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大吃一惊的却是,这日坐在大堂之上的却并非是他们钱江县的那个县令,而是一位剑眉星目鼻挺唇薄的年轻男子,这男子虽然年轻,可就那么随意的坐在大堂之上,却是一派的不怒而威,令人不敢直视。读爸爸 m.dubaba.cc
这位知府大人,不仅是钱江县的百姓们头一次见,就连早有通信相连的薛大川都是第一次见着。
但观这位知府大人一如传言那般,冷厉理智,做事雷厉风行,办案子更是不拖泥带水。任凭那那姓丁的老泪一把又一把怎么诉苦博同情,知府大人依旧铁面无私,那丁家公子看来是难逃一死了。
丁老爷最后气急败坏,当场将自己贿赂县令二百两文银的事给抖搂了出来,还大声责骂县令拿了银子不办事,又骂薛大川强闯民宅是土匪行径。但就是碍于知府大人的威仪,不敢骂到他的头上去。
那县令抹了头上汗,赶紧出口解释道丁老爷贿赂他的银子,他早已经上缴到知府大人的案前了,可是半文半分没贪墨的!
眼看着那丁少爷便要判处斩首了,竟是里长薛大川开口向知府大人求情,说念在丁老爷年迈难忍丧子之痛,况且丁家一向还算遵守律法,除了此事,另外并没做过什么作奸犯科有悖朝廷威仪之事。
那冷面的知府大人也松了口,道既然里长出面开口,便网开一面,只将丁家少爷流放充军,若是日后得了军功回来,便可免除之前罪责。至于丁家妄图贿赂县令的二百两纹银,一半赐予那苦主的父母,一半用于建造学堂之用。
丁大人听着儿子被充军,心中也算稍稍松了口气,只要不立即处死便是万幸。他家里银子不缺,在军中可以打点一二,或可保全一条性命。
苦主家里没想到能得到这般的结果,那姓丁的小子竟被判了流放充军之刑,还得了一百两银子,这般的结果是他们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俞氏纷纷跪谢知府大人是青天大老爷。
唯有那锦衣玉食温柔乡里待惯了的丁小公子,哭嚎如杀猪,让他充军,去那边境之地受那般非人的磋磨,还莫不如给他一刀来的痛快!
此案钱江县百姓瞧在眼里,回去亦是纷纷议论,看着这官府也是能为民做主的。若是官府能做主,那么那些世族大家岂不是不敢再仗势欺人了?
袁知恒瞧着眼前战战兢兢的钱江县县令,他这一路走来,迅速果决的处置了几个与世家大族勾结鱼肉百姓的地方小官。这威名自是一下子便远杨了的,这钱江县的县令虽说没有与世族勾结,但这些年来为了明哲保身便选择了默默无名很少作为。
像他这样的地方官,袁知恒这一路瞧来,发现竟不在少数。对于这种碍于局势不敢作为也不与之勾结助长气焰的,袁知恒并没有对他们过多的惩处,而是训诫一顿,统统以观后效。
其实这些个地方官,也都是些饱读诗书之人,初入宦途的时候,亦都是怀有一腔治世安民的报复。可惜这杭州府上上下下这般风气,也只得平平庸庸的当个清闲小官混日子罢了。既然如今的知府大人有此决心抱负,又给他们指了道儿,以往的那一腔抱负便也慢慢的开始复苏了。
袁知恒走前又单独叫了薛大川,也不知对薛大川说了什么,接下来的日子,在钱江县以及附近的郡县陆陆续续的又多了几个与薛大川类似的人物来。
也不拘着有军工的退伍大兵,还有些在水上发了财,学得了一些八面玲珑应酬礼数的;腹中藏了些学问受一方群众拥戴素日里好给有矛盾的大伙做个评裁但却与科考无缘的;家中有些良田雇了七八个长工日子过得不错却不满足另想谋点子出路的,但又苦无不是出身大家族的;出身大家族也有本事的庶子,但是奈何被上头嫡出兄弟压了一头的……
这些个竟然一夜之间,冒出了头来,不管是县里修路、建学、夜里防火防盗做巡察还是龙舟节上做联络办招待,都慷慨上前做个头人,出头露面摊份子,办的妥妥帖帖。
这些以往本是官府挂个名儿,由各世家大族头人选了得意趁手的族里人出面干的,如今却被这些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冒头掐尖儿的人给干了,还得了官府的赞赏,还免不得分得了一些实际的利益。
他们做这些还都理直气壮的,每每有人眼红或是不服,他们便拿了那盖了红艳艳知府大印的文书来。告诉人家,他可是管理这方圆百户的里长,是知府大人与夫人亲授的哩!
