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师长范哈儿 第三百十二节 协战香港

    第三百十二节 协战香港

    珍珠港事件之后的第一个星期日,温斯顿?丘吉尔在参谋长委员会成员的陪同下,乘坐皇家海军最新战舰“约克公爵号”前往美国访问,留下艾伦?布鲁克爵士将军“看家”。

    他们的最紧迫的任务,是劝说美国人继续执行已经宣布过的打垮希特勒的“欧洲第一”战略,不要把人力物力转移到太平洋战场。

    大西洋一路上惊涛骇浪,战舰的舱盖都封上了,丘吉尔坐在舱里,向他的随行人员介绍了即将举行的双边讨论,他手头摆着“关于我所设想的未来战争进程的三份文件”,即《大西洋战线》、《太平洋札记》和《一九四三年战役》。首相的文件是对英国参战目标作出透彻的战略分析的三篇杰作。

    丘吉尔的舱房设在舰长室里,隔壁是一间特设的旅行地图室,以便首相随时掌握全球战争的进展。在北非,第八集团军发动进攻,迫使隆美尔暂时撤出托布鲁克,如同红军在莫斯科城门前英勇抵抗的消息一样,从北非传来的消息为同盟国的事业带来了安慰。老外交大臣安东尼?艾登正乘军舰前往摩尔曼斯克,他将与斯大林会晤,丘吉尔给他发了一封电报,提出鼓励性的建议:

    “俄国如果对日本宣战,对我们将是极其有利的。”

    麦克阿瑟认为,说服苏联减轻远东的压力,是“一个绝妙的好主意”。罗斯福总统也支持这个主张,他致电斯大林,建议“共同讨论研究可能出现的各种局面”,但是斯大林置之不理。

    这样丘吉尔和罗斯福,又不约而同将目光转移到了和日本战线最长的中国身上。

    丘吉尔和罗斯福几次致电老蒋、范哈儿,希望中国能够从西南出兵,攻击广东省中的日军,减轻香港英军的压力。

    但是西南基本在范哈儿手中,他当然不会白白出兵出战。

    而且事实上任何人都看得想来,想要保住香港这座孤岛,基本是不可能的。因为就算范哈儿出兵,击退了广东省内的日军,也得面对日本优势海空军的压力。到时候说不定会让增援部队面临重伤的危险,最终收获仅仅是救出部分英军而已。

    范哈儿自己早就作战计划,东南亚战场,才是他这个时候的关注重点。如果不是上海的日军主力还没有南下,他甚至愿意直接离开南京,飞往昆明指挥在暹罗的战事,因为他的西南大军主力近十万人,已经早已经集结在云南,随时可以西进南下进入缅甸,攻击暹罗,那儿才是主战场。

    所以他很果断的对着老蒋表示自己不可能出兵,除非美国能够提供给中国十个师的重型武装,还要加上几艘航空母舰。

    老蒋当然不可能这么**裸的答复英美,他借口早年和日本作战时伤亡损失太大,部队无法武装起来组织反攻,希望美国进行武装援助,才有可能看形势帮香港英军发动辅助性攻势。

    这样的条件,丘吉尔到是很希望罗斯福能够答应。但香港由不是美国的殖民地,英军又不是美国的部队,罗斯福怎么可能为了丘吉尔,来买这样大的单子。

    最终丘胖子只能从印度和缅甸,分调了部分大卡车给范哈儿,才获得他的同意,愿意从最西南靠近广东的地方,派出战斗机和轰炸机帮助香港英军进行战斗。

    同时考虑到盟军已经在南中国海一带完全丧失了制海权,在香港的英军确实成了一支孤军。范哈儿表示,出于同盟国职责,他愿意派遣30架大型运输,在战斗机护航下,尽可能前往香港帮英国人后撤部分要员。

