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飞与降落,永远是人类飞行器所要面对的最大难题。
毕竟,从人类制造出飞行器来之后,所有与大地母亲的碰撞中,人类飞行器一直保持着完败记录。
这次摆在孙韶峰面前的就是如此艰难的局面,最重要的是,他需要克服的,是自己。
单引擎降落并不是什么很困难的事情,由于战机速度已经降至110节,单引擎推力造成的偏轴影响几乎不再存在。而且像这种小事情,在现在来说,根本就不需要飞行员来操心。
战机的飞控系统自动的就会调节两边机翼的升力比,不需要飞行员再去花费多余的精力去关心这种问题。
学院里的教官们,在教授学生们操作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座舱内80的操作按钮是用不到的,只要学会那20就可以参加战斗了。”
当时听完这句话的学生们,心中紧张的心情一下平复了许多,但是教官的第二句话则让大家又重新紧张了起来。
“但,那80能保住你们的命。”
战机的各项突发状况处置方法,就在那剩余的80操作按钮里。
在学校里,实际操作最难的就是这80的按钮们。学员必须在随机出现的各种情况中,在几秒钟的时间内完成“发现-判断-操作-解决”的一系列流程,并且在操作的过程步骤中不允许有任何的错误。
孙韶峰至今还记得,最变态的是导弹“卡壳”+发动机停车这个套装。当时可是套住了一票的学员们啊。
导弹在发射时有时会出现无法脱离挂架的情况,一般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会有手动脱离方式——虽然很多时候这种方式也没用,但聊胜于无——这是十分重要的一种保护机制。
已经给出发射命令的导弹,即使没有点火,挂在挂架上也是十分危险的。
而在手动脱离导弹时再碰上空中停车,如果这是真实的情况,那么这运气也是没谁了……
但是在天空中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平时只有将所有有可能出现的情况都加以训练,才能在关键时刻临危不乱。
这件“套装”总共是12+27道程序,时间限制为7秒。飞行员需要在7秒钟的时间内,在密密麻麻的操作台上完成39道程序的操作。其中前3秒是留给操作导弹的。
导弹在脱离挂架后会默认启动发动机,而是否确定脱离,与导弹控制系统有关。但不管导弹是否脱离,飞行员都必须在7秒之内完成程序的操作。
导弹系统若认定为脱离,那么从点火到导弹的急速大概在3秒钟左右,这段时间战机会被拖着跑,并且有可能在下一秒就撞上敌机,十分的危险。
至于说余下的时间,不是为了保持战机平衡,而是为了防止被敌人锁定,是切切实实的保命。
战机在失去推力时的失速时间,与战机当时的速度,飞行角度,气动外形,左右平衡比(例如一侧已发射导弹另一侧未发射所产生的重心偏移)等等是密切相关的。不过基本上会留给飞行员充足的空中启动时间,可是在战斗中,敌人可不像物理规律这样这么的仁慈。
余下的这几秒钟,不是因为经过实战计算,得出来的数据,而是计算设备的反应时间、人体的动作协调和操作时间得出来的普遍极限值。
这意味着大部分的人,或者说大部分的飞行员,可以在这段时间内完成这套操作。当然,这是要经过枯燥的训练才能达成的。
现在战机的状态要比学校学习时模拟的状态好太多太多了,可是现在最大的问题却出在了自己身上。
孙韶峰已经感觉自己的双臂肌肉正在剧烈的酸痛着,并且还伴随着因乳酸过多,肌肉无控制的抽搐。
现在这种状态是绝对能继续驾驶战机的,降落时最需要的就是稳定,可是现在,他对自己肌肉的控制都要失去了,何谈稳定一说。
战机“缓慢”的接近着跑道,附近的所有人都已经躲到了机场旁边的半埋地堡下,通过观察口紧张地注视着缓慢下降的战机。除了地堡里,指挥室中的所有人也都紧张地看着监控画面,战机已经进入了机场范围,周围的监视器已经可以清晰的将实时画面传送到指挥室中。
现在最紧张的人,也许就是坐在座舱中的孙韶峰了,这是性命攸关的大事,马虎不得。可是偏偏,越怕什么越来什么。
他极力控制的手臂,不由自主的抖了一下。
只见已经对准跑道、昂着机头平稳降落的战机,突然的向左偏离倾斜机头下压,冲着跑道一头栽了下去。
本身高度就已经降得很低的战机,看起来马上就要与地面亲密接触了,幸亏孙韶峰注意力十分集中,不顾肌肉的酸痛和剧烈的撕裂感,马上就将操纵杆拉了起来,同时油门加力,战机才幸免于难,没有上演经典的“大地母亲之吻”。
即便是这样,也没有避免战机与地面的接触。
距离地面实在是太近了。
战机左翼尖与外侧后襟位置狠狠的剐蹭到了跑道,带起的火星即使实在艳阳高照的上午,也依然清晰可见。
座舱内的孙韶峰还从操纵杆上清晰的感觉到了左翼传来断裂的震动感,甚至感觉脑海中听到了断裂的“咔吧”声。
随着拉起操纵杆和引擎加力,战机马上又恢复到了之前的状态——只是高度和速度有所提升。可孙韶峰觉得自己的左翼简直就是悬在头顶的那把达摩斯之剑,不敢再来一次常规降落,并且现在他的肌肉也不允许他这样做。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他心一横,一不做二不休,先是狠狠向下一推操纵杆,接着再向上拉起!
