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个问题我最初并不当成是一个问题,我认为现代兵制和古代兵制的优劣是很明显的,所以在文中并没有详细解说我所采用兵制的原因和目的。不过这段时间看来,读者大大们对这个问题普遍比较反对,而且我最近才注意到一些著名的架空历史作者也都很直率地表达了对使用现代军队名称的不屑,其中有些大大还是偶的偶像,因此对于自己在《时空三国》中直接使用现代兵制名词,一时不免有点惶恐。
但是,反复思考对比之后,我这人可能是有点钻牛角尖,什么事都非要争个赢,最后自己得出的结论,还是必须使用现代兵制,而且即使是现代军制的名称,也不是不能使用的,相反我觉得这样可能反而会更好一些,为了向各位读者大大作个交待,特意写了此章。
一、读者大大们的意见
鬼哭狼嚎:“在下有个建议,就是大大能否在关于军队的编制和官员的名称上尽量不要用太现代化的词句。就愚以为每个时代的军事编制都是按照当时的历史环境而编制的,而且让人看着也别扭。我这几天专门查阅了唐代以前各朝的军事编制和军队指挥官的官名,如果大大需要的话,愚愿意上传给大大。还有按照大大目前这种军事人员编制,青州的财力快垮了。全是招募,既不利于当时的战争环境需要,也无限加大了财政的压力。以上算是作为读者的我对大大厚颜提出的一些要求吧!若有不对之处请务见怪啊!
关于中国古代基础军事指挥官的作用,平心而论确实未能完全起到更好控制士卒的作用。纵贯我国古代各代我发现,在某个时期中国基础军事指挥官的作用起到了最高的地步。不过这是通过极端残忍的方式在一个以残忍嗜杀的君主手中实现的,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跋户斩,此方法不用也罢。对于低级军官的培养建议仿照唐代建折冲府,柔和一部分现代的思想培养军事人员,用御使监军管理军队思想,作战根据农时和距离远近采用轮战制。
关于中国古代军队无基础军事指挥官这也点是不全面的,据愚了解中国古代是有基础指挥官的,只是这些基础指挥官的任免基本由领军大将自行任免的。大大只需将基础军官的任免系统化就可以了,汉代军法森严,凡战阵之上领队指挥官(一般指古代旅级以上)阵亡或者掌旗官阵亡,若该部士兵未抢回尸首或夺回旗帜而擅逃者,全旅问斩。古代的旅有600人左右,相当与营级编制。”
雨佳123:“不懂军事,竟瞎弄,还把军队弄成师,旅什么的,你认为这个写有意思吗??悲惨。”
天马流风:“老大的部队分得好啊,挺整齐的,可是你忘了吧后勤部队算进去了,一个师一级的单位是要有自己的后勤分队的,因为师一级部队是实施战役的基本单位,通常负责一个方面的攻防,没有后勤分队仗就不用打了。”
生如过客:“三将军:汉朝时期,基本战术单位是校,约800人。各将军领兵,根据不同需要选择不同数量的校来组成大军,所以,当时的军队编成更加灵活。校以下有部曲百队什伍的基层组织。记忆中百长以上就算是正规的斗食吏,所以说,当时并不是不重视基层军官。否则那些动则十万的大会战,是无法有效组织的。至于东汉末军队容易溃败,主要是东汉废除西汉的训练制度和郡兵制度,导致士兵素质下降严重。加上东汉末年士卒间实行连坐,所以士卒联合逃跑的很多。
补充:校以上,按照二二制编制,两校一裨将,两裨将一将军,如此逐级扩大。所以,当时将军之下有很多裨将偏将之类的。而且,将军还有很庞大的参谋团,六韬中记载的参谋团多达七十余人,这还仅是参谋团个分管的主要参谋,其下的文案书佐数量更庞大。估计,整个参谋团能达到二百人。”
二、军、师、旅的编制本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正规编制
虽然具体情况已经无法考证,但是从现有资料可以说,商代就出现了“师”的编制单位,建立了“登人”、“登众”的兵役、动员制度和以射、御、田猎为内容形式的训练制度。