    至于直接派出地面部队,那根本不可能。

    “三十架运输机不够,再增加三十架,最好有一百架,那应该能把大部分皇家英军撤出香港……”丘胖子不满足的要求。

    实际上在太平洋战争爆发,英国就已经看清形势不妙,将香港的部分侨民和英军眷属,提前撤离了香港。

    但是大战的突然爆发,当然还是让大量人员滞留在了港岛。

    英国人可以不顾香港人的死活,但是不能不顾自己本国的人民。

    之前还因为一场海战z舰队覆没,认为可能让香港的英军和滞留人员都要当俘虏了,现在范哈儿虽然没有答应出兵解香港之围,但同意派空军参战,并且用运输机协助撤离重要人,那对丘胖子来说,也已经一件非常值得庆幸的事情。

    想想印象中好像中国的空军实力一直不错,在和日本战斗初期,就曾有击沉日本大型军舰的记录,想来应该能够在香港取得空战优势。

    这么一想,丘胖子就不满足的提出更过分的要求了。

    他估计,即便现在所谓的大型运输,每次只能坐二三十人,但如果有一百架大型运输机不停的来往香港和昆明,只要几天时间,说不定就能把香港的所有英军都撤离出来。

    至于香港的防卫,交给那些殖民地部队和香港本地警察就可以了。

    但范哈儿又怎么可能同意。

    当即答复:

    “派出运输机撤离香港滞留人员风险极大,随时有被日军战机击落的风险,就算飞机能够有你英国买单,那些撤离人员为了生命安全,也不一定愿意冒这个险。”

    言下之意,如果撤离可能会被击落,那还不如让那些英军乖乖做日本人的俘虏呢。

    丘吉尔十分骄傲,他可是宁愿让英军在撤离中被击落,也不愿意看到他们被日本人俘虏,从而使米字旗蒙羞的。他更在意的,实际上还是如果范哈儿的运输机损失数量太大,到时候找他报销,那可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的运输机来。

    最终,考虑到成本,加上范哈儿的坚持,丘吉尔还是没能得到一百架运输的许诺。

    不过范哈儿还是向丘吉尔保证,他会让空军尽量努力,把更可能多的英军从香港撤离出来。

    丘吉尔离开伦敦的那一天,向在中国的那块殖民地发了一封鼓舞士气的电报,赞扬他们:

    “顽强地保卫了香港的人民和这座堡垒,在你们面临严峻的考验的时候,我们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

    同时却又秘密致电,让港督将文员和重要人物,先期搭乘中国人的运输机,撤离到重庆去。


    香港总督马上开始安排撤离工作,然而,莫尔特比将军已经开始撤出九龙半岛的阵地。在面向海岸的山丘上,幸存的加拿大、苏格兰和印度军队在他的命令下,不得不疏开布防,他们和两千名香港志愿者一起,准备继续在这座小岛和小岛上繁荣的城镇上作战,为的就是给其他撤离人员赢取时间。

    同一时间,香港上空爆发了激烈的空战。

    企图扫清日本空中封锁,突防进入香港撤离人员的西南空军,和日本空军爆发了激烈的空战。

    由于这是第一次协助盟军作战的行动,范哈儿的空军主力几乎尽出。

    仅仅一次空战后,范哈儿空军就击败了准备不足的日军驻广东空军,随即三十余架大型运输快速进入香港,开始撤离人员。

    范哈儿在和丘吉尔达成协议的时候,说的自然是帮忙撤离英国人,但是在真正行动的时候,除了部分必须满足的人员外,其他少量搭乘位置,还是可以中国的空军指定的。根本没有哪个英国人,敢否定飞机驾驶员必须想携带的人员。

    在此前派出飞机的时候,范哈儿就叮嘱驾驶员和空军,必须将在香港的部分中国名人名士,同时从中撤离出来。

    因为香港的特殊身份,当时国内受国民党和老蒋独裁迫害的很多知名人士,都选择了香港作为避难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们根本没时间也无法从香港逃离。

