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辽西战事结束,各路援军或回返京畿或就地驻守,然而祖大寿则以辽东前线面临东虏威胁为由率领其麾下的辽东兵返回了锦州。
其时各地明军已经取消了太监监军,孙承宗又被紧急召回了北京城商议军功封赏事宜,祖大寿无人可制得以率军顺利出关。
消息传回北京,崇祯皇帝采纳了兵部尚书孙承宗的解释,特予恩准,并再次派遣内侍太监赴各军镇任监军,监视将领的一举一动,东厂和锦衣卫再次得到重用。
永平四城收复,辽西战事结束,四十万大军陆续集结京畿,论功行赏势在必行。然而关于勤王首功的归属,围绕着西平侯沐天泽和辽东前锋总兵祖大寿两人,文华殿上的内阁辅臣六部尚书间各执一词争执不休吵了个面红耳赤。
各方争执的焦点就是阿敏的那颗人头。如果没有祖大弼击杀阿敏一事,沐天泽自然是实打实的勤王首功,勋贵身份摆在那,谁也没胆子贪墨他的军功。但是有了阿敏的人头这个变数,那就需要仔细掰扯掰扯了,毕竟这个首功的归属关系重大。
明朝末年的朝堂上共分这么几股势力,依地缘也依出身,有吴党,楚党,齐党,浙党,东林党,阉党。而笼统的说,还有南党和北党之争,北党派系不多且历来势大,甚至阉党中的很多朝臣也都可以归作北党一派。而南党光看名字也可知派系众多,社党乡党混杂,权力纠葛相当混乱,很难将他们团结起来。
己巳之变中袁崇焕应对失措不听从孙承宗调遣执意进城,让甫遭大变的崇祯皇帝既猜疑又失望,最终因吏部尚书王永光等大臣的弹劾,崇祯皇帝以‘擅自议和’,‘擅杀大将’和‘市米资敌’等罪名被崇祯下狱。
袁崇焕乃是是东林党诸人尤其是内阁次辅钱龙锡大力举荐给崇祯皇帝的,因而趁此崇祯大兴昭狱的机会,朝中其他派系诸如浙党、齐党以及部分阉党开始大肆攻讦东林党,以期尽倾东林,将东林党彻底赶出朝堂。
而出身江浙的礼部尚书周延儒和礼部侍郎温体仁二人则也想趁此良机谋取更进一步。周延儒盯着的正是钱龙锡次辅的位置,甚至韩爌的首辅;而温体仁则惦念着眼下周延儒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的位置,谋求入阁。在这样的情势下,祖大寿作为袁崇焕的得力部将自然也就不招人待见,也因而两人在文华殿上充当起了急先锋,极力阻拦东林党人为祖大寿谋求勤王首功并想要借此翻盘的意图。
“旧时我大明军队中以斩杀敌首数论英雄,弊病良多,军中多腐,常有哄抢敌首杀良冒功之事,因而谈论军功不应该只看结果不问过程!凭借一颗人头就定首功未免有些儿戏,也恐怕伤了那些军中真正勇猛杀敌的将士们的心啊。公道自在人心,若没有西平侯之前连下通州,滦州,永平三座大城,其余诸将焉能奋起取得今日的战绩?西平侯在诸军萎靡观望之时挺身而出力挽狂澜,臣以为应该列为勤王首功。”
五月初九的朝会上,温体仁当先站出来侃侃而谈,崇祯皇帝听的连连点头,两班文武大臣中不乏善于揣摩圣意者出班附议。
之前虽然孙承宗作保,祖大寿也上书请罪,崇祯皇帝出于大局考虑宽宥了祖大寿擅自撤军的罪责,但是他心里却难免梗上了一根刺,不听调遣的带兵大将不仅不能能治罪反而还要他温言宽慰,每每想起都让他倍感憋气甚至屈辱。
无奈他不是父兄那般任性的皇帝,他深知祖家在辽东军镇中的威望,他虽然可以一纸诏书就将袁崇焕下狱论罪,但是却不能使用这样的方式对付祖大寿。
东虏兵临城下时足足有一万五千辽东精锐追随祖大寿东逃,若因他一时激愤鲁莽行事而逼得祖大寿起反意投奔了东虏,那耗费了大明无数心血的关锦防线就将毁于一旦,他也将成为大明的千古罪人,这显然是他不能忍受的。
所以他只能选择欣然接受祖大寿的托辞,让他继续领兵作战,甚至还给予他官职加封金银赏赐以安其心。