西周军制比商有了很大发展,中央常备军力量扩大,拥有“西六师”、“成周八师”和“殷八师”,共22个师。周代“军、师、旅”三级更是军队的常规设置,基本上只和现代的意义略有不同,《周礼卷四-夏官司马》:“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二千有五百人为师,师帅皆中大夫。五百人为旅,旅帅皆下大夫。百人为卒,卒长皆上士。二十五人为两,两司马皆中士。五人为伍,伍皆有长。”可以看出,周代是以五旅为师,五师为军,采用五五制。大致上,周代的军、师、旅分别对应于今天的师、团、营编制,只不过今天采用的是三三制,因此团、营两级人数较周代为多,(军)师级则基本相同。
齐桓公时代,管仲改革行政、军队编制,在行政方面:划分和整顿行政区划和机构,把国都划分为六个工商乡和十五个士乡,共二十一个乡。十五个士乡是齐国的主要兵源。齐桓公自己管理五个乡,上卿国子和高子各管五个乡。把国政分为三个部门,制订三官制度。官吏有三宰。工业立三族,商业立三乡,川泽业立三虞,山林业立三衡。郊外三十家为一邑,每邑设一司官。十邑为一卒,每卒设一卒师。十卒为一乡,每乡设一乡师。三乡为一县,每县设一县师。十县为一属,每属设大夫。全国共有五属,设五大夫。每年初,由五属大夫把属内情况向齐桓公汇报,督察其功过。
军队方面,管仲强调寓兵于农,规定国都中五家为一轨,每轨设一轨长。十轨为一里,每里设里有司。四里为一连,每连设一连长。十连为一乡,每乡设一乡良人,主管乡的军令。战时组成军队,每户出一人,一轨五人,五人为一伍,由轨长带领。一里五十人,五十人为一小戍,由里有司带领。一连二百人,二百人为一卒,由连长带领。一乡二千人,二千人为一旅,由乡良人带领。五乡一万人,立一元帅,一万人为一军,由五乡元帅率领。齐桓公、国子、高于三人就是元帅。这样把保甲制和军队组织紧密结合在一起,每年春秋以狩猎来训练军队。
在管仲的体系中,“师”变成了一种行政官职的名称,不过他的军队编制仍然有很浓厚的周代特征,仍然高度相似于今天,轨长领五人为一伍,相当于今天的半个班;里有司领五十人为一小戍,相当于排;连长带领二百人为一卒,就不用说了,连名字都和今天是一样的“连”;乡良人带领二千人为一旅,也相当于旅、团(现代的旅很多时候有点类似全兵种加强团,或者是全兵种改编师);元帅率领一万人为一军,相当于今天的师(军)。只是在管仲的军制体系中,没有后世常设的一千人左右的校尉部、兵府卫等营一级的编制,也没有通常的什,也就是现代的标准步兵班一级。
所以,认真说起来,不是我使用了现代名词,而是民国时期,对于外来军事名词,采用了周礼及中国古代固有的所对应的名词来翻译套用而已,是现代编制借用了古代的“军师旅”等名词。
所以,我在文中直接采用“师、旅”这些名词,也并没有安排陶邱洪等人有任何的不解,汉代接受过基本儒家经典教育的人,绝对清楚的知道“军、师、旅”是什么意思,以及“军、师、旅”大概可能有多大规模的部队,根本就没有解释的必要。相反,如果有一个汉代人不知道这些编制的规模和意思,才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情。真正的现代因素,只有对师旅进行编号,这不符合古代人的习惯,但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古人又不是不使用“第一、第二”这些概念,大不了改称“甲乙丙丁”,我觉得这样不过玩玩文字游戏罢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但是,这并不是我采用“师旅”这种现代称呼的主要原因。
三、简单的类推一下军事建制的不同层次
大家可以把这一段作为笑料,不过我确实是很认真的。
其实,仔细想想就会明白,最基本的战术单元为什么设成10人左右?因为只有这个数目,才有可能做到这个集体中的每一个人都熟知其他人的性格、秉性,10人左右的小团体的领导,才有可能准确地把握每一个人的大致心理。一般人比较亲密、熟知性格的朋友的数目,恐怕也差不多是这个数,当然非常善于搞好人际关系的人除外。所以10人左右的团体,只要用点心,有一点共同相处的时间和空间,比如住在一个帐篷、一个宿舍、一个办公室内,对一般人来说,都有可能能够胜任领导的职责。如果出去打群架,你可以很轻松的决定亲自帮助其中任何一人,以及以如何方式进行帮助。
