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 第761章:一再的大动作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吕武对于国号的选择已经纠结了很久。

    继续叫秦国,怎么样都不那么合适,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麻烦,内部的麻烦一多还怎么对外锐意进取。

    叫唐国也不好。毕竟晋国之前就叫唐国,后来才更改为晋国。

    吕武之所以有意向选“唐”来作为国号,一来是阴氏占了晋国十分之四的疆域,再来则是取盛唐的一个好彩头。

    选择“汉”的话,不是因地制宜的那一套,意义上其实更加的远大,一切只因为“汉”就是银河嘛。

    现在还是春秋,很多制度根本没有成型,立国号属于无迹可寻的种类,想叫什么基本是吕武说了算,不用循古例那一套。

    历史上用“汉”来作为国号的国家有多少?那可真的是不要太多!

    西汉(刘邦),玄汉(刘玄),盆汉(刘盆子),东汉(刘秀),蜀汉(刘备),成汉(李雄),汉赵(刘渊),刑汉(刑杲),侯汉(侯景),朱汉(朱泚),南汉(刘?),王汉(王健),后汉(刘暠本名刘知远),北汉(刘崇),郝汉(郝定),陈汉(陈友谅)。

    有名有姓的就是那些,有的国祚绵长,有的短命,更多属于割据势力,不少还是胡人所建。

    事实上从刘备的蜀汉之后,一直到五胡乱华时期胡人一再选择“汉”来当国号,“汉”这个国号就有那么点臭了。

    自刘渊之后选择“汉”作为国号,一定是牵强附会的那一种,也就是追忆西汉和东汉的强盛,再来就是想唤起百姓对强汉的期许,偏偏一个个又给搞砸了。

    吕武不愿意继承秦国,从有历可寻的意义去衡量,夏朝时那边土地叫“扈”,到了商则有共、密、刑方、邰、丰、周,后来周王室东迁才有了秦。

    看看那些有迹可循的名字,吕武选哪一个来当国号合适,一个个看着就没有属意的。

    刘邦被封汉中,横扫天下之后建立大一统王朝。

    如果是以封号作为国号,为什么是“汉国”,不是“汉中国”呢?其实里面就用上了《诗经》来进行背书。

    现在好了,老刘家可以用《诗经》背书,轮到吕武就不行啦!?

    什么道理嘛,这是!

    当然了,一样米养百样人,每一名个体都有自己的意志,有人觉得好,有人认为不合适,众口难调啊。

    对于吕武来说,思来想去还真没有比“汉”更合适的国号了。

    讲大白话,他就是个民族主义者,希望自己建立的国家能有成为强汉的那一天,咋了?

    吕阳窥知大事将近,整个人进入到亢奋的状态,办起事情来风风火火,以极快的效率执行老父亲的命令,调集民伕到位,亲自督办各种工程。

    “城名便为‘长安’。”吕武对还没有个影子的城池给了个名字。

    既然是抄袭,索性就抄个遍!

    吕阳却是在思考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他们以后是依然以“阴”来作为前缀,也就是“氏”,还是改为“汉”呢?

    毕竟,目前的潮流就是那么一回事,姓是固定的,氏却会因为一些事情起变化。

    至于秦地?为了抹除掉秦这个诸侯国的影响,必定也会将名字改掉,叫汉地属于没有可能,需要吕武再死脑细胞接着思量了。

    取“汉”为号是国名,一个国家包含了很多的地方,直接将秦地更名为汉地,其它区域的人会怎么想?

    一开始的时候,吕武对别人称呼自己“阴武”很不适应,后来习惯了也就没什么所谓了。

    他们要不要改氏?以前吕武老是想着要改,名头打出去之后放弃了念头。

    其实吧,折腾来折腾去,吕武立国最佳的国号其实是“阴”,叫这个名字当前时代的人才不会有那么多联想,完全是吕武自己过不了那关而已。

    国号为“阴”,以后就是阴国,国家灭亡历史上的记载会称呼为阴朝,宫城叫阴宫,军队叫阴兵,子孙后代的府宅叫阴府。

    对了,阴氏会有阴槽,地窖就是地府,连贯起来就是阴曹地府,一听就莫名酸爽啊。

    麻辣戈壁的!

    听一听,夏朝、商朝、周朝、春秋战国、阴朝……,好像混入了什么奇怪的东西???

    怎么听都膈应人嘛!

    换成了:夏朝、商朝、周朝、春秋战国、汉朝……,莫名的顺眼又合适呀。

    秦朝?历史上的存在感很强,只是大一统的时间太短了。

    有了“长安”这个名字的新城,它从挖地基的做业开始,花了足足四个月才开始着手建造外城墙。

    这一次吕武没有使用夯土的方式,采取了砖石的结构。

    那么一搞,反正平原上多了几十个砖窑,连带水泥制作工坊也被建立起来。


    为什么不直接用混凝土?没有足够的铁来搭建框架,其实竹子也是可以的,但用于永固工事的军事防御明显不靠谱。

    吕武很老实地采取了有明一朝的做业。

    老朱家对工程的苛刻程度很不一般,历史也忽略了有明一朝的大工程能力。

    在永乐一朝起的大工程很多,其中最大的工程当属建造紫禁城和疏通大运河。

    在后面,老朱家重新重视长城防御体系,“九边”防御链上的长城从夯土改为砖石,并且还大批量地进行筑城。

    吕武“躲”在秦地这边大搞工程,肯定需要从晋国那边的封邑抽调人手。

    现在晋国的状态是,作为元戎的吕武不老老实实待在“新田”处理国家事务,中军佐士匄被牵绊在南方督造武城,上军将中行吴则是全心全意在梳理攻打下来的卫国,当家作主的人变成了被留在“新田”的解朔这个下军将。