    这一次,难得由中国派遣运输机前往香港帮助撤离人员,范哈儿怎么可能真的只救英国人。

    真正撤离行动开始后,基本上每架飞机上,搭载的都是一半英国人一半中国人。

    当某些英军军官,认为按照协议,应该更多的撤离英军士兵时,中国的空军驾驶员,很干脆的拒绝搭载他们。甚至在手枪的逼迫之下,干脆拒绝让飞机起飞。

    最后,还是香港总督出面,表示在香港的中国人和英国人,都是香港人,都有权参与这次撤离行动,才让双方没有爆发继续冲突。

    两天以后,莫尔特比将军他们击退了日军企图发动的第一次入侵,但是,日军从四分之一英里分界线另一边的大陆上,对香港连续炮击和轰炸,大大削弱了他们的阵地,以致他们没有预备兵力击退日军在十二月十八日夜间发动的大规模进攻。借着燃烧着的油库的熊熊火光,六个营的敌军到天亮时渡过了海峡。战场形势已经毫无希望,但莫尔特比和总督号召士兵继续抵抗,他们在海岛的山坡和山顶上进行了一系列激烈的后卫战。在后来的七天七夜里,香港的殖民军队终于还是一码一码地让出了这座城市。

    英国三军参谋长会议和丘吉尔,在得知大部分重要人物以及早期的伤员,都已经顺利搭乘中国人的运输机离开后,就立刻宣布香港不设防,听凭中国海岸上这块实在无法防守的皇家殖民地最终失陷。

    他们的这个决定,其实还挽救了不少人。

    所谓的不设防命令,让战斗减少了很多,也使香港市民的损失大大减少。这算是他们丢弃香港人,独自撤离行动的一个补偿。

    这次香港的撤离行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思。

    大量的香港重要人物和知名人士,在撤离行动中得以安全抵达重庆。同时共有超过五百名的英军士兵和军官,也搭乘中国的运输机,来到了重庆。他们在重庆组建了英国团,成为第一支在中国战场上,作为盟军作战的英国部队。

    这些事情,对后期的战事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香港战事很快就结束了,但丘吉尔和参谋长会议没有料到日军会这么快地从马来亚南下。

    皇家海军的主力舰被击沉以后,一船又一船日本士兵运抵宋卡和帕塔尼的港口。由于没有皇家空军截击,唯一试图阻止日军登陆的行动发生在十二月十一日夜间。荷兰的o-106号潜艇在帕塔尼港附近袭击了四艘日本运兵船。它发射的鱼雷没有一个击中目标,第二天,科泰纳上尉的这艘潜艇误入英军布雷区,触雷炸毁了。

    增援部队正在开往马来亚,四个中队的“飓风式”战斗机,原来要运给苏联红军,现在从波斯转运新加坡。英国陆军第十八师,正乘船绕过好望角开往利比亚,准备参加沙漠战争,现在改变方向开往远东。他们横渡印度洋,要到一月中旬才能到达。丘吉尔担心日军向北发动进攻威胁印度。十二月十二日,他扩大了远东英军司令阿奇博尔德?韦维尔爵士将军的指挥权,同时提醒他:

    “你必须注意东方。缅甸现在划入你的防区。你必须阻止日军向缅甸和印度推进,并力图在马来半岛切断他们的交通线。”

    德国和日本联合进攻印度的建议,实际上是大岛大使两天后向希特勒介绍东京的作战目标时提出来的。这是新德里的英军参谋部最担心的一种战略格局。令人震惊的消息不断从马来亚传来,但韦维尔部队的战线拉得太长,他已经没有其他办法,只好向珀西瓦尔将军发电报,要他坚守阵地,等候横渡印度洋的增援部队的到来。

