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发话可以免了她的死罪,秋婵没办法,只得是硬着头皮,战战兢兢、结结巴巴地开口。
“谢皇上,谢皇上大恩!太后说,说:皇上登基,理应受贺,可是,这件事情,与,与,与本宫毫无干系,没有必要向本宫朝贺,不管是谁,自己的事情自己高兴就行了,再也不要来向本宫行礼!否则就休要,休要怪本宫不客气!”
这番话若是由德太妃的口中亲自说出来,必然是姿态强硬、语气轻蔑,然而现在经秋婵这个奴才嘴里胆战心惊地说出这番言辞激烈之语,简直是无比的滑稽可笑。
然而在场没有一个人笑得出来,皇上自是不必说,其它人有的被吓得大气不敢出一口,有的心中暗暗大喊“德太妃娘娘干得实在是太漂亮了!”,而还有些人则是既想上前劝皇上几句,却是不知道从何劝起才好。
皇上确实是经过这段时间与德太妃的多次交手,多次惨遭娘娘的当众羞辱,身经百战之下已经“百毒不浸”、奈何他不得什么。更何况,即使没有德太妃的受礼,他一样也完成了作为一代帝王的登基大典,已经成为名正言顺的大清帝国的第三任统治者,只凭德太妃的一已之力是无法阻挡住他前进的步伐。因此只是经过短暂的尴尬之后,没有预期中的暴跳如雷,也没有想像中的面红耳赤,相反,却是心平气和地开了口。
“就这些?”
秋婵没有料到皇上会如此冷静,虽然已经被免死罪,但是作为帝王可是从来都是拥有翻手是云覆手是雨的特权,因此她根本没有当真,还以为自己立即就要成为德太妃的替罪羊,拖下去重打四十大板呢。结果竟是没有料到,皇上竟然料事如神地问她“就这些”。怎么可能就这些呢?只是……
皇上看出了秋婵眼中的犹豫,根本没有给她继续犹豫的机会就迅速地又补上了一句:“君无戏言,但说无妨。”
有了皇上的定心丸,秋婵于是又战战兢兢地开口道:“娘娘还说,既然‘生恩不如养恩大’,你把这皇太后还是册封给佟皇后去吧。”
这句话的杀伤力实在是太大了,比前面那句“你当皇帝自己高兴就行了,与本宫有什么干系”还要大。不错,“生恩不如养恩大”确实是皇上亲口所说,也真实地道出了他的心声。对于极为诚孝的皇上来讲,此生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子欲孝而亲不待”,孝懿皇后走得实在是太早,那时的皇上才只是七龄孩童,从而成为他终生的遗憾。在佟皇后的有生之年,没有享受到他这个儿子的半点孝道,在皇上登基之后,也因为是养母的身份而不能尊享皇太后的荣耀,人生如此不堪,怎么不令皇上痛心疾首?
现在德太妃一句“将皇太后册封给佟皇后”的讥讽嘲弄之语,简直就像是一把匕首,直接戳到了皇上心灵深处最痛的地方,痛得他禁不住抬手捂上胸口,企图捂住那个仿佛正在沽沽的血流如注的伤口,直至血尽人亡。
后冠已制、册宝已写,德太妃的皇太后身份已经是既成的事实,不因为她的拒不受封而有丝毫的改变,就像她无法阻拦雍正王朝的到来那样,无法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