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保中国还是保大明?
1645年5月18日,南京。
鼓楼外大街三牌楼之前,那条还算宽敞的小巷,因为是澳洲大使馆所在,已然改名成了大使馆巷。当然,这只是应天府的百姓私下里的叫法。老一代的应天府人,依旧称其为乌家巷。据说这一整条巷子一侧的宅院,尽数都是一乌姓盐商置办的宅子。
后来局势不稳,那盐商干脆举家搬迁去了更南边,这宅子便被澳洲人给买了下来。也没见怎么改造,只是在门口戳了俩站得如同标杆一般的大兵,门口换了一副牌匾,上头写着澳洲共和国驻南京大使馆。
明末清初之际,老百姓的识字率实在不高。可南京这地方不同,原本便是大明定都所在。虽然后来朱棣迁都北京去镇守边疆了,可依旧留了一套班子在南京。渐渐的,这大明便形成了两个中心。
北京是军事、政治中心,南京则是经济、文化中心。这一南一北两京遥相呼应,一直到天启年间都相得益彰。至于留守南京的那套朝廷班子……在北京存在的情况下,南京的班子完全就是一套摆设。平素大家伙宁愿外放也不乐意待在南京,在所有当官的看来这地方完全就是养老的所在。
但凡哪个正值壮年的官员到了南京任职,那一准是在朝廷里头斗争失败,被政治对手赶到这儿冷处理来了。
而今北京陷落了,也亏着有一套班子,否则南明还得乱上一阵子不可。也正是因为南京这套班子支撑起了朝局,散落四处的大小官员,不得志的、逃跑的、在野的,纷纷汇聚到了南京。
加上江南富庶,远非直隶可比,江南风物,人杰地灵,多风流才子。是以,这个时候的南京,能读书认字的还真不少。
当初大使馆牌子挂出来的时候,有路过的很是诧异了一番……站在明朝百姓的角度来看问题,他们能理解澳洲是什么意思,也能理解共和……大使馆这词儿虽然很新颖,可细细琢磨总会明白其中的意思。但这些词儿连在一起,澳洲共和国驻南京大使馆……罗列在一起还真没几个人明白!
好奇归好奇,门口那俩门神一般的澳洲大兵看着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加之保国公那么猖狂的人物都折在人家澳洲人手底下了,起初的时候,若非有事儿,没人乐意靠近这地方。
可现在则完全变了个样子!
使馆巷里,大使馆的门口,围着里三层外三层的人。沿着对面的院墙,停着一溜的马车、轿子。车夫、轿夫们顶着正午的日头,只是躲在阴影里,蹲在地上闲聊。
青衣小帽的家丁,好似暴发户的管家,看热闹关心时政的士子,乃至某个权贵人家的长子、次子,一股脑地围在大使馆门口,一个个抻着脖子都是想和大使馆的管家梁二这儿打探消息的。
澳洲参战以来,一个又一个捷报与利好的消息从这里传出,继而传遍整个南京。陆战队大捷!陆军也是大捷!鞑子贝勒尼堪授首!近万鞑子伏诛!
原本人心浮动的南京,硬是在一个个好消息之下,重新安定起来。开初还有好些人怀疑澳洲人是不是在冒功……扬州距离南京虽近,可快马、快舟也得需要一日的功夫不是?那些捷报的日期,分明就是当日,且算算时辰不过差了没多久!
可当一天之后,扬州城里派出的快骑将战报传报过来的时候,那些怀疑的家伙愕然发现,内容居然跟澳洲人说的差不多……何止是差不多啊,那快骑送过来的消息,甚至还不如澳洲人说的详实!
到了这个时候,大家伙才确信,这些澳洲人的确有办法在极短的时间里将消息从扬州传递回南京。且不管那些澳洲人用的到底是什么办法,只要不是澳洲人信口开河就好。确认了这一点,刘集镇大捷的第二天,大使馆的门口就围拢了这么一帮人。
一个个翘首以盼,就等着从这儿打听到前方最新的战报。
明末清初,正是鼎革之际,举国上下人心浮动。忠贞的大臣想着要为大明尽忠,首鼠两端的琢磨着大清的赢面似乎更大,拿不准主意的彻夜难眠,有的径直找了算命先生求个出路。
远在北方,得了大批汉奸襄助的满清,在范文程、宁完我等铁杆汉奸的建议下,靠着一份说不清道不明的推背图,传着各种各样大清当代明而立的流言蜚语。
战场上的节节败退,朝堂上的浑浑噩噩,加上这些流言蜚语,很是动摇了一大批的大明臣下。所以丁之龙之流,才会在南京城内翻云覆雨地很是笼络了一批意志不坚的明臣。
可随着澳洲军的参战,这一切都变了。
一个又一个的捷报,让那些忠臣腰杆挺的笔直,拿不定主意的开始重新倾向于留在大明,签了投降文书的后悔不迭,私下里将满清与澳洲的祖宗十八代都问候的一遍。
而今这大使馆就是焦点。不论大家伙心里头怎么想的,都想着在第一时间一探究竟,继而重新盘算。
看着那紧闭的朱漆大门,等得实在无聊的众人七嘴八舌的胡侃起来。
“愚兄以为,此一遭澳洲军定然又是大胜。建奴精锐净损,锐气已挫。反观澳洲军,士气正盛,且以有备而攻无备,怕是建奴此番要无功而返了。”
“兄台想的倒美……那澳洲军不过万人出头,便是清军接连受挫,扬州外围依旧有二十万之众。一万对二十万……便是用人堆,澳洲军也是败了。”
“不然不然!仁兄此言差矣。想那苻坚率百万之众,还不是被谢玄八万兵马破掉?余观近日之局势,与那淝水之战颇为相似。且澳洲军战力可观,想来便是再来一次淝水之战也是有的。”
“嗤~淝水之战旷烁古今,澳洲人不习我中原兵法,如何懂得用计?”