    有鉴于之前晋国发生了太多的大事,内战和打得楚国屈服同时发生,一大群人处在懵逼状态需要一点时间来消化消化,晋国在一年的时间里也就变得很消停。

    大家原以为吕武会很快返回“新田”这座晋国的政治中心,结果是士匄回去,中行吴也回去,偏偏吕武一点要回去的意思都没有。

    时间又是过去了一年,缺少了吕武待在“新田”致使晋国根本没办法搞什么大动作,“东方时间”进入了难得的和平时期。

    某一天,中行吴爬山涉水到来,看到忙得红红火火的工地,一时间不忙着去拜会吕武了。

    阴氏在秦地建造新城在晋国并不是什么秘密,大家得知这个消息也就能理解吕武为什么一直没有回去“新田”了。

    建城呀,对任何一个家族都显得很重要,谁碰上这事暂时旷工都是能够理解,就是跟合情合理没什么关系。

    中行吴当然不是静悄悄地来,他在事先就派人给吕武送信,得到允许才过来。

    那么,中行吴为什么要来找吕武呢?肯定不是奔着马上分裂晋国而来,也不是因为晋国现在只有元戎、中军佐、上军将、下军将、下军佐,缺了上军佐、新军将和新军佐。

    国家重要职务出现空缺,总理国家大小事务的元戎不但人在外面,并且还迟迟不拿出一个处置方案,不但是玩忽职守,还显得极度不正常。

    期间不是没人提过意见,遭到了士匄的一阵社会毒打,后来大家也就不再提了。

    吕武得知士匄做了什么事,猜测两人已经形成默契了。

    什么默契?当然是不能挂在嘴边的大事。

    在那么一个过程中,能看出谁忠心于晋国,还能观察一些晋君姬彪是装单纯还是真的单纯,试探公族的态度,查看各个列国的举动。

    “元戎,中军佐吞郑国,子产于‘大陵’复国,趋炎附势于楚国。”中行吴知道这样的大事吕武没可能不了解,说还是要说的。

    果然,就听吕武说道:“我已尽知。你此来所为何事?”

    不就是灭掉郑国吗?吕武也有参与的。

    那个“大陵”原属于不羹这个国家,后来不羹被晋军攻灭,郑国悄悄地把原属于不羹的地盘纳入囊中。

    现在子产跑去不羹那边复国,又靠向了楚国,偏偏楚国还进行了接纳,以后就是郑国加上楚国跟范氏掰腕子的节奏了。

    中行吴说道:“我欲启战事,出大兵伐齐。”

    吕武颔首,说道:“齐复灭谭、纪,沦为叛逆仍不知悔改,当伐。”

    中行吴说道:“如此,我可否召鲁、莒、莱、宋、曹……诸国听成?”

    哎呀?

    有点意思了。

    荀氏已经实际控制了卫国,给东边各个诸侯敲响了警钟,引发的忌惮不是一丝半点,一个以齐国为盟主的新势力已经有成型的趋势。

    在这种现状下,中行吴提出召唤列国一起攻打齐国,用意不止是看看列国的成色,还在为荀氏继续向东扩张打伏笔吧?

    吕武心想:“我离开政治中心两年,不就是为了形成分割自治的局面吗?中行吴是到现在才看明白,还是折腾了两年整合好内部,有信心再进行新一轮扩张了?”

    在原历史上,荀氏可是晋国开疆辟土的大将,光是智氏就很勇猛地攻灭了仇由。

    吕武定定了看了中行吴一小会,问道:“荀氏不惧山东诸侯联合?”

    那边的齐国好不容易有点起色,大家伙就巴望着齐国扛住晋国,免得晋国找借口灭掉其余诸侯。

    晋国向那些国家发去听成的命令,诸侯是答应还是不答应?

    诸侯拒绝,以齐国为盟主的新势力就会现形。

    诸侯答应,一旦齐国重新倒下,他们不想想自己会落个什么下场?

    不过吧,甭管是什么局面,反正吕武都乐见其成。

    ………………………………………………

    怎么写都有人不满意,囧!



第761章:一再的大动作  
相关:  超神学院的宇宙  我在春秋做贵族  席卷天下  大明永乐  汉血  在超神学院的那些年  大秦之帝国再起    千亿富豪的婚后人生  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  大时代之巅  快穿之信我有糖吃  
(快捷键←)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节↓ 下一章 (快捷键→)
 
版权声明: 飞速中文网春秋大领主第761章:一再的大动作所有小说、电子书均由会员发表或从网络转载,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联系邮箱请见首页底部。
最新小说地图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42s 2.3638MB

搜"春秋大领主"
360搜"春秋大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