战机的后轮狠狠的撞在了跑道上!
感觉到后轮已经落地后,孙韶峰轻推操纵杆,同时松开了油门,待看到油门推力降低到允许范围后,打开了机尾的减速伞。
终于落地了。
现在他只需要轻轻的踩着刹车,然后控制着操纵杆不要乱动,静待速度降下来即可。
在孙韶峰终于“轻松”了的时候,其他人可不是这么想的。
这次降落在旁观者的眼中,实在是轻松不起来。
只见战机在距离地面就剩三四米的时候突然一个跟头栽了下来,接着左翼尖剐着地面飞行几米后迅速拉升,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战机会再次减速慢慢降落时。却见战机猛然的下降,同时机头上扬,以一个十分标准的着舰动作狠狠的砸在了跑道上。
轮胎橡胶高速撞击柏油跑道的青烟,被引擎尾流卷成漂亮的漩涡。不过即使如此的美感,而言没有人欣赏的到,这次降落真的是太揪心了,即使在指挥室里的人仿佛都能听到轮胎与地面撞击时那巨大的声响。
伴随着巨大的撞击声和橡胶轮胎刺耳的摩擦声。
战机在跑道上畅快的跳了几下后,机头总算是缓缓的降了下来。
看到战机的速度逐渐减慢,减速伞也正常打开,所有人悬着的心总算是跟着战机一起落地了。
接下来,基本上就没有孙韶峰什么事了,当然,他就算想要办点什么事,也办不成。
战机停稳在跑道上后,他微微张着嘴,干笑了几声,却什么都做不了。甚至将手从操纵杆上拿下来都办不到,最后的这次降落,耗尽了他对身体最后的控制能力。
现在他感觉全身的肌肉都像有千万只蚂蚁在爬,同时还伴随着撕裂般的疼痛。不过这些他都没有在意,他现在只在意一件事情:比赛。
“卧槽!!比赛怎么办!!!完蛋了完蛋了完蛋了……”
在等着救援人员将他从战机里拖出来的时候,孙韶峰脑海中一直萦绕着这个念头。
救援人员七手八脚的将孙韶峰从战机座舱中拖了出来,却发现这个飞行员像是傻了一样,只是微张着嘴瞪大了眼睛直勾勾地望着天,基本没有反应。
军医快速检查之后,发现他没有错位伤害后,来不及细想,便马上把他抬上救护车,送往基地内的医院。
作为一个大型堡垒式隐蔽军事基地,完备的医疗设施绝对是保障基地正常运行的重要部门。这里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绝对的超一流,可以解决在战场上遇到的一切伤病,甚至包括生化袭击。
在基地内,甚至还有一座专门的医药植物温室,用来培育那些或中或西式药物制造需要的植物,并且有着完善配套的医药制造设备。
这种军事基地,不仅是负担着在战时作为前线补给和储存后备力量的重要基地,更是为了在极端情形下——核战争等——为国家保存反击的力量和民族火种的战略性基地。
这样的基地分布在全国各个战略要点地区中,有的地区甚至不止一处基地。
这些基地的建造时间,至少都有三十年的历史。
在冷战时期,那个随时都会爆发核战争的年代,不仅仅是美苏两国在互相博弈,其他国家和民族,也在为了自己在这个星球上的生存而谋划着。
显然,在冷战结束之后,中国并没有放弃这些作为最后堡垒的基地。即使在军费最紧张的时候,也依然维持着这些基地的运转。
所以,孙韶峰才能在这些三四十年前建造的房间中,看到了最现代化的核磁共振仪——而且是全身型的!
不过他一点也不喜欢做核磁共振。
“我体内那健康而又强健的子孙们呐!!!!老爸对不起你们!!!!!”
孙韶峰躺在核磁床上,望着洁白的天花板和明亮的日光灯,心中哀叹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