“恩?你这厮处处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莫不是家住投了鞑子吧?”
在一道道吃人的目光中,先前那唱衰的家伙一缩脖子,转瞬之间逃之夭夭。正这会儿的功夫,大使馆那朱漆的大门吱呀声中缓缓打开。两名澳洲大兵簇拥之下,管家梁二率先走出。
使馆前的众人一见梁二出来了,呼啦啦就围了上去。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嘴地询问着。话题只有一个,那甘泉之战,到底如何了?
大管家梁二面对质询,只是沉着脸一言不发。拨开贴近的众人,径直走到使馆前停着的那辆四轮马车前,打开车马,恭敬地矗立在一旁。
正当大家疑惑不解的光景,有人低声喊了一嗓子:“是澳洲的邵大人!”
回头一瞧,但见一身黑的邵北快步走来,转瞬之间便钻进了马车。赶车的车把式一扬鞭子,甩了个鞭花,拉车的两匹高头大马嘶鸣一声,马车径直朝着南京城内行去。而在马车旁边,十来名荷枪实弹的澳洲大兵小跑着跟在其左右。
因为陌生产生的恐惧,让大家伙都不敢上前。待马车走远了,众人哄乱着一拥而上,将梁二围了个严严实实。
有个应天府的小官儿径直拉住了梁二的胳膊:“梁大管家,且松松口,到底是什么消息?来日兄弟摆酒丰泽园。”
梁二脸色铁青,显得极为沉重。只是瞥了一眼那小官,摆摆手,低着脑袋往回就走。瞧着他的脸色,大家伙心里头又是一沉。想要拦住梁二的去路,可那头门口的俩澳洲大兵已经拉开了枪栓。所以大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梁二往回走。
待到了门口,梁二突然顿住身子,转过身来,冲着那小官吐出两个欲言又止的字眼:“大胜……”继而头也不回地进去了。
大胜?大胜!
人群里头,大家伙彼此确认着有没有听错,待确定没听错之后,哄的一声就炸开了。
“大胜!大胜啊!快,套车,赶快告诉老爷去!”
“去衙门,去衙门,别让部堂大人等着急了!”
便如同捅了马蜂窝一般,围在使馆门前的百多号人,转瞬之间四散而去。只余下那小官皱着眉头呆立在那里思索着。大胜?不对吧……看梁二那神态,听那语气,怎么也不像是大胜。要依着往日梁二的脾气,真要是大胜了,那家伙早就趾高气扬敞开嗓门叫嚷了。
今天……到底犯了什么邪性?
莫非,梁二说的是反话?大胜既大败,或者是满清大胜?也不像……大胜……大胜……那小官念叨了十几遍,猛然想起什么,一拍大腿:“大胜关?难道是大胜关?”他越想越有这个可能。
这些日子来,扬州战事稠密,将大家伙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以至于普通的百姓只当胜利一个接着一个,只要澳洲军在扬州打败了鞑子,这天下就太平了。可熟知战况的人都知道……那清军,可不止是一路啊!
扬州打成一锅粥之际,阿济格领着快二十万兵马,正沿着长江顺流而下,朝着南京而来。只是因着道路泥泞,水网密集,加之层层的阻击,这才没有现在就到南京。可兵部里头早就传出来了,与扬州那头连战连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线连战连败,黄得功独木难支,只能延迟阿济格的脚步。
可大家也没当回事,只是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花钱请来的澳洲军身上。只要澳洲军近日能破了多铎,那转过头来,打败阿济格还不是探囊取物?至不济有澳洲军帮忙,这南京总守得住吧?
