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韩鹏与陈浩聊天的同时。笔言阁 m.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说
远在关中平原试验田区的唐青,正与黄忠、王越各自撑着一把油纸伞,行走在红薯地的浅沟里,视察着红薯苗的生长情况。
他们身边没有随行的大队护卫,有的只是与他们一样,身穿方便干活的紧身麻衣,看起来很像农夫的五十多个护田卫士。
这些护田卫士三三两两的分散在纵横交错的田埂之上,认真仔细地巡视着红薯苗的生长状况。
刘曜划出来的试验田区,确切的说有三万七千五百亩。
如此多的田地,种植的当然不光是红薯,还有土豆、玉米、南瓜、花生、辣椒、番茄、向日葵、西葫芦等等。
此外还有橡胶树、香蕉树等适合在中南半岛及南洋诸岛生长的植物,刘曜也已经派人护送这些植物去了中南半岛与南洋诸岛。
关中试验田的护田卫士共有三千名,乃是一个营的兵力。
鉴于黄忠、王越都是百姓军成立之初投靠刘曜的老部下,而且他俩的驻兵距离长安较近,与唐青也算是老相识,所以刘曜才会调他们俩过来配合唐青一起将关中试验田守起来。
所谓的“守”,其实就是“军管”!
刘曜不确定这个时期的红薯产量会不会与后世有所差异,万一红薯到最后产量没有达到他过去说的那样,绝对会有损他“生而知之”的圣君形象。
在没有十足的把握确定红薯、土豆、南瓜等农作物的产量高低之前,他必须封锁楚国已经得到海外仙种的消息。
对于刘曜的这个做法,身为益州郡当年十六个少年县尉之一的唐青,还是可以理解的。
刘曜做事谨慎,往往谋而后动,从不打无准备之仗。
别的不说,就说唐青历时一年之后,顺利归来,按照刘曜早前的要求,秘密赶到吴郡临海之地时,发现那里已经发展成为楚王国在东海岸的一座军事重镇。
除了他以及手下数名心腹之人外,其他人全部被留在了那座军事重镇。
名义上说是留下来观察是否感染海外的传染病,实际上是对那些归来的水兵进行扣留,防止他们走漏风声。
像红薯土豆等农作物,自然有百姓集团可靠的运输组织将其秘密送到关中。
唐青还记得他带着数桶海外仙种,半夜在武德殿见到刘曜时的场景。
刘曜是唐青少年时的老师,十几年的师生情,不需要说什么冠冕堂皇的客套话。
那天晚上,刘曜只对唐青说了三句话。
“鹤龄,你瘦了。”
听了这句话,唐青顿时就哭了,他曾多次想象从海外归来后,自己会得到楚国上下前所未有的盛大迎接,却万万没想到会有这样的遭遇。
“试验田为师替你选好了。”
当唐青听了刘曜的第二句话,他便明白了自己老师的打算是什么。
“五个月后,红薯丰收之时,便是你唐青受封侯爵,名垂青史之日!”
在来到试验田区之后,唐青每次看见茁壮成长的红薯苗,都会下意识想起刘曜说的这第三句话。
没有得到迎接,他是心有不满,可刘曜谨小慎微的做法,又令他找不到半点反驳的理由。
仔细想想,有龙骨的福船与没有龙骨的楼船,谁更具有抗风暴和远洋的能力,对唐青而言太明显不过。
早在十年之前,刘曜就对造船匠们提出了龙骨的概念。
没有刘曜,就没有大福船!
没有大福船,唐青等远洋船队的成员,将会像刘宠、刘虞派出的船队人员一样葬身于海上的风暴!
唐青在珊瑚岛{后世的夏威夷}见到了船骸以及许多发胀腐烂的尸体,通过服饰他能辨认出那正是陈、鲁两国派出的船队。
“鹤龄,你在想什么?”
黄忠伸手拍了一下唐青的肩膀,问道:“这都过去半个月了,距离红薯成熟还有四个多月,你急也没办法啊!”
关于红薯成熟需要五个月的时间是刘曜记错了,一般的红薯从生长到成熟,也就四个月的时间。
土豆与南瓜的生长周期也基本上如此,只不过有的品种早熟,也有的晚熟,但大都在四到六个月。
“我看他不是着急,而是还没有理解大王如此安排的目的!”王越停下了脚步,回过头看向唐青道:“是也不是?”
见唐青选择沉默,王越接着道:“黎、蕉二洲{后世北美、南美洲}距离神洲有数万里之遥,究竟此红薯是不是大王所说的那种红薯,仍需要验证。别的不说,鹤龄你能平安归来,已算一大幸事也!”
唐青感到不爽也在所难免,这不仅仅是刘曜一个人对他从海外带回来的仙种有所怀疑,全天下的人恐怕大多数也会下意识去怀疑。
毕竟,能够让天下人永远不再遭受饥馑之苦的仙种,它终究是仙种,不亲眼见过、吃过、确定过,谁会轻易相信?