眼见着这些个里长一个接着一个的冒了出来,分得了本该属于宗族大家的一些好处和尊严。宗族里又一些有本事的庶子亦是开始不安于现状,与大房的分庭抗礼。
这便使得那些世族大户内外受起煎熬来,渐渐的不敢在如之前那般明目张胆的不把官府瞧在眼里了。
也有那些不管不顾奋起反抗,想着要与这新任的知府拼个鱼死网破的,袁知恒这一路上几乎每日都要遇上几帮想要取他性命的歹徒。好在他自己身怀武艺,机警性又高,身边还有个袁禄,才算勉强保住性命,只是这身上却是大伤小伤不断。
有的地方官员与宗族勾结时候久了,想要下船也没了回头路,便只得一条道儿走到黑,发起狠来合伙儿要害他性命或是通过旁的方式构陷与他,袁知恒也得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来对付。
个中险难艰辛,袁知恒在与点翠来往的信件中,只嘱咐她在府衙内院里好生待着,切莫贪玩外出。旁的自是从不多提半句怕她平添担忧,点翠对他的境遇便也无从所知,只当是他能耐大读书做官都游刃有余。
这日,州府衙门里又有升做里长的年轻乡绅来州府衙门拿文书。
点翠避了人小心翼翼去把大印盖了,再去衙门前头的时候,却正巧遇上有人在击鼓鸣冤。
也不知怎得,近日这地方上走马上任的里长多了,连来府衙里告状的也渐渐多了起来。那朝廷调任来的两位同知听说还路上,她家大人这归期亦是不知在何时,那位巡抚赵大人衙门里只有一个同知在顶着,也着实吃力了些。
这边点翠巧好遇上了有人击鼓鸣冤,便去后堂避了。衙役架了来人,点翠从后头略略的瞧了,只觉得这人眼熟。
“下跪何人,因何喊冤?”同知大人问道。
“在下乃袁府中的一位看院儿小厮,今儿来……今儿来是要状告当今知府大人的夫人!”
“大胆刁民!”同知被这大胆的小厮惊的差点站了起来,一拍惊堂木:“休得胡言!”
“大人,那知府夫人私藏了我家少奶奶,可怜少奶奶她已经怀了袁家的骨肉,如今还不得已流落在外。我家夫人心焦如焚,已经病了好多天了,小的出于义愤,这才要状告知府夫人,还请大人明断!”
说完那小厮,便一鼻涕一把泪的一边痛哭一边苦苦的磕起头来。
同知与下面的文书相视了一眼,皆觉得此事有些棘手。他们知道知府夫人就在堂后面听着呢,这小厮当真该杀,左右不过一个庶出的少奶奶,在那些大世族里死活没人管的,今日却将祸事引到了他们家大人的内院里了。
知府大人对他那小夫人有多在意他们又不是不知,若在这事上受了委屈,等大人回来,他们估计也得吃不了兜着走。
可若是贸贸然将这不知好歹的小厮给赶将了出去,那更是不妥。
同知大人一时不知该如何决断,下面的通判见势闪身进了内堂。
“夫人,这……可如何是好?”通判愁眉哭脸的看着点翠,那日那位袁家的公子与他的夫人闯入了府衙内院的时候,他们几个也是瞧见了的,只是按照夫人的吩咐守口如瓶。
如今人家找上了门来,还击鼓鸣了冤,外头又聚集了一帮子看热闹的百姓。
这事儿瞧着简单,可在如今这节骨眼儿上,已经不是单单点翠这个人与袁家的干系了,而是关系着官府与世家大族之间的冲突了。
“击鼓鸣冤,以民告官,按律法,当滚钉板,杀威棒打三十,方可陈述冤情。”点翠轻声道。
那通判一怔,对着点翠一礼,而后快步走到前堂里,对着坐在那里不耐听着下面百姓指指点点的同知大人,耳语了几句。
同知亦是一愣,他亦是举人出身,此条律法他自是熟悉。只是因着诸多的原因,在杭州府里形同虚设,如今再提起,他竟觉得一震。
官家自有威仪,岂是那等胡搅蛮缠的小民所能随意践踏的。
“来人,上钉板!”同知大人的声音前所未有的威严感。
那小厮一个哆嗦,颤声道:“大人光天化日之下,您这是要屈打成招!”
这小厮,显然是被他家主子指使了来的,还知道什么屈打成招。
“击鼓鸣冤,以民告官,按律法,当滚钉板,打三十杀威棒!”还未等同知大人开口,下面的一个小吏冷声道。
都多久了,这些个宗族大家不将官府放在眼里,官家威严被忽视,久矣!
左右衙役麻利儿抬上钉板,杀威棒敲打地面,“威武”“威武”之音震耳欲聋。
小厮此时已经吓尿了裤子,也差老爷们可容不得他退缩。
一番作为下来,人已经晕了过去。
同知便顺势宣布此案先缓,容他醒来再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