再大一些的团体,50人左右,可以保证每一个人都比较熟悉,都可以培养一定的感情,大概知道他们的为人,但是就不能保证清楚了解每一个人的性格了。就好比我们上学时分的一个班级,人数差不多都在30到60之间,我以前上学最常见的是45人左右,大家想想,高中三年,是不是你仍然不能全部把握班上每一个同学的性格、心理?一般人我想是这样的。所以这一级别的领导就要具备一定的协调和指挥能力了,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能胜任高中班长的位置。打群架的话,可能你大多时间只能顾及到好友,其他人即使被打得很惨,你也不能都顾得上了。但是其他人打架的基本情况,你只要留心,还是很轻松的就可以观察到。打架过程中,一些简单的战术肯定是应该运用的,不然单纯的硬拼,双方都讨不了好,只能是两败俱伤。
再大一些,一个年级3、5个班级,150到200人左右,我敢肯定有你高中三年都不熟悉的人,而且还不少,就根本不用说把握什么性格、心理了。这时候对领导者的要求就变了,更强调协调和指挥能力,人际关系仍然重要,是实施很多具体事务的成功保证,但是管理上更多的要看统筹指挥能力。不过这个阶段,要想只是记住每个人的名字、每个人的相貌,和每个人多少说上几句话,还是很轻松的。打群架的话,你连好友都不可能顾及上了,而且也不缺你这么一个打手了,更需要的是有一个人能在后面协调指挥,随时指挥大家群殴对方薄弱之处,或者找出对方的头目直接打趴下,或者两翼包抄,或者中心突破,或者轮流打车轮战,战术运用的空间已经非常旷阔了,几乎所有的能够想得到的战术都能使用出来。不过如果你很猛,一个人连续不断可以打倒上十人,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再大一些,千人左右,我敢保证,没有人敢说自己认识全部高中三个年级上千的人(不过小布什据说认识学校1万多人,不过这实在是特例,我们将小布什坚决地毫不留情地排除掉),叫不上名字很正常,这时候如果想要有效的管理,已经不可能靠人际关系了,你的死党最多不过上百人,其他几百人如果真得要想一起对付你,你的死党是怎么都不够用的。这时候,管理就只能主要依靠制度了,符合制度以内的事情,靠领导能力来协调解决,超出制度允许以外的事,只能是按照制度来严格处理,才有可能管理的好这样一个千人的团队。这时候出去打群架,你就是一个人能打一百人,也不顶用了,甚至连躲在后面指挥都困难,因为你根本就看不清上千人的斗殴到底那里是对方的弱点,这已经超出了你的视线可及的范围。就必须要有一些帮手,帮你一起监视整条战线的不同地段,一起来观察对方的弱点,汇集各种信息。这时候,一个以前从来没有过的问题出现了,那就是,你必须开始学会在没有亲眼看见实际情况的前提下进行判断。如果你无法从各方传回的信息中,而不是自己亲眼看到的信息中,判断出正确的、有用的信息,判断出对方释放的迷雾,并且很快推导出对方的弱点,最后形成成熟的决定下达下去,并且保证你不能亲自监视到的地方也能一丝不苟的执行你的决定,那即使你再能打,再有人际关系,再有更好的主意,也是没用的。这个阶段,必须熟悉所有常规战术,还要求能熟练的使用所有常规战术,另外还要能够判断出对方可能使用的常规战术。
再大一些,5千人,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说不光是高中,连初中、小学、幼儿园都一起归你管理了,这和单纯一个高中完全不同,一些相同的思想基础都几乎不存在了。一些人看来很幼稚的事,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却显得太高深了,对某些人来说理所当然的习惯,对另一部分人来说却是禁忌,你可以和高中生大谈恋爱的感想,但是对小学生还是最好闭口。同样,5千人的士兵,你不可能再像挑选1千人那样要求太多,其中可能有杀了人的,也可能有架都没打过的,有爱国的,可能还有卖国做奸细的。这时候,比制度和正确判断更重要的问题出现了:首先,你必须要进行人员分工和合作,不同的分工还必须要有不同的制度,这些不同的制度又还要必须符合共同的需求和利益,不同的人也要从事合适的分工。