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火最重要的两件材料是火种和引火物,后者主要是干燥、蓬松的植物纤维或绒毛,比如棉絮、椰子壳纤维或是蒲绒,较细碎的干草,而前者一般是利用摩擦生热的原理获得的。
而其中,古典式钻木取火法,这是被了解得最广泛,但同时也是最困难的一种方法。首先,找到合适的木材做钻板,干燥的白杨、柳树等等会是不错的选择,因为它们的质地较软。再找到合适的树枝做钻头,相对较硬一些就可以,条件
不像钻板一般苛刻。然后,把钻板边缘钻出倒“V”形的小槽,最后,在钻板下放入一个易燃的火绒或者枯树叶,然后双手用力钻动,直到钻出火来为止。
古典式钻木取火法,顾名思义,就是拿一根棒子,在木头钻板上钻孔。
“如果是穿越前,凭着哥二十来年的手速,还能挑战一下。现在嘛。。。”王鹏无奈的摇摇头,打量起现在这具身体的双手。这是一双白皙细嫩,手指纤长,修长秀气的手,白里透红,还能看见下面青色的细细血管,不见一点茧子,指甲都修剪的整整齐齐。
这根本不是劳动人民的手,拿这一双手搓棒子,估计火生不起来,手心皮肤都得磨烂。
所以,他必须寻求其他办法生火。作为一个看完贝爷,德爷冒险全集的男人,他很快就想到了新的生火方法——那就是燧石取火法,通俗点说,就是用两块打火石碰撞产生火星,点燃引火物,成功率感人。这种方法需要打火石,王鹏并没有,只能作罢。
还有一种简单的办法,火犁法。这是太平洋地区常见的一种取火方法,利用硬木棒的一端在木质底座上的槽内进行持续快速磨擦,直至集聚的热量将槽内的木屑点燃,然后将燃着的木屑放入堆集在槽前端的引火物中,小心地吹旺直到燃起火苗,然后依次加上细柴、粗柴和整块的树段,最后就可以得到一堆熊熊燃烧的大火。
无需多少物件,只要选材正确,方法正确,再加上持之以恒的往复活塞运动,就能生火,缺点是同样耗费体力。
“哎呀,看来只能使用技术含量最高的生火办法了。”王鹏摇了摇头,自言自语到。
对于一个体力不是很足的半大小孩,最节省体力的火弓法,就是最佳选择。传说这是印度安人常用的取火方法,其实就是钻木取火的升级版。只不过,将人用手搓木棍的行动,转换为用手来回拉动木弓。不要小看这小小的一点改变,放到古代,那就是可以传承几代人,甚至是一个氏族崛起的不传之秘。否则种花家的祖先也不会有遂人氏。
其先进程度不亚于弓箭之于狩猎。
这种方法,所需材料也并不复杂,只需要一个钻火板,一个钻杆,一截弓木,还有绳子。这些东西找起来并不复杂,王鹏轻而易举的找到了一大块三指厚的软木作为钻火板,钻杆更是好找,只要适当粗细,截断成二至三分米长度的钻杆。长度并没有一定的规定,好用就行。接下来要找的弓木,有着适当弧度,具有一定弹性的树枝都可以胜任。
最后是作为弓弦的绳子。其实在纯粹不带任何工具的野外求生中,绳子才是最难以直接获得的东西。不管是在德爷还是澳洲小哥的求生视频中,他们都必须找到一些小树,折断之后,取小树的树皮,而且需要保证树皮整个长条的纤维不能断。那些几毫米宽的树皮纤维当然不能使用,所以还得用类似编麻花辫的技巧来制作绳子。整个过程可谓慢工出细活,一个人的话,一个下午也编不了多长。
王鹏当然不存在这个烦恼,不管是鞋带,腰带都能作为绳子。他考虑了片刻,选择解下腰带作为弓弦。于是,所有的道具都准备完毕。
他在靠近钻火板底座末端处,用一块坚硬的小石头挖一小洞,在下面凿一窝坑,里面放上火种;再将弓弦在钻杆上缠一圈,将钻杆木插入底座小孔中,将稳固的一端握牢,向下轻轻用力,另一只手来回拉动木弓,这样钻杆就开始来回旋转运动。余下的,就是体力活。这种方法除了省力,效率也要比用手搓要快得多。
王鹏聚精会神的拉着木弓,在一片窒息的黑暗中,一个烟头一般的红点随着距离的摩擦骤然亮起,他闻到木材烧焦的一丝烟味,再接再厉,继续旋转着木弓。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一点点火星掉入了下面的火种中。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王鹏停下木弓,将之拿到一旁,撅着屁股小心翼翼的从地上捧起那一团带着火星的火种,放到嘴巴,轻轻的吹。火种开始冒烟,缓慢的冒烟,一大团烟。王鹏顾不上熏人,虚着眼睛,精神集中的吓人,一双手却稳得像是开了几十年车的老司机的手。他不紧不慢的向着火种吹气,那一刻仿佛永恒,一点火苗蓦地腾跃而出,整个火种开始燃烧起来。
王鹏呼出一口气,虔诚的放下火种,加上一些小树枝,同时又留出足够的空隙,到了这一步,生活算是成功了。他心中充满了满足感,因穿越而来隔阂感,害怕,一扫而空。
劳资始终是现代人,就算到了异世界,地球上几十亿人祖祖辈辈总结出来的人生经验依旧有用。我是地球人我怕谁?既然机缘巧合,来到这个时间,那就得做出点大事,才不枉这一场穿越!
只是。。。想到父亲母亲,王鹏心中难免闪过一丝黯然。还好有弟弟妹妹在,父母也不至于么没人供养,也不知道留在地球上的身体最后到底怎么样了?也许这辈子再也回不去。
想到此处,王鹏只感到一口闷气憋在胸口,不得抒发,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既然都没人看见,那么我稍微放松一下,也没关系把?眼前的景物骤然模糊,王鹏双手打着节拍,无比认真的唱起一首老歌:
那是我小时候
常坐在父亲肩头
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
父亲是那拉车的牛
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
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
等我长大后
山里孩子往外走
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
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
都说养儿能防老
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
都说养儿为防老
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
儿只有清歌一曲和泪唱
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