报,还是源源不断的被送到他的手中,以便于他了解国际局势将来的发展情况。

    1938年秋天,德国人民无疑以满意的心情看待苏台德问题在慕尼黑会议上获得和平解决。


    会议结束后,张伯伦从慕尼黑街上经过,看见到处是沉浸在喜悦中的欢跃人群。德国人民不想进行战争,他们只有一个炽烈的愿望,同欧洲各国人民和睦相处,但同时要成为强者,受到尊重。看来,象慕尼黑会议重新确认的那样实现这种愿望,靠的是希特勒政策的保障。对他的信仰已大大加深,因为他不仅不经流血就消除了最使德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受到压抑的凡尔赛和约的后果,而且不断加强了德意志帝国的实力,使它更加强大。

    只有少数人怀疑这种政策的诚实性,不为外交胜利和社会发展所迷惑,而看透希特勒本性的人则更少。在极权制度条件下,为数很少的这些人没有公开表达自己意见和忧虑的任何可能,而且当时本来也只是一个少数人才懂得的道理。

    把生活在德国边界以外的德国居民的一切大小团体,和平并入统一的“大德意志国家”,并不是希特勒政策的真正目的,“大德意志”一词对他来说只是一个短期目标,只意味着巧妙利用二十世纪初欧洲在民族问题上的政策,而这一政策的体现,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从德国夺去了好几个州。希特勒从这一政策中找到了自己的论据,并且坚信只有这些论据能在德国人民心中得到完全合理的反应。同时,他很了解,即便是1919年欧洲秩序的有思想的鼓吹者和这种秩序的执行者,也不满足于自己的杰作,他们认为稍微修改一下国界,是消除紧张局势的唯一手段。

    但是,如果说西方的国务活动家和德国人民把慕尼黑会议的决议视为旨在缓和甚至彻底消除这种紧张局势的重要步骤的话,那么,希特勒早在慕尼黑会议召开以前想的就完全是另外一码事。

    为了向全世界表明在他领导下建立起来的德国新武装力量是一支毁灭性的力量,他认为与其召开这次会议,不如同捷克斯洛伐克开战。照他看来,已到了向西方列强显示德**事实力,以使它们害怕同德国发生意见分歧的时候了。他认为不这样做,这些分歧就不可避免。由于希特勒性格复杂,为人狡诈,极善于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而使自己和别人都接受也许连他自己都不相信的思想,所以难以在他无数的演说中分出哪些话是他确信的,哪些话是他为了追求某种目的才说的。他是否真的相信,即使德国奉行谨慎的对外政策,而不是严重侵害其他大国的利益,也难免同西方发生冲突呢?这种估计是否只是他在自己和别人面前为他的政策进行辩护的借口呢?他是否深信他正为了德国人民的利益而完成自己的使命?或者这种使命对他来说,只是用来掩盖迟早会激起全世界反抗的无止境的权力欲的动听辞藻?

    毫无疑问,希特勒早在1938年就已决心一有可能即“试验军事实力”,从那时起,这种想法就成了他的政策的目标。

    为了达到这种目标,要在对内政策方面对德国人民做好思想动员,让他们相信希特勒的政策只是为了进一步修改凡尔赛和约,把所有德国人联合到一个统一的国家。必须经常不断地加强这种信念。在对外政策方面,希特勒力图造成一种政治形势,使他能实行新的打击,而不冒招致敌对联盟优势兵力反击的风险。

    当然,只是这次是军事性质的打击了。

    虽然半年后侵占捷克斯洛伐克,明显有助于反德国宣传,从对外政策观点看是极其愚蠢的行动,是希特勒自己,一手破坏了他经常提到的关于把所有德国人联合到一个伟大国家的纲领。但是从军事观点出发,希特勒认为消灭捷克斯洛伐克这个国家遗留的东西,是实现其尔后计划的必要前提,所以他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任何一个欧洲国家的人民,即使是德国人民,都未曾经受到同1914年欧洲各国人民经受过的那种精神振奋相类似的感情。从欧洲第一次大战算起,总共才过去二十年,任何人都还没有忘记遭受过的苦难和重大牺牲。大家都把战争看成对命运的打击。但是甚至西方国家的宣战,也未能动摇德国人民对希特勒的信任。德**人不管职位高低,都感到自己对祖国负有义务,并且不顾一切去履行这种义务。

    人们自然有疑问,某个国务活动家不能利用自己的一切影响,预防即将到来的灾难吗。希特勒想进行战争,哪怕是局部战争,这是经过文件证明的事实。但是,假如他没有找到苏联、英国、波兰这些必要的盟友和敌人,那么他是不会这样容易达到这一目的。苏联的立场具有决定性意义,当希特勒得到它的默许后,他就有了打赢对西方国家战争的信心。苏联的立场还是最具有说服力的论据,它使希特勒能够打消他的军事顾问们的疑团。这些顾问认为,如果军事行动超出局部冲突的范围,那就难以预见这种行动会具有多大规模,因此不可贸然扩大战争。

    英国知道德国内部有有影响的**势力,但是英国人却很少用自己的政策去支援他们。要这样做,首先就要说服波兰明智解决凡尔赛和约造成的尖锐问题,即但泽走廊和但泽问题,后者从德国分离出去的。英国并没有这样作,反而在慕尼黑协议之后,于次年向波兰提供安全保证,实际上给了它一张签了字的空白条。