种种缘由叠加在一起,以至于消息灵通的还多少能知道一些,普通百姓,完全就忘了西线还有清军这码事。
那小官想到这儿,猛然朝着自己的轿子跑去,一边跑一边比比划划地嚷嚷着:“快,送老爷我去衙门。澳洲的邵大人准是去跟马首辅通气去了,过不了多久消息就得传开!”
……
马士英府邸。
大明首辅马士英的风寒虽然尚且没有痊愈,但仿佛受了连日来的好消息影响,首辅大人整个人精神头十足,脸上更是神采奕奕。因为低烧而有些晕红的脸,看起来更像是因为振奋才如此。
但邵北沉默半晌之后开口说出的话语,径直朝着马士英的头顶泼了一盆冷水。
“有一个好消息跟一个坏消息,首辅阁下想先听哪个?”邵北苦笑着说。
马士英错愕了一下,迅速说:“好消息!”
毫无疑问是好消息。他现在实在不想听什么坏消息了,他怕自己的心脏承受不了。这些日子南京城内风云际会,乱七八糟的什么事儿都出。
市井百姓闹个不休也就罢了,最要命的是朝堂上的同僚首鼠两端。刻下还垂首朝堂之上,可私下里居然已经投了满清。虽然没有确切的证据,但马士英确信,只怕这会儿投了满清的绝对不是少数。
“好吧……”邵北深吸一口气:“好消息是,我们赢得了扬州战役的胜利。”他平淡的语气,让对面的马士英反应了好一会儿。“今日晨,远征师攻取了十五里桥前的122高地,失去最后屏障的清军完全崩溃。截止目前,此战已歼敌超过五万,陆续投降的接近十万。刻下远征师正在继续追击,司令官谢杰瑞认为远征师有能力在江苏境内全歼多铎部……”
等听清楚邵北说的是什么,马士英整个人腾的一下就跳了起来。张大着嘴巴,只是发出呜呜的哽咽之声,完全说不出话来。双手抱拳,朝着房顶连连拜着,直到最后才嘶吼着喊道:“祖宗庇佑,天佑大明啊!”
赢了!真赢了!以寡击众,不但赢了,还赢了个彻底。歼灭五万,俘虏十万,且不算逃跑的,这么说来……那多铎岂不是只剩下了六万兵马?而澳洲人还在追击,打算在江苏疆内将其全歼。全歼啊!
这可真是自万历以来从未有过的大捷啊。
激动之下,马士英已经喜极而泣。时而过来把住邵北的肩膀,用力拍拍,时而左右乱窜原地转圈,便好似犯了狂躁症一般。
好半晌,马士英终于稍稍收敛了一些。丝毫不在意刚才出格的举动于他首辅的形象有损,只是底气十足地重新坐下,继而轻飘飘地问:“的确是好消息……呵呵,此战还多亏了澳洲友军啊。邵部长,那坏消息是?”
“坏消息是黄得功又败了……相信过不了多久战报就会送抵……清军阿济格部已经攻下了江宁镇,最迟明早就会朝着大胜关进发。”
江宁镇丢了?那大胜关距离南京极近,便是清军再多,也旦夕可至!
坏消息让马士英心头稍堵了一下,继而暗自盘算起来。武毅军而今就在大胜关,器械精良,守城的话顶上几天不在话下……只要武毅军顶住了,到时候澳洲援军一到,这困局不就解了么?
想到这儿,马士英笑着拱手:“此事还需仰仗贵军了……不知,贵军何时收兵转进西线啊?”
转进西线……邵北的脸不自觉地抽搐了一下。如果远征师能转到西线来,他还会说这是个坏消息么?
沉默了半晌,邵北艰难地开口:“我很抱歉,首辅阁下……远征师的将军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彻底的歼灭多铎部才是当务之急。”
迎着邵北歉意的目光,马士英脸上的笑容逐渐凝固:“邵部长这是何意?”
邵北皱着眉头回答:“我很抱歉……我本人十分想对南京伸出援手。但您知道,我只是外交部部长,并且澳洲国会并没有给我指挥远征师的授权。而几位将军显然对战争有着自己的想法……”胡乱地说了一堆,邵北叹了口气:“我会敦促远征师尽快歼灭多铎部,但在这之前,贵方必须独立抗击阿济格部。”
……
时间倒退到一个半小时之前。
陆战队中将谢杰瑞与参谋长游南哲坐在树荫底下,面对着面,纠结着眉头不停地抽着烟。在二者面前的桌子上,摆着轻飘飘的一封电文。
电文是南京大使馆发来的,里头赫然写着江宁已失,刻下阿济格部正在休整,明日便会发起对大胜关的攻击。
汽车声轰鸣,墨绿色的suv在崎岖的路上颠簸着,转瞬停在了指挥部前。车门打开,陆军少将傅白尘一脸不爽地走了下来,瞧见树荫下的谢杰瑞与游南哲,离得老远便说:“我军正势如破竹,老子正在前头爽着呢,急吼吼的叫我回来干什么?”