    “帝国人民的眼睛在看着我们,我们在远东的地位的安危在此一举,”珀西瓦尔将军十二月十日从新加坡向马来亚的指挥官下达了一道鼓舞士气的命令,指示他们坚守马来亚暹罗边界沿线的阵地,“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他们在兵力上占有三比一的优势,但是,在他意料之中的“长期艰苦的”战斗中,英军指挥官将要指挥他们训练很差的士兵同久经战斗考验的日本军队及其轻型坦克作战。

    大部分印度军队既没有坦克和坦克炮,又没有装甲作战经验,因为战前制订作战计划的人员认为这些东西在马来半岛森林中是用不上的。他们忽视了半岛上的公路干线,这些公路是为了把马来半岛的橡胶和锡运到新加坡而修建的,正是沿着这些公路,日军将要发动“自行车闪电战”。

    十二月十一日夜间,山下在马来半岛发起猛烈进攻。在瓢泼大雨中,他的坦克在柏油马路上隆隆行进,试图突破这条环形防线。

    日军估计第十一印度师正在把守这条通往南方的公路,以便保卫附近的亚罗士打机场。守军离开了湿漉漉的阵地,在漏雨的橡胶树下躲雨,五十名挥舞大刀的日本士兵轻而易举地突破了防线,然后在公路上消失了——“小小的疏忽”,辻大佐讥讽地报告:

    “我们现在摸透了敌人的战斗力。”

    刚刚发生的情况证实了他在日军训导手册中所作的预言:

    “虽然军官是欧洲人,但军士和其他士兵几乎都是当地人,军官和士兵之间的团结意识等于零。”

    日军缴获了溅着血迹的锡特拉城防图,第二天发兵攻克了该城。

    虽然珀西瓦尔两天前命令希思将军“坚决守住”,他的印度军队还是沿着公路逃跑,把野战炮、重机枪以及三百辆卡车和装甲车丢在后边。日军胜利的代价是仅仅二十七名士兵死亡,而迁大佐原来估计至少要死一千人。现在通往南方的公路打通了,他们迅速占领了亚罗士打机场。这意味着日本飞机可以从他们所称的“丘吉尔飞机场”出动,装上英国的燃料,往英军阵地上投英国炸弹。

    希思将军力图变更部队的部署,以便在日军向南推进时能够守住这条公路,但不断的空袭破坏了他所作的这种努力。

    十二月十五日,敌人的进攻迫使马来亚西海岸槟榔屿上的驻军撤退。失败象瘟疫一样地在马来亚各部队中传播开来。英**官一次又一次地试图让印度军队坚守这条公路。他们的阵地将遭到敌人的无情轰炸,然后,日军将从侧翼和后方插进森林,渗透到英军之中。

    希思将军无法摆脱这种致命的撤退变态心理,他踏上四百英里的火车旅途,前往新加坡司令部,要求后撤一百英里,退到柔佛。

    珀西瓦尔最初坚决反对,同美国、中国、荷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代表一起举行的一次战略计划会议作出决定:如果海、空增援部队能够到达新加坡,那么至少要将日军再阻挡一个月。

    希思反复警告:他的部队有被从哥打巴鲁挺入内陆的日军切断的危险。珀西瓦尔得到了精明干练的澳大利亚指挥官hg戈登贝内特少将的支持,贝内特想从丰盛港发动进攻,他的军队正在那儿驻防,准备阻击日军向东海岸的推进。可是希思毫不留情地“嘲笑了这种想法”,珀西瓦尔只好不再坚持他的意见了。



第三百十二节 协战香港  
相关:  重生之北美1776    神级修炼系统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特拉福买家俱乐部  山海八荒录  
(快捷键←)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节↓ 下一章 (快捷键→)
 
版权声明: 飞速中文网我是师长范哈儿第三百十二节 协战香港所有小说、电子书均由会员发表或从网络转载,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联系邮箱请见首页底部。
最新小说地图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39s 2.3943MB

搜"我是师长范哈儿"
360搜"我是师长范哈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