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道人不知道是怎么了,突然开口说:“还有没有天理了,凭什么将我们道士剃去头发,去当和尚,还有没有王法了。”
这话一开口,忽必烈脸色都变了。
周围的道士都暗叹不妙,和皇帝将王法,这不是找死吗?
“昔日你们让和尚当道士的时候,有想到过王法吗?来人呀,伺候这位道长升天。”
说完,蒙古勇士架着那位道士,就把他往火上扔。
忽必烈早已经有准备,这次无论输赢,他都不准备让全真好过。
如今全真已经成为天下的威胁,是时候削弱了。
烧死一个道士他还不满意,他下令烧毁这两部伪经。
道士哪敢不答应,回去后立马烧书。
不过人倒霉了,和凉水都会塞牙,更别说全真还有和尚这群对手。
要知道全真不只是印刷书那么简单,还四处去抢和尚的庙,就在大都都抢了四百三十多所,
既然说是抢,那么就不可能是和颜悦色的交涉。
在大都很容应看见的就是一群道士追着和尚打,把他们驱逐出北京城。
和尚没有多大权力,自然敌不过这群道士,但是这群道士抢寺庙抢上瘾了,把文庙都给霸占了。
这就是捅了大篓子了,在朝中为官的文人也得罪上了。
现在全真失势,这些人不落井下石才怪。
很快,和尚就告全真杀死了一个叫广渊的和尚,在审理的时候,这些和尚趁机说道士并没有烧书,而是藏起来了。
官员立马就添油加醋的说了起来,听的是忽必烈心头火起。
他直接下令枢密副使孛罗,前中书省左丞张文谦,秘书监焦友直,释教总统合台萨里,太常卿忽都于思,中书省客省使都鲁,以及在京城还没有走的各方高僧一起去长春宫,辩论道藏的真伪。
这些人要不是蒙古人,不懂经文,要不是就是儒释两仇家,可想而知结果。
结果没有出乎全真道士的意料,只是没有想到这些人会这么狠。
“参校道书,惟《道德经》为老子亲着,余皆后人伪作。”
忽必烈得到这结果,也不多说,一个字,烧。
于是道教经历一千年以来最大的打击,道书被焚毁众多。
最心疼的还是全真教,他们好不容易修了一部《玄都宝藏》,有七千八百多卷,一下子付之火炬了。
远在千里之外的张继先听说这件事的时候已经晚了,地等到他赶到大都,用法力不过救出四千多卷,一半被毁去。
望着化成灰烬的经书,他欲哭无泪。
道门气运本来已经燕燕一息了,这次焚经,更是将道教逼上了死路。
而且现在这些书现在不能现世,只能封存。等他取出的时候,道门怕是早已经无力回天了。
他将经书搬运会龙虎山,放在自己的庵中,并且布下法阵,免得有人发现这批经书。
他还来不及去照顾全真,龙虎山又出问题了。
收拾了全真,忽必烈又将矛头指向了正一教。
辩论的时候,张与隶看矛头不对,便求情会回了龙虎山。
焚经事情结束以后,大都附近突然大旱。
求雨这件事是张家的老本职了,忽必烈只有再次把张与隶召进京城。
张与隶万分不情愿的再次上京了,在临走前,他恳求张继先一定要帮忙。
如果自己求雨不成功,忽必烈一定会了杀人的。
张继先点点头,不过临走前,安排了一个人给他。
一个在龙虎山学道术的道士,张留孙。
虽然这个道士一样姓张,但可惜不是张家嫡系。
张与隶虽然不知道人有何本事,但是自己老祖推荐的,一定有用处。
张与隶来到京城,很快就被安排法台准备作法。
张与隶自然推辞,说长途劳顿,要休息。
在张与隶休息的时候,张继先也在观察四周的情况。
他观察半天,都没有看出什么端倪,只好亲自摆法台来求雨。
可是自己怎么运动法力,也不见一丝要下雨的迹象。
若说是妖怪作祟,可是四周却没有什么感觉到妖气。
在张继先纳闷的时候,一个熟悉的女子出现在他身边。
“天师,此事交由奴家便可。”
小翠一声黄裳的出现在张继先的身边,张继先不由一愣。
“你怎么下凡了?”
小翠的炫耀自己身边的伞,高兴的说:“我不是下凡,只是借这把伞降下一个分身。
“天师,这不下雨是天界的旨意,南宋本是大天尊血脉,元灭大宋,所以大天尊决定惩戒,不准下雨。”
听完后,张继先不由烦恼,这天尊的旨意在,谁也没有办法。
“不过天师不用担心,我去求龙王,他一定会答应的。”
张继先摇摇头,这可是触犯天条。
“天师无须多虑,小翠自有办法,后日午时,定然降下雨来。”
说完,也不顾张继先的反对,消失了。
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了,他只能嘱咐张与隶,这次求雨的机会让给张留孙。
“老祖,这是为何?”
张与隶不明白,为什么不让自己露面,将求雨功揽在手里。
“与隶,你还想回家吗?”
张与隶点点头,不但大都的气候不适合他,而且这里的人也不适合。
他可不愿意因为犯错就被忽必烈给烧死,早点离开这些蒙古人最好。
第二天,他就奏高忽必烈,明日午时求雨,由自己的高徒张留孙来求雨。
忽必烈不置可否,反正就是找借口对付你正一教,只要是正一教的都行。
到了求雨那天,张与隶才发现张继先没有选错人,这位张留孙应对得体,在和周围大臣交谈的时候,谈笑风生,博得众多大臣好感。
到了登台的时候,张留孙也是一丝不苟的作法,看样子就像一个人得道真人。
很快,一刻起风,二刻响雷,三刻变落下泼盆大雨。
诸位大臣都带好了伞具,所以没有被雨淋湿。
而张留孙全是淋在雨中,大雨打在他身上,他却一点反应都没有。
他冒着大雨,神色平静的走到宫殿前禀告。
“启禀陛下,贫道不辱使命,凭借圣上洪德,求来大雨。”
忽必烈见他这神态,不由十分高兴,对这个道人产生了好感。
一个月后,张与隶再次请求回龙虎山。
这次忽必烈爽快的答应了,不过只允许他一个人回去,张留孙留在这里。
张与隶自然同意,不过就算他不同意也是一个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