但是隔膜已起,怎么还有可能恢复如初?这次辽西战事结束,诸军都前来京师讨赏,唯独祖大寿的辽东兵却借口锦州兵力空虚而回到了锦州驻守。尽管崇祯压根就没起过将祖大寿诓来京师下狱的打算,但是当他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他心里依然很不是滋味,有些恼怒又有些迷茫,最终仍然借着孙承宗给的台阶隐忍了下来。
善于隐忍,习惯于隐忍的崇祯皇帝自然不会时时刻刻忍耐,他是天下至尊的皇帝,因势利导之时,他不介意让臣子领会到他藏于九天之上的恚怒,就好比眼下。
常年处于朝堂党争漩涡中的钱龙锡自然知道崇祯皇帝的示意,但是他依然选择出言为祖大寿争夺勤王首功,以维系东林党人在朝堂的尊严。历经几代东林党人的无畏牺牲才拥有的眼下这般数人跻身内阁的荣耀和清明,作为东林党魁首的钱龙锡不能容忍这般大好局面丧于他手。如今面临着各方的联合攻讦,他若是不能守住祖大寿的首功,那么恐怕在之后的斗争中,东林党都要处于下风被动挨打了。
他也实在不知道东林党怎么会在短短一年间就落得今日这般田地,从原本的圣心眷顾到了如今的警惕猜疑。原本一开始崇祯皇帝是很信任他们东林党诸人的,几乎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其中尤数破格提拔了袁崇焕担任蓟辽督师。
但是经过钱谦益舞弊案和己巳之变,如今崇祯皇帝在一众奸佞小人的挑拨之下,开始对他们有了猜疑,昔年杨涟、左光斗等忠贞义士的遗泽已快消耗殆尽,眼下崇祯皇帝几乎已经听不进他钱龙锡的言语了,首辅韩爌已年近七旬昼夜操劳下最终卧病在家,眼下他一人可谓是独木难支,但是却仍要奋力一搏,倾尽他作为人臣的本分。
“皇上,臣以为不可,想那阿敏乃是敌酋皇太极的兄长,独领一军,权柄贵重。如此人物,其被击杀自然意义重大,是我大明此次反击战斗中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想来东虏此刻定然人心惶惶,畏惧我大明天威,此后定然不敢轻易再起事端,如此功劳,臣以为祖大寿居首功理所应当。”
“温体仁,你说呢?”对于钱龙锡的陈词,崇祯不置可否,偏头问站在钱龙锡下首的温体仁。
“回皇上,臣是文人,不通军事,对于军事只能是提供建议,不敢随便插手,以免贻笑大方。”
“嗯,你说的也对。那么孙老,这皇极殿内应该就属你最知军事了,你来说说,该定谁为首功?”
“依旧制,祖大寿当为首功。”年过七旬的孙承宗慢悠悠的出列,憋了半天,最后还是冒出了这么一句,也算是表明他对东林党诸人的援手之意。
崇祯皇帝点点头道:“确实如此,孙老所言不差,不过朕上任后锐意改革,眼下军功也不可完全依照旧制而行。诚如刚刚温体仁所言,以敌首定军功未免偏颇,考虑到西平侯年纪轻轻就不远万里来京平乱,忠心可嘉,这首功就定了西平侯吧,祖大寿其次,倒也不算委屈,两人都是朕的爱将!”
“皇上圣明!”
五月初十,朝廷颁发了圣旨,定西平侯沐天泽为勤王首功,官升一级,册封其为五军都督府左都督,特进荣禄大夫,赐蟒袍玉带,金币裘马,并诏其与部属秦良玉戚定国等人不日进京,于平台面圣奏对。
其后,吏部尚书王永光等人纷纷上书弹劾钱龙锡,备言己巳之变乃由袁崇焕擅杀毛文龙所致,钱龙锡举荐袁崇焕,乃是招寇欺君,理应贬斥。
五月二十日,崇祯皇帝将内阁次辅钱龙锡下狱。
王永光等人乘胜追击,又言首辅韩爌主张同东虏议和误国,郡邑残破,宗庙危急,不能出谋划策提拔人才,坐视成败,理应同钱龙锡一同贬斥。
五月末,首辅韩爌上书引疾乞骸骨,崇祯皇帝诏赐白金彩币,派人护送其回乡养老。
六月初,周延儒如愿当上内阁首辅,温体仁亦如愿入阁,东林党在大明朝堂的势力再次衰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