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春社日,国君亲下农田,看见广袤的地上却是一片盎然的绿意,纵是冰雪尚未完全消融,站在高丘上的白崤也能看见下面人头攒动,白色也掩藏不了绿色的绽出。
卫鞅的变法之成效,已不用言说,心中自名,就连孙膑、杜赫等人在看向卫鞅时都带着些许敬佩和赞叹的目光,卫国再小也是一个国家,能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将原本萎靡的卫国做到如此地步,不愧于白崤的信任,也不愧于自己此生所学。但看卫鞅此时,却是面色一片淡然,但却掩不住目中的豪情与嘴角的一抹笑意,两年时间,农业之产,已是自足有余,上交国库的粮食也是这几代都未有之丰盛,即便是除去国家养活子孙战死的老人的那部分,也还有所余。放在别过,或许这算不上什么壮举,但卫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不算小城,大城只余两座,粮食别说上交国库了,便是自给自足都只有半数左右的人能够做到,卫国人有风骨不假,但很多人因为吃不起饭,所做的不是开发无主荒地,而是上山为贼,落草为寇,即便如此,活得也不潇洒。这样的卫国如今变成了今日模样,非是卫鞅一人之功劳,但卫鞅却像是定天柱石一般,不移,不易,不动,不摇,让所有变法的风浪都由他而止。
白崤自认两世为人,对谁都无所亏欠,但唯独对卫鞅,他却是深怀歉疚。
卫鞅说他愿成就此生功业,他愿有翻云之为作,他愿青史留名,这些话,白崤从前是信的,但是在卫鞅在卫国变法,却是让白崤知道,卫鞅变法更是为了他。变法之行,举步维艰,遑论卫国之境况?偷天换日、易容换面,这些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而是步步都要走在钢丝上的搏命之举,一旦败了,后果自不必言说了,这些卫鞅不是都不知道,而是都知道,即便如此,他还要坚持留在卫国,是为了功业?留名?卫鞅说要找一个能够完全信任他的君主才是不易,白崤只能苦笑,还能说什么呢?只能用他全部的信任来回报了吧。
白崤还记得,两年前他刚刚来到卫国时,卫国农田之景象。大片土地无人耕种,使至荒芜。
白崤对此也曾问过卫鞅,卫国百姓虽不致穷困到那种程度,但也绝对称不上富裕,更何况还有许多分不到田地的人生活称得上是捉襟见肘,但便是如此,为何还会有如此多的无主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