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为能臣又为人精汉相萧何 第二章烽火燎原

    秦二世元年秋,陈胜吴广在蕲县起义,此时的刘邦因放跑了到郦山服役的囚犯正逃亡在外,不愁吃喝的沛县县太爷闻讯一时心血来潮也打算起事,但又苦于自己朝廷命官的身份怕没人听,准备找几个猛人来压压阵,于是就想起了刘邦、樊哙一帮逃亡在外的囚犯,当把人找回来时这县太爷心里又打起了鼓,这造反万一不成怎么办?自己的脑袋保不住不说,还得搭上老婆孩子爹妈的脑袋,七大姑八大姨的脑袋。。。。。。越想越害怕他索性下令把城门关起来,打算杀了怂恿他造反的萧何和曹参,幸亏两人跑得快捡了一条命。这下玩笑开大了刘邦很生气,本来就唯恐天下不乱的他,现在天下已经乱了,还是那句话我是流氓我怕谁啊!他煽动沛县民众把县太爷给宰了,接下来是准备推举个头儿好领着大家闹革命,这本是件无比关荣的事儿,没想到你推我让彼此都显得很客气,不是大家都谦虚,觉悟高,实在是都有县太爷的想法,这造反不成会死的很惨的!领头的和他沾亲带故的人死的就更惨!事情到了最后品行不怎么端正、文化不怎么高、能耐不怎么大,朋友很多人缘不错,放荡不安颇有几分胆气的刘邦做了这支起义军的首。所以刘邦的成功也有一定的偶然性,他后来能成为一个盛世王朝的开国之君,起初的契机并不是因为他德高望重,也不是因为众望所归倒是也有别人谦让的因素。当然他也具备了乱世之秋成就大事的基本条件——那就是有足够的胆量。反秦的大旗打起来了,革命的队伍也拉起来了,但作为首领的刘邦才疏德浅何以服众呢?这是个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领导的威信。刘邦很清楚自己在别人眼里其实就是个流氓,但他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流氓,这是他后来之所以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问题就的有办法解决,办法到是有一个,操作程序也很简单技术含量也不高,千百年来不论是真命天子还是混世魔王都爱用,且屡试不爽效果俱佳——那就是搞点儿封建迷信。据说刘邦在返回沛县的时候,路上遇到一条大蛇,他用剑斩杀了这条蛇。这本是件很平常的事,他让人重新加工翻新了一下宣传出去就变成了一则颇具神话色彩的传奇故事,说刘邦斩杀大蛇后,一位老太太便抱着蛇身大哭,旁人问她为何哭,她说:‘这是白帝的儿子,是被赤帝的儿子所杀’。赤帝就是掌管天庭的玉帝,蛇是刘邦所杀,言下之意刘邦就是真龙天子下凡。天子举事是顺应天意,而天意是不可违的,所以跟着刘邦走是没错的。这不过是做的一场秀,就如当初陈胜将写作‘陈胜王’的锦帛塞进鱼肚子里,再让人去买来一样,目的就是神话自己树立威信。迷信这东西很讨厌,千百年来害了不少人,的确也帮了不少人。这一来刘邦当首领就名正言顺多了。随后凭着渊博的学识和善于处理行政事务的才干,再加上和刘邦的交情,萧何无可替代的成了这支队伍的二号人物——军师兼行政总管。起义军在泗水和秦军打了一仗获得全胜,首战告捷算是有了个不错的开头,但接下来就败多胜少了。刘邦很快发觉打仗这活儿自己还真不怎么会玩,除了拼命你还得学会拼脑子,自己恰恰没生一副会打仗的脑子,这个问题本应该由身为军师的萧何同志来解决,萧何书是读过不少,就是兵书没看几本。确切的说萧何是一个有真知灼见和长远眼光的战略家,其次他的强项是管理政务,对于战场上的实际战术问题也是不在行,而刘邦手下的将领曹参、樊哙之流都是有勇无谋的武夫,所要面对的秦军将领都通晓兵法,士兵训练有素且装备精良的正规军。此时起义军已达几十支,刘邦拥有的只是一支几千人的小部队,随着败仗次数的增加,人数正在成反比下降。手下雍齿看出这刘邦其实就是个混混,跟着他混没什么前途,干脆拉着队伍投奔了势力更大的周市。仗打不顺部下又跑了一着急刘邦就病了,眼看刚刚拉起的队伍就要垮了,关键时候萧师爷显露出了他的智慧灵光,他对病榻中的刘邦说,眼下咱们这个局面单干恐怕是撑不下去了,得找棵大树靠靠。于是刘邦就带着队伍投奔了当时势头正猛的项梁,项梁爽快的接纳了他,并当即大大方方的拔了五千人马给他。就这样因为项梁这家大公司的资本注入,刘邦这家快要濒临倒闭的小厂才重获新生。