分工,人类最早的分工是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这可是人类发展了几百万年后才出现的。其次,你必须要学会计划,以前没有分工的时候,大家可以干到哪算哪,反正都是一样的工作,基本上只有速度快慢的问题。可是当大家从事不同的分工的时候,如果不能协调,没有共同的计划,就会出现大量的无用功,一部分人没事可做了,另一部分人却在拼命的赶进度。如果还需要打群架,就和一千人迥然不同了,一千和一千对打,对方分出4百人可能抵挡不住你一千人一个小时,但是5千对5千,对方完全可以用2千人就和你打得一时势均力敌,另外3千人还可以有充足的时间休息、迂回到两翼、甚至从背后发起对你的攻击。一千人对一千人开打,学校的标准4百米跑道足球场虽然有点挤,也差不多够用了。5千对5千,就要在宿舍楼、花坛、厕所、甚至学校围墙外面这些地方同时开辟新战场了,也就是说,你同时要应对几种地形同时的考验。这时候要想打群架胜利,就必须要用到一些战略层次的谋略,而不是1千人的时候可用可不用都关系不很大,而且这种谋略已经涉及到几乎所有的方面。
5千人,还不足以独当一面,5千人,即使全军覆灭,大多数情况下也不会危害到全局,但是如果你能够胜任5千人的指挥,那基本上,1万人也能很快适应,10万人也不会是毫无头绪、无法调动了。不过,实际上,超过5万,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凭借努力就可以指挥得好的了,就要更多的要求有天赋,超过十万,非天才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但是即使是天才,也最好能经过5千人这一层次的实战锻炼和经验积累。
总结,10人一般人都还可以勉强胜任,50人开始频繁出现战术使用,超出很多普通人的能力要求,200人所有的战术都能够施展开,1千人左右开始超出个人能力能够直接控制的范围,需要汇总和纯思维判断,5千人不可避免的要同时进行多地形、多兵种接触,几乎所有的战术、战略问题都会接触到,但是一般还不至于使全局崩盘。
所以,一般说来,50人、200人、1千人、5千人这四个层次都是军队所应该设置的,而且还应该形成常规设置,其中50人、5千人这两个档次,应该有专门的系统选拔和培训体制。统领部队超过5千人的将领的选拔,基本上应该淘汰率极高,没有专门的天赋是不能胜任的。
四、中国古代秦汉至明清军制主要弊端
我在回答各位读者大大的书评中陆续谈到了一些,现在做个汇总。
第一,中国古代军制虽然从伍、什到部、从什长到百总、千总的这些基础级别,也就是1千人左右及以下,相当于班到营的级别,历代全部都很完善,但是仅仅只是形式上的完善而已。对于这些基层军官的军事素质培养,则完全没有。生如过客兄提到,汉代百长以上就算是正规的斗食吏,这里有两个问题,首先,百长已经相当于连长一级,居然仅仅和一个政府最、最低级的文职小吏相当,这恐怕不能说是重视,其次,即使待遇上说得过去,待遇上的优待并不能取代军事素质的系统培养。
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相当于排到营级正规常设编制,虽然有,但是相比较于这些建制的重要性来说,非常不够重视。尤其是对基层排这一级,基本上就是当作普通士兵来使唤,因此排级指挥官的素质,不能发挥这一基本战术单元的作用。
实际上对基层指战员最重视的时代,恰恰是商、周,因为当时的部队都是由各级贵族带领自己的家兵出战,周礼中很明确的指定“二十五人为两,两司马皆中士”,也就是说排长一级都是由贵族家臣“士”这个阶层的中级人物来担任的,只有伍这个最低级别才没有明确规定任职资格。而周代“士”这个阶层的中层人士,各方面的素质,还是有一定的保障的,相应的“两”(排)到“卒”(连)这些基层指挥官的素质也有一定的保障。
到了管仲的军队体系中,排长这一级别,仍然是从五十家中挑选出来的比较好的人员,虽然已经不能和周初的“中士”相比,但是还是具有一定的能力。并且,管仲为了弥补这个缺点,规定百姓不允许迁移,务必要使每一家、每一户都长年生活在一起,互相熟悉,人们之间团结居住,真正做到上阵父子兵,打仗亲兄弟。所以管仲的军队基层建设,也是还是比较好的。