对此,唐青能理解。
可让他心中郁结的并不是刘曜怀疑仙种的真伪,而是那些因为适应不了海上生活,而病逝的水手们!
一想到那些人临死前的不甘与悲愤,唐青的心就越发的难受!
他觉得那些人死得太窝囊!
他希望刘曜能够给那些死在海上的水手们一个交代,可他左等右等,迟迟等不到这个交代。
这让他饱受折磨!
“唐校尉,大王口谕,还请速来接谕!”
就在黄忠与王越开导唐青的时候,一个身高七尺六寸的黑脸传令官,骑着一批高头大马,在两名骑士的护卫下,来到了试验田区之中的砖块路上。
大声召唤唐青的人,便是为首的传令官。
“神舟校尉唐青,见过曹侍中!”
唐青迎上早已下马等候的传令官,连忙见礼道。
“文成殿侍中曹操,见过唐校尉!”
早在数月前就已经回归朝廷中枢,成为刘曜文成殿侍中官的曹操,抖擞精神,赶忙回礼。
王越与黄忠两人也随之与曹操见礼,曹操同样十分得体的与两人回礼。
侍中一职自秦始置,是列侯以下至郎中的加官,没有定员,为丞相之史,以其往来东厢奏事,故谓之侍中。
两汉沿置,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与闻朝政,逐渐变为亲信贵重之职。
历史上,自晋以后,侍中曾相当于宰相。到了隋朝的时候,因避讳改称纳言,又称侍内。等到唐朝时恢复了原来的称呼,为门下高官官,乃宰相之职。一直到南宋时,侍中官才被废除。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侍中、左右曹诸史、散骑、中常侍,皆加官……侍中、中常侍得入禁中。”
可以说,侍中乃是君主近臣,掌管君主的车、轿、衣服、器物等,甚至还负责给君主端尿盆。但也会参与朝事,因此官因身居君侧,常备顾问应对,地位渐趋贵重。
历史上,汉武帝时因侍中莽何罗图谋行刺,于是命令侍中出居宫外。等到王莽执政时,侍中又能居与宫内,再到东汉章帝时侍中又再次出居宫外。
有关侍中官的名额,秦汉时期侍中无定额,全凭君主喜好,后面魏晋时期定为四人,加官者不在限额内,职责与秦汉侍中不同,虽仍在近侧,而不任杂务,与散骑常侍同备顾问应对,拾遗补缺,遂成为清要之官。
对于侍中,刘曜没有授予太大的权力,以王令的形式,给侍中定下了“侍从左右而出入中宫,顾问应对而参政奏事”的权力,除此之外,无一切实权。
刘曜所指的中宫即未央宫,包含文成殿、武德殿、万卷殿、万春殿等一切未央宫内的建筑。
说白了,刘曜想要的侍中,就像君主身边的顾问,可以对朝政提出看法,还可以向君主上奏本,但无权插手具体的事务,更不可随意进出东宫{长乐宫}与西宫{建章宫}。
他必须从一开始就把侍中官的职权定死,否则未来子孙宠幸侍中的话只会祸害朝堂。
即便如此,但侍中作为刘曜身边的近臣,出门在外也算代表着刘曜的脸面。
王越、黄忠、唐青还是知道轻重的,应对曹操的礼节非常到位!
反观曹操,他可是清楚的知道原百姓军十三太保不是吹出来的,而是用实实在在的能耐拼杀出来的!
曹操对于太保们的手段和武艺都是有所了解的,为了能够胜任侍中一职,他与袁绍两人可是下了不少功夫。
而侍中作为刘曜的近臣,一言一语一行都要非常注意,否则被人打小报告的话,下场极有可能是被会踢出朝堂,贬到地方上去。
“两位校尉,还请回避片刻。”
原来只有七尺高的曹操,在每日一杯蒸牛奶的辅助下,迎来了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在经过近两年的生长后,终于完美增高六寸,摆脱了“矮阿瞒”的外号,变成了“高阿瞒”!
现在的曹操,也有了一米七七的个头。
他站在身高皆在一米八三上下的王越、黄忠、唐青三人面前,仅仅还有五六厘米的差距,让他不再显得矮小。
近两年来,曹操不仅身高得到了提升,还开阔了眼界,就连思想境界也得到极大的进步。
面对三位战将级的高手,他再也不会发怵了。
曹操低声道:“唐校尉,大王今日特地命我给你传一道口谕:‘寡人不会让那些在海上病逝的士兵们白死!’”
“大王圣明!”唐青激动的跪了下去,重重地磕了一个响头。
ps:三千字的大章,昨晚熬夜到凌晨写出来的,求票票啊!
Ps:书友们,我是步惊俗,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