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地方的人家,历来与海北关系密切,历史上就有闯海北的习惯,正好,海北那边风平浪静,富人家,也不一定有多富,反正就是觉得自己家里有几个钱,有可能值得捻子抢的,就跑,就往海北跑。像谢黄家,有什么好跑的?不就是有两头骡子嘛。跑是一股风气,不跑那是不时髦的,大家能跑的都跑,不差我谢黄一家人了。谢黄家就下船往海北去了。
谢方尊那是有根基的人,对天下大势,在小乞丐和头陀等人的帮助下,知道的要远比乡亲们多。大家都知道的,南方来了一股势力,这才把北方的捻子给发动起来,如今就要起事了;谢方尊知道的是,南方成了大后方,反而很太平,在南方能过上安稳的日子。再者说了,还有头陀等人在南方等着他呢。
女儿谢红英出落成大姑娘了,与谢光业的婚姻受阻,本来依着孩子们,没有什么门当户对的观念,两个人好就行了,可是谢悟老儿就是不答应,给谢光业娶了一房媳妇,把个谢红英给撂下了。偏偏红英这孩子上来了一股犟劲,还就非谢光业不嫁,所以一直以来,待字闺中。
等到捻子要起事,富人们差不多都走光了的时候,谢方尊也要走了,可惜自己的宝贝闺女就是不走,什么法子都使出来了,闺女就是不上车。眼见得风声越来越近了,再不走,恐怕就要走不脱了,谢方尊狠了狠心,这才赶上马车直奔南方而去。
其实,谢方尊必须走,因为小乞丐告诉过他,头陀和这帮人不是一伙的,头陀反对这帮人的作为,头陀脱离开他们以后,也没有给他们少使绊子,比如说,好多的财物,当然是掳掠来的,本来是要上交的,结果头陀指使小乞丐等各地的骨干,于中途截杀解差,劫持了许多的黄金白银呢。作为庄主,谢方尊救济穷人的财物,就是从这里边出的。天下就没有不透风的墙,万一哪个环节走漏了风声,等到人家杀过来的那一天,那谢方尊还在原地的话,那不是静等着引颈受死吗?至于女儿谢红英,从小耳濡目染的,也知道其中的关节,利利害害的,自然也明白许多,无奈不听劝说,陷于想思之中不能自拔,实在是没有法子的事情,只好听天由命,随她去吧,好歹身边还有一只**,也聊做自欺欺人的心理安慰,但愿能够逃过这一劫吧。
捻子平定以后,谢方尊感到年事已高,无意于北方老家的经营了。自己与捻子的关系,在外人看来,也说不清道不明,一会儿是捻子,一会儿又反捻子,到底是怎么一个人,好多人对自己都有疑问,回去的话,万一哪天计较起来,不是让这帮给杀了,就是让那派给宰了。再说南方的温柔乡里很是舒服,与头陀情投意合的甚是想得,又娶了年轻美貌的江南女子做内,渐渐地回老家的念头就更加淡薄下来。期间,有好多次,给女儿谢红英捎信,让她来江南,谢红英情愿老死乡里,不去江南。当然,谢红英有精神寄托,那个孩子,那个在杨家湾姑嫂二人投水而死的地方,救下的那个孩子,那毕竟是谢光业的血脉,谢红英有心要抚养他成人。
谢红英经过战斗的洗礼,看到过杀人的血腥。对于孩子的教育,她又会些什么呢?仅是会锻炼其体魄,野蛮其精神。才三五岁的样子,就见了刀枪不怕,小伙伴们玩耍,同年同岁的都不愿欺负了,专拣年龄比自己大、个子比自己高的大孩子欺负。
上级有抚恤政策,地方上谢家庄的族人对孩子又高看一眼,小孩子过得确实无忧无虑。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穷人家的孩子打小起就背负起养家糊口的重任,尽自己所能,力所能及地帮助家人,共同过苦日子。打猪草、捡柴禾,这都是孩子们打小就开始着手从事的体力劳动。这孩子不必,也没有人要求他去干这些活计。只是孩子也闲不住,自小会来事,今天帮助这家,明天帮助那家,跟小伙伴们一起,整天在广阔的山地田野出没。
这小孩子有灵气,小伙伴们都发现,同样地时间吃饭睡觉,这孩子到了饭时候不饿,到了睡觉的时候不困。有孩子就亲眼看到过,原来,天地间不只是大人们在照看他,就连动物们,对这孩子都是另眼看待的。
有一次,在山上,捡着捡着柴禾,有一只火狐跑了过来,其他的小伙伴们都吓傻了,纷纷躲避。这孩子却迎了上去,与火狐亲嘴玩耍。那是一只母狐,身下的鼓鼓的**,孩子们都能看的清爽,那孩子就趴上去吸吮。看那母狐,就是那么很老实地趴在地上,很放心地让他吸吮。有了头一回就有下一回。以后,每当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那只母狐就不知从哪里跑出来,让他吸吮。小伙伴们看着他很舒服的样子,就好奇地问道好喝不好喝,他回答说是好喝。时间长了,小伙伴们都不怕它了,也有过来想尝一口的,那火狐就挣脱走了,不回头地走了。
孩子们在一起,大家都贪玩,不到太阳下山不肯开始捡柴禾,只是在一起捉迷藏做各种各样的游戏。眼见得太阳要下山了,这才想起自己的任务,看看草篓子里面,柴禾太少,还没有盖住篓子底儿,于是赶紧忙活,摸黑拾掇一点儿,回家搪塞家长交差。但是,只要是跟这孩子在一起,那就尽管放心的玩吧,一直玩耍到太阳落山,天都黑下来了,也不打紧,每逢这个时候,总会从四面八方不知怎么就跑出来好多好多的小孩子们,大家齐下手,开始帮忙捡柴禾,一会儿就装满了草篓子。草篓子沉重了,背不动了,这些小孩子们就会继续帮忙,帮着在身后向上用力,共同托举着草篓子送到各自的家里。有的时候天实在是太黑了看不清回家的路,哎!这些小孩子不知从哪里就拿来了灯笼,打着灯笼送你回家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