到了战国、秦汉,因为旧贵族体系的瓦解,军队基层指挥官的人选就沦落到和普通士兵没有两样,仅仅只凭战功,也就是砍了敌人多少脑袋来决定,军事素养完全消失。然而秦国还是把这些军功基层指挥员视作“士”的,秦军功二十等爵,斩‘甲士’[军官]首一级,赐爵一级,田一顷,宅九亩,农奴一人,第一级爵位被称为“公士”。只要能斩首5级,就已经俸禄2百石,相当于郡县主要属官的级别了。
而到了汉代,对爵位不加重视,尤其是低等级爵位,动不动就赏赐天下人每人一级,最后弄得随便一个有点年纪的老头都能混到“五大夫”的中级爵位,从此,用爵位对基层指战员素质进行约束、挑选的作用也彻底消失,军队基层指挥官的选拔自此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再也没有可以衡量的较高要求的标准了。
近、现代的排长,都需要是先掌握基本文化,然后再由专门军校四年培养才能担任,而且还不敢说胜任。因此,缺乏对基层指战员的重视和培养这是中国秦汉以来古代军制的第一个严重问题。这就是我之所以要设立教导旅,在实战中对什、屯(班、排)等低级别的军官进行培训的原因。当然,古代武器等比较简单,战术也相对简单,不需要四年的培养,但是2年左右的专门培训还是必须要要的。
而关于这一点,在中国古代根本就没有可能找到现成名称,与其自己凭空瞎编一个貌似符合古代特点的新名词,还不如不讲究这个虚名,名实合一,直接就采用“教导旅”这个非常贴切的现代名词。即使真的回到古代,这个名词的意义也是比较明了的,不会太过令古人困惑。
第二、相当于现代军队中“团”一级的最高战术单元的问题。
中国秦汉到唐期间,日常最高常设编制以6百-1千人到顶,如汉代的校尉部,唐代的府,再往上就没有定制了。通常是有需要的时候,编制直接从营(6百到千人)就组建到师一级(8千-万人以上)、军团一级(十万),而没有5千人左右的相当于“团”这一级别的日常的常设编制。
至于隋唐的日常军事设置,还要多说两句,隋、唐改革早期西魏、北周府兵制,军户编入民户,军人受田。府兵在乡为农,在军为兵,实行兵农合一、寓兵于农制。府兵调遣、指挥权均归朝廷,中央设16卫(隋初为12卫府),16卫下各辖军府。军府按“中外相维、重首轻足”和“居重驭轻”方略,分布在京城和冲要地区。府兵每年上番宿卫京师,部分驻守军事要地,战时凭符征调。唐代折冲府分上中下三等,统兵800~1200人不等,全国最多时设634府,约60万人。也就是说,一个卫平均下属39、40个军府、3万7千多人。而实际作战的时候,征调的是军府,而不是卫,所以隋唐的卫一级编制,更像今天的军区,而不是“军、师”这样的常规部队编制,负责的仅仅是军区的日常管理,不能把它当作是一级实际军队编制。
到了宋以后,直到明清,倒是有了类似“团”这一级别的日常常设编制,但是这时候军人的地位已经远远不能和秦汉、唐相提并论了,恐怕汉代一个管千人的军官,要比宋、明时候一个统帅万人的将军都地位高一些。在这种重文轻武的氛围下,对于统领5千人左右,相当今天团级别的军官,就更提不上什么专门的培训了。
而团一级其实正是最高战术单元向基本战略单元转换的关键位置,现代所有军队的常规情况,一个指挥员呆的时间最长的位置恰恰就是团一级职务,基本上从上校、大校升到将军是很难的,要经过很多年,甚至一辈子都不可能,并且往往在团一级还要再一次经过高级军校的培训。别的具体例子不举,前苏联元帅,在团长位置上呆过十几年的比比皆是。中国古代将领没有经过团一级最高战术单位长年的经验积累,所以缺少沉稳的统帅,基本上不是天才就是蠢材,要么计谋百出,要么连战连败,其原因恐怕和不常设团这一级别,以及没有针对这一级别军官的高级培训有关系。
所以,我在文中首先就确立了“旅”这一战术单元,关羽等人也全部都从统领5千人开始,在讨伐黄巾的过程中接受实战锻炼。只有在这一阶段能够胜任,才有资格统帅更多的部队,成为独当一面的方面将领。说实话,我当初很想直接用“团”这个叫法,最后还是考虑到古代已经有“旅”,才采用“旅”来指称3千到5千左右人员的最高战术单元的。
