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明末大枭雄》更多支持!
看众人疑惑的眼神,李定国当即将自己心中想法娓娓道来,虽然在大明中后期卫所军官侵吞军户田地甚多,但从维护地方稳定角度来看,就是到崇祯年间这卫所制度也发挥社会稳定作用,也不失一所比较好的军事制度。
众人大惊,就在大家纷纷猜测李定国可能重建卫所制的时候,李定国则让大家继续检讨卫所制,并且提出卫所制存在诸多缺点:
首先,全国卫所太多,大大小小卫所数百个,全国养兵百余万,即便在战争年代也太多(当时人口不足一亿),何况在和平年代,要知道我们汉人只要有一口饭吃,只要官府不逼民众甚重,很少会造反作乱的。
如此在大明中晚期即便很多卫所军官侵吞军户田地之后,各地卫所名存实亡,很多军户与一般民众无二,各级卫所军官只是豢养少量亲兵就可以维持地方安定团结。常常一个百户所真正能战的不过二十余人而已,其他的常常由临时军户充当,在战场上摇旗呐喊而已。
其次,军人本来是国家稳定的力量,就像大户人家也需要几个看院家丁,在遭到其他家族暴力威胁的时候是家族的英雄,但到大明军人地位低下,不但被文官当做皂隶使唤,就是普通民众也瞧不起。如此一支缺乏荣誉的军队怎么能够带领上阵杀敌,怎么能够与异族强盗拼命?
再次,军户待遇非常低,在大明中晚期很多军户沦为赤贫,有的更是带头逃荒,出现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现象。在朱元璋时期规定一个军户每月预留一担粮食之外,其他的则全部上缴到官府。按照这种方式,军户缴纳的粮食比普通民众还要多。
再次,将民众分成军户、民户、工户、商户,除非绝户世袭不变,如此画地为牢,让不同职业的人群完全对立,隔阂。
………….
通过启发方式,与众人商讨了一个下午,足足总结出卫所制度二十余个弊端,看大家讨论颇为热烈,广西巡按吴德操摇头道:“王爷虽然观点新颖,但自大明嘉靖年间世人都已经认识到卫所制度弊端,历经这样多代人,但还是没有一种很好制度代替卫所制度。
在嘉靖年间戚武毅训练戚家军开始,通过募兵招募军队,但弊端大家也看到,这募兵虽然军纪甚严,将士们士气高涨,战斗力强,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当年为了对抗满洲鞑子,天启帝开始在全国征收辽饷,如此我泱泱大国竟然出现竭天下财物竟然不能满足辽东军饷之所需啊。
王爷虽然推行军政,重新清理户口、清丈土地,厘定商赋、关赋,但以广西一省之地满足国民军军饷也早已经捉襟见肘啊。”
李定国点了点头,看着众人道:“老子在道德经不是说无中生有,有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万生无穷,这表明任何事物都会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亡这四个阶段啊,这卫所制度孕育于古代屯田制度,孕育于唐代府兵制度,成长、成熟与洪武帝、永乐大帝,到嘉靖年间以后逐步走向死亡啊。”
众人不解,大家根据道家无中生有理论细细品味,中书刘湘客摇头道:“王爷,按照王爷刚才所说的,无中生有可以理解为事物形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可以理解为事物的成长,万生无穷可以理解为事物成熟,但,但老夫子没有说事物会衰亡啊?”
中书金堡被锦衣卫打断双脚之后曾经寄宿于寺庙数月,平时对佛教也颇有研究,听刘湘客如此说,恍然大悟道:“刘中书,老夫子在道德经里面没有说,不代表没有这个意思。你想想一个人到了盛年之后,必然会慢慢衰败,一个家族经历繁荣之后,除非有人振兴家业,也会逐步衰败啊,如此方有旧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啊。
这就像佛教所说的世事轮回,事物经历成熟之后,除非有人中兴,必然走向死亡啊。”
佛教从东汉年间传入中国,经过一千余年的传播早已经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很多士大夫更是与佛家方丈为伍,经过金堡、刘湘客等人一番解读大家更是明白李定国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总结,有的更是低声品味形成、成长、成熟、衰亡这四个阶段,虽然内心感到太过简单,但总结得不是没有道理?
广西巡抚徐天佑看到天色已晚,再加上李定国一副笃定的样子,知道在其心中早已经有了主意,当即拱手询问道:“王爷如此分析令人茅塞顿开,这卫所制度虽然是一个好的制度,但到嘉靖年间已经逐步走向衰亡。
不知王爷有什么法子中兴这卫所制度呢?”