    英国政府恰恰不应该在俄国人答应参加军事保证之前,向波兰人提供这种宝贵的保证。于是,波兰把英国当靠山,事先拒绝了俄国的任何援助,并且敢于应战。丘吉尔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了大致的意思,他在谈到英国对波兰的保证时说:“现在两个西方民主国家终于宣布,决心不顾国家存亡以保持波兰的领土完整。或许要翻遍历史,才能找到这一类似的例子。放任、安抚、绥靖的政策执行了五、六年之久,突然间竟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几乎在一夜之间就转化为决心接受一场显然迫在眉睫的战争,而这场战争条件之差,规模之大是绝无仅有的。”

    英国人预先采取某种立场,这就剥夺了自己的外交行动自由。假如能更深思熟虑地行动,他们在波兰问题上是能迫使希特勒进行谈判的,如果没能这样做,那也可以用自己的政策促使德国内部对希特勒的政策增长不满情绪,这种情况在捷克危机期间及稍晚些时候已经出现过。而现在英国人只能进行希特勒并不相信的威胁了。

    法国和意大利跟在较重要的同台演出者后面,扮演的差不多是跑龙套的角色。法国人不想战争,可以说,他们竭力以任何代价避免战争。可是由于英国实行的政策,法国如不把自己作为大国的威望和今后同英国的一切政治合作押在赌注上,便将处于难以找到出路的境地。

    所以,正是德国的敌人英法苏,他们多方的“鼓励”,才使德国非常自信的走向发起战争的路子。

    没人注意墨索里尼在之前提出的警告,他过去的学生希特勒早已超过自己的老师。任何人,甚至包括此时的希特勒本人,可能都不希望的战争,就以那样的形式,最终爆发了,当时也许只有苏联真正认为这样的形式对它有好处。

    此时德国的军力,已经十分强盛,任何一个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如果和德国对着干,绝对只有爆发战争。

    德国新陆军的组建日期,通常认为是1935年3月16日,即希特勒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并确定陆军人数约为36个师之时。但是,对军队补充人员和技术装备,实际上在1933年秋季就已开始,到1934年春季更加快了步伐。这样,陆军共组建了6年,即由1933年到1939年。

    德国陆军的核心是国防军陆军。尽管受到凡尔赛和约限制,国防军陆军仍然以人员素质极高著称,在军队教育和专业训练方面,大大超过了它过去的敌人。

    在短时间内,即到二战正式爆发前,原来的7个步兵师,3个骑兵师(1938年起又增加了6个人数少得多的奥地利旅),已增至39个步兵师、3个山地步兵师、5个坦克师、4个轻步兵师和1个骑兵师,亦即总共达到52个师,不过上述这些师远非满员师,为数众多的“教导分队”成了动员时组建新军队的骨干。

    但原国防军陆军的装备,哪怕是步枪,都已十分陈旧,如果用现代观点来看,基干师就变成完全没有武装了。为了应付战争,希特勒还计划再组建46个师。所以,此时参战的话德国陆军还有许多缺点,当然没有真正做好战争准备。

    不过,这支陆军已经开始初步显现出自己的长处了,虽然大多数长处的全部意义,还要直到战争期间才完全显示出来。

    德国陆军同它所有敌人的陆军相比,总的说来有较合理的编制,装备较精良,训练较好。而较好的编制和装备,是为了在崭新的基础上组建陆军而采取了特殊措施的结果。基干师早在和平时期就几乎达到了为战时规定的数量,并且装备了比敌军更现代化、更多样化的武器。德国陆军着手组建坦克师和轻步兵师后就走上了新路,而其他国家的军队或者完全没跟着它走这条路,或者走得犹豫不决。

    陆军的战斗训练,是以早在国防军时代就已得到发展的原则为基础的。由于国防军具有长期服役的职业军队的特点,所以战斗训练水平很高。这些训练军队的原则,几乎机械地搬到短期服役、人数多得多的陆军里来了。结果,战斗训练达到的水平,比其他国家以普通义务兵役制为基础进行补充的陆军要高得多。

    而且德国陆军之所以具有优势,还可用其他原因来解释。它按照普鲁士传统保留了世界上任何其他陆军都没有的士官,这些士官为数众多,军容整齐,训练有素。正是士官成了运用从国防军那里学来的人员选拔、教育和训练方法的典范。尽管陆军起先扩大了两倍,后来又继续扩大,士官作为军队训练的基础始终保持了很高的素质。此外,战前从士官队伍中培养了许多合格的军官(战时更多),也能证明他们的素质。

    在范哈儿看来,此时的德国,已经像是一头强壮的小象,虽然看起来还没有露出彪悍狰狞的面孔,却是足够能置人于死地了。

    在得知慕尼黑协议最终签署的消息后,范哈儿就立刻开始在欧洲的金融和期货市场开始运作。

    对于欧洲人来说也许是灾难的战争,对于范哈儿来说,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捞钱机会。



第二百八十节 另一边  
相关:  重生之北美1776    我在异界有座城  神级修炼系统  绝代神主  星辰之主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快捷键←)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节↓ 下一章 (快捷键→)
 
版权声明: 飞速中文网我是师长范哈儿第二百八十节 另一边所有小说、电子书均由会员发表或从网络转载,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联系邮箱请见首页底部。
最新小说地图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39s 2.3978MB

搜"我是师长范哈儿"
360搜"我是师长范哈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