    投奔了项梁的刘邦仗打得依然不顺,问题出在自己不懂军事,萧何也不是一个称职的参谋长,不过情况还是比先前好的多,因为他经常和项羽联合作战,要说这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刘邦很快明白什么是差距。在战场上自己和这位猛爷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选手。自己只能帮帮场子当当配角,每每打得不顺的时候他就退到一边喘气让这位主角顶上,军饷粮草武器装备平时还有人给,这日子过得还算不错。没多久,首先起义的陈胜吴广相续被自己人所杀,积极跟进的项梁项大叔也被秦将章邯的部队打败自己还早早的作了烈士,军队指挥权作为遗产留给了项羽,项羽对部队作了重新组合,为了鼓舞士气他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先入咸阳者为王’。这句口号很诱人,意思是谁先攻取咸阳就可做皇帝。天下此时乱得就如一桌正在搓洗的麻将牌,理论上谁都有机会做下一轮的庄家。项羽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显得很有底气,以他的实力和能力他相信自己一定先于别人进咸阳。项羽同志啊,你真是太不懂政治了!有些话是不能轻易说出口的,一旦对不了现,就会失信于人继而失信于天下,后果是很严重的,你是英雄你不能和刘邦比,不认账耍流氓不是你的强项。很遗憾项羽只是一位优秀的军事统帅,是盖世英雄,也是一位有情有义的大丈夫,并不是一位头脑清醒深谋远虑的政治家。他未得天下和他的性格缺陷是有关系的。此时还在听别人调遣使唤的刘邦也有了先入咸阳之心,但拿自己和项羽一比就显得特别的没有自信,这次进咸阳和上次毕竟不同,上次只是去当差受点儿幸苦化点儿路费就到了。这次是去拼命,搞不好还得丢命。正在郁闷之时,一个人来投奔了他,此人名叫张良,字子房,为韩国(不是李明博的那个韩国)贵族后裔。确切的说他是中国历史上三位智慧化身之一(其他两位是;三国时的诸葛亮和明初的刘伯温)。而且来头也颇为传奇,年青时是位愤青,曾经伏击过秦始皇,用的武器是铁锥,实施手段是飞砸,可惜距离太远未遂,不然他将进入司马迁的《刺客列传》。后来他四处漂泊,遇一老者(据说是仙人)传授一书,名《太公兵法》,说是姜子牙所著。能看懂姜老前辈书的人实在不简单,因为他的手下一半是人一半是神仙,神仙我们不用说了,剩下的人还全有特异功能,个个天上人间来去自如速度很快高铁都望尘莫及,感觉那象一段史前文明。所以这本书内容想必跟天书也差不多。张良就这样带着这本书投奔了刘邦,目的有两个;一是想建功立业,二是检验一下这本书的神奇力量。为此秦末汉初天下最具有智慧的两个人才都来到了刘邦的帐下。应该说读过‘天书’的张良的确要比萧何更能胜任参谋长这份工作,刘邦的仗渐渐打的有了章法和思路,萧何也有了足够的精力去料理他擅长的政务和后勤保障工作。张良很快就给刘邦支了摆脱窘境的一招。他对刘邦说:“现在应该趁着项羽大军与秦军主力章邯的部队对峙之际,选捷径挺进兵力空虚的咸阳”。这等于说让别人去啃硬骨头,咱们进城去喝酒吃肉。有点儿不仗义吧,没办法这只能怪项羽那句‘先入咸阳者为王’的话说的太早了。刘邦心中豁然开朗,这真是一步事半功倍的好棋。他立即发兵平阳直逼函谷关,后又包围了宛城迫使郡守齮投降,顺利进入函谷关驻军霸上,兵峰直指咸阳。此时刚刚上任才半年的秦三世子婴已无兵可调,雪上加霜的是,这时传来了大将章邯率二十万秦军投降项羽的噩耗,大秦江山并未象他的缔造者秦始皇所希望的那样千秋万代,仅仅十四年就寿终正寝了。刘邦在官道上接受了秦朝末代皇帝子婴的投降,此时的子婴素衣白马,项系白带完全是一副亡国之君的打扮,看来这投降也是有规矩讲究的。刘邦就这样兵不血刃进了咸阳城,简直就像做梦一样,当他看见金碧辉煌的宫殿,堆积如山散发着奇光异彩的珍宝,宛若天仙般云集**的美女,他开始飘飘然了,打算就在皇宫中住下了。说实话,一个农民出生,仅干了几天泗水亭长,长期都没什么正当职业的混混,如今混成了一方诸侯,还进了天下人都渴望一见,传说中的秦始皇住过的皇宫,实在是没有什么不满足的了,住下来享几天福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咱们脑袋別裤腰带上干的事儿到头来不就想捞个特殊待遇嘛。刘邦这一住不要紧,倒把萧何、张良、樊哙一帮小弟急坏了,老大你可太不象话了,天下未定你就贪念荣华富贵,小处说叫鼠目寸光,大处讲叫胸无大志。几个人摆事实讲道理苦口婆心地劝说,刘邦最后只好念念不舍的离开了皇宫住进了军营。想必当时刘邦心里有多恨这帮家伙,这么多珍宝不让拿,这么多美女不让碰(本来又好这一口),成天还要提着脑袋拼命这是为了啥啊,这老大当起真没劲。而此时头脑最清醒的要数萧何,他没拿一件金银珠宝,而是运走了被别人看来一文不值的秦帝国国家图书馆中的全部图书和档案,这为他后来长期主持政府工作,了解民情颁布政令起了巨大的参考和借鉴作用。这就象那句话说的那样,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是金钱而是智慧。

    ;

第二章烽火燎原  
相关:  美丽的指舞  自古英雄多遗恨    天唐锦绣  猎妖高校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星辰之主  三国之巅峰召唤  
(快捷键←)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节↓ 下一章 (快捷键→)
 
版权声明: 飞速中文网既为能臣又为人精汉相萧何第二章烽火燎原所有小说、电子书均由会员发表或从网络转载,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联系邮箱请见首页底部。
最新小说地图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1.4918s 3.8191MB

搜"既为能臣又为人精汉相萧何"
360搜"既为能臣又为人精汉相萧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