听徐天佑如此说,众人也都知道李定国早有了主意,大家马上停止讨论,一个个倾耳细听李定国的主意。
知道事情重要性,李定国可不敢像过去那样直接发布命令,拿起茶几喝了一口之后从离开宝座,来到众人中间,将现代守备与野战兵制原则向众人一一进行阐述。
当然,由于时代背景不同,李定国也不可能将现代兵制不动的抄袭过去,而是稍稍做了一定改进。
按照构想,将国民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野战军,一部分为地方守备部队。
野战军担负战略战役机动作战,作为国民军主力以进行东征北伐,通过内线、外线相结合方式消灭满清及其汉奸部队。
地方守备部队主要是驻守地方,专门驻守军事要地的部队,在地方民壮协助下主要担负海岛、要塞或特定重要城市的设防和守卫等任务,或者为野战军前方作战提供后勤保障支援。
守备部队一般不会出府,出省作战,主要担任地方守备部队,若是遇到鞑子大规模入侵或者地方土司叛乱的时候,在归各级地方官府统御的三班六房(皂班主要负责站堂门卫,壮班主要负责呵道,传案,催科,快班主要负责步快,快班主要负责马快,传递公文,缉捕)协助下守备地方,配合野战军剿灭叛乱土司与入寇鞑子。
如此野战军将士待遇不变,除了正常吃喝之外,伙夫、学兵支付6钱银子,列兵到一等兵支付8到一两2钱银子。
而地方守备部队一般驻防地方负责后方守备,比起野战军待遇就相差甚多,除了如朱元璋时期每人发放1石粮食之外,还额外发1钱银子以补充家用。
除此之外,不论参加野战军还是地方守备部队的家庭,都可以免除一个人的丁赋,以提高军人待遇,照顾军人家属。
听到如此高的待遇,众人感到不可理解,广西巡抚徐天佑劝谏道:“王爷,这,这广西地方偏僻,民众颇为穷苦,再加上地处边地,地方土司众多,过去有大大小小卫所达20余个,驻军超过十余万人,王爷准备招揽多少地方守备部队呢?”
李定国看了看众人道:“各位,当时大明初立很多土人对大明政权颇为抵触,如此卫所甚多。
大家都知道自嘉靖年间以后一个百户所真正能战的不过20余人,其他的亦农亦兵,上了战场最多能够摇旗呐喊而已。
现在虽然洪承畴、祖泽润率重兵驻防湖广,尚可喜、耿继茂率重兵驻防广东,但遭到云贵的孙可望,福建的郑成功牵制,到时候我等东征北伐的时候最多出兵骚扰迫使我主力退兵,为了力保后方不失本王也会留下两到三个野战旅驻防后方震慑鞑子。
如此看来,可以重新调整地方防务,全省招揽一万地方守备部队足矣。”
一万五千守备部队,对其他省份来说或者非常之多,徐天佑、吴德操等人站在本位角度来看感觉太少了,过去广西可是有二十多个卫,兵册上可足足有十万大军,现在只有一万的守备名额,广西地方官员多抱怨守备兵马太少。
徐天佑更是显得颇为激动,当时在逼死孔有德之后李定国率兵北上湖广,北上主力虽然斩杀满清亲王尼堪取得衡阳大捷,但广西兵马太少,尚可喜命令退守梧州的綫国安、李茹春、马雄率部反攻,如此相继失掉浔州府、桂林府、南宁府等军事、政治、经济重镇。
看徐天佑、吴德操完全站在本位角度上考虑问题,没等李定国发火,王府参政刘远生、金维新就一一出面反驳。
过去大明广西名义上卫所兵马是十万余万人,但大多数都是从事屯耕的军户,真正能够上阵杀敌的最多两万余人而已。
而王爷承诺无论东征还是北伐,都会留下两到三个野战旅驻防关键要点防备清军反击,即便是三个乙种旅,就有一万两千余人,再加上地方守备部队,更是超过两万余人,如此真正可堪一战的人马并不比过去少。
更为重要的是内线作战,清军攻打城市的时候还可以将三班衙役编入军中,还可以在地方临时招募壮丁,这些临时招募兵马虽然不堪野战,但应该还是能够守卫城墙吧。
如此观之,再引入地方守备兵马之后,在国民军主力出征之后,地方实力根本没有怎么削弱。
徐天佑、吴德操等人只是担心主力出征之后如上次那样为清军所趁,现在看李定国意思非常明确,细细思考也感到所言不虚,如此也没有说什么了。
见大家取得共识之后,当即发布命令,将国民军分为地方守备部队与野战部队。
上次在梧州的时候已经对各部进行整编,如此野战部队番号不变,还是保持13个野战旅1个骑兵旅2个水军旅的规模,满编兵力在6万5千,实际兵力不到5万。
在将来国民军地盘扩大之后,各省将包括驻省野战部队,地方守备部队。
按照大明过去模式,未来各省将委任一名都指挥使,通过两个都指挥副使分别统辖当地的地方守备部队,驻省野战部队。
在各府、各直隶州则委任相应的指挥使,以管理地方守备部队,以及为当地驻防野战部队提供后勤保障支援。
为了增加野战部队的荣誉感,增强地方守备部队的战斗力,战功卓著将领可授予其后代世袭地方守备将领。
老弱伤残的野战军官,或立下战功的野战将士,可以转为地方守备军官与将士。
废除将士终身服役制度,规定地方守备的普通将士服役年限为30岁,野战部队将士服役年限为25岁。
………..
在确立野战军、地方守备部队编制之后,李定国在委任兴国公冯双礼为广东都指挥使,任命左翼总兵靳统武为广西都指挥,委任一些将领为广西各府指挥使,以完善地方守备制度(小说《明末大枭雄》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