第三、相当于现代军队中“师”一级的基本战略单元的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还和前面提到的“团”级的问题一致,主要的弊端还是根源于相当于“团”这一级建制的不重视,使得万人级别的将领往往不能胜任。
秦汉到唐,有战争的时候,出征的一个将军可以带几十万,皇帝也可以只给他几千人,基本上很随意,这样大概是方便控制将领吧。也就是说只有皇帝赋予将领出征、带兵的权利,将领才有权具体领兵,而且人数没定数。当然,战争比较持久的时候,例如三国、南北朝、后唐,将领可以长期统帅几万到几十万,但是这并不是说按照制度他们可以领这么多兵,而是正因为国家没有定规,所以随意性很大,同样级别的将领领兵有多有少,很容易造成忠心的将领没兵可带,谋反的将领士兵无边无际。
再例如清末的湘军、淮军,当初在曾国藩、李鸿章时代,以营为基本建制单位,500人为营,从两营乃至数十营设统领。因为有一批比较出色的统领,如刘铭传等(湘军、淮军的“营”相当于现代的师),因此对太平军等的作战还是比较得力的,但是等这批宿将凋零,下面的营总提拔上来担任统领以后,几乎没有几个可以拿上台面的人物,张树声、潘鼎新、丁汝昌、卫汝贵、叶志超、赵怀益等庸才误国,后起仅一聂士成而已。这些营总也都是经历过大小数百场战斗的军官,以前担任营总的时候肯定大多数都是称职的,毕竟都是经过实战检验的,何以竟然没有一个可以在统领职位上胜任?
不要说他们贪财之类的,贪财并不一定妨碍成为成功的将领,人格因素也不是理由,湘军、淮军那些老统领们也不都是些清廉自好的人。我倒是认为,这恐怕还是因为湘军、淮军中没有3千到5千左右“团”级编制锻炼军官的初步战略意识的原因。因此,这些人虽然在营总的位置上尚能有所表现,但是在统领的位置上就只能措手无策了。
所以中国古代难得见到战争打得很爽的时候,并不是没有制度上的问题,假设一支军队有严整齐全的排、团、师编制,这三级主管又都经过严格系统的培养,恐怕很难出现数百、千人可以冲垮、战胜上万人、几十万人的情况,而这种事情在中国实在是太常见了。
因此,读者对于我使用现代军制名称不满,可是我其实是最不满的一个。中国古代打仗靠的是天才,既没有最高一级的战术单元,也不存在常设的基本战略单元,所以将领不能适应实际战争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因此,要想改变将领把部队视作私兵,以及统兵无节制的问题,还有训练一批中级军队骨干,只有用现代兵制。
而且,我觉得架空历史类小说,重要的是清晰的表达自己对各种制度的见解,即使不正确也没有关系,毕竟是架空嘛,我们也不是什么天才,也别把自己放在天才的位置上。既然是要表达一些历史上不足的、或者是历史上根本没有的东西,那么使用什么名词,也应该注重是否能足够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可笑的追求什么古代的称呼。“旧瓶装新酒”固然也是一种改革,但是如果连酒都不是,完全是一种新的液体,为什么还非要找出一个旧瓶子来硬装呢?难道给古代传授现代化学知识,也非要把元素名称等等全部改成符合古人习惯的词汇吗?有现成的清晰系统的概念不去灌输,反而费尽心思在本来就是白纸上,非要先涂上两笔旧墨水,难道就不可笑了?白纸就好好的画新图画,写新文字,不要把白纸又给污染了。
说这么写是“悲惨”,我也承认,但是不光是我的悲惨,而是历代的悲惨,我其实一点都不觉得有意思。大家要注意,我现在建立的是常规编制,而不是古代那种随心所欲的非常规体制,所以,我私下以为,我在文中的处理,是比较合适的。至于师一级部队是否需要专属后勤部队的问题,我也同意应该有,但是目前刘备所有不过一个青州,能有多大点地方,完全可以统筹的过来。当然,现在没有,不等于说以后都没有,等地盘大了,自然制度上的建设就会跟上。而现在如果每个师都设一个后勤,恐怕有些多余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