话说完,人已经到了树荫下,径直抄起桌子上的茶壶斟满了一杯,继而牛饮而尽。擦了擦嘴巴,发现游南哲与杰瑞都没开口,诧异地问道:“怎么了?”
游南哲头也不抬地指了指桌面上的电文:“自己看。”
傅白尘将信将疑地拿起电文,只是略略扫了几眼,眉头已经紧锁起来。
“回师南京……开什么玩笑!”丢下电文傅白尘已经吼开了:“打了好几天,死伤快一个营了,多铎那老小子总算被打垮了。这会儿正是追击战的好时机,错过了这一次,天知道下一次还有没有这么好的机会。”顿了顿:“机会也就罢了,现在回师,怎么跟士兵们交代?不为别的,就为了那些死伤的士兵,不歼灭多铎,我们决不能撤!”
瞧着杰瑞与游南哲还不说话,傅白尘又说:“再者说了,他邵北是外交部的,什么时候轮到外交部对我们陆军指手画脚了?你们怎么想我不管,要撤陆战队自己撤。就是只有我们陆军,一样把多铎歼灭掉。”
强硬的表态,没有引起共鸣。蹲在地上的两人只是一个劲地抽着闷烟。不论是杰瑞还是游南哲,心里头都在矛盾着。
而今正是歼灭多铎的大好时机了,过了这村儿可就没这店儿了。俗话讲,打蛇不死反受其害,放虎归山留后患……当然,隔着万里之遥,澳洲军撤回本土,就满清那操行怕是发展一千年也不可能找澳洲的麻烦。
可此番出兵是为了什么?
国会授权的时候已经说明了,用尽一切手段阻击满清南下,阻止野蛮对文明的践踏。虽然没有明说是帮助明朝稳住长江防线,可个中的意思已经很清楚了。
刻下阿济格厉兵秣马,随时可能出现在南京城下。黄得功一败再败,已经没了再战的能力。其余各部土鸡瓦狗,鞑子真要到了城下,他们不添乱就不错了。
算来算去,也就剩下一支装配澳洲武器的武毅军。只是……武毅军刚刚成立这才多久?从战术到战法,又是明军将领自己摸索出来。听章维那小子说,那些明军拿着m1644居然玩儿起了排队枪毙!
不过是七千人,算上炮队、辎重之类的辅助兵种,满打满算万把人出头。除了大胜关,前往南京的路上一马平川,再也无险可守。就凭着武毅军,又能挡住阿济格多久?
如果不回援,只怕南京……但难道眼睁睁的看着多铎逃走?
两难的抉择,让将军们难受到了极点。索性他们还没疯狂到要分兵!就这么点的兵力,再分出去,只怕两头都不讨好。
沉寂,足足持续了一刻钟。
游南哲丢下了烟头,思索了一下,终于开口说:“我说一下我个人的见解吧……从国会的授权,以及我们大家的想法来看,明朝的死活所有人都不在乎。一个末世王朝,各种问题矛盾都激烈到了极点,即便没有满清的南下,明朝依旧会覆灭。这点大家都不反对吧?”
杰瑞沉闷着点头,傅白尘嗤笑一声:“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儿么?”
游南哲继续说:“那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形势。做个假设……假设我们现在回援南京。收拢散出去的部队,渡江,周转物资,抵达南京最少需要五天时间。这意味着武毅军必须挡住阿济格五天。”苦笑了一下:“我个人对此保持悲观……天知道武毅军能不能挡住这么长的时间。如果他们没办到,即便我们现在回援,那也晚了。”
傅白尘与杰瑞点头。
大军回援,不是说走就走的。散出去的部队要不要聚拢回来?返回瓜洲码头要多久?乘船渡江又要多久?五天时间,这已经是极其理想的结果了。如果考虑到接连的战斗,让各部已经疲惫到了一定程度,这一时间还得延长。
“那我们再假设一下,如果不回援,而是追着多铎猛打,直到将其歼灭,到时会出现什么变化?”
变化是显然的。多铎二十二万大军被歼灭,整个安徽、河南**裸地暴露在澳洲军的眼前。虽然大家自家知自家事,知道澳洲军不可能,也没那能力继续北上。可满清不知道啊!只怕到时候得知这一消息,惶恐之下满清肯定会收缩、抽调兵力,严防死守。
而阿济格即便攻下了南京又如何?听到多铎覆灭的消息,阿济格只要不是傻子,恐怕连抢劫都顾不上扭头就得朝回逃跑。多铎那么强悍的两百旗都不是对手,他阿济格怎敢跟澳洲军叫板?
再说到战略层面上,有道是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重挫击溃两部,远没有歼灭其一部来得震慑大!
且这个时期,满清内部分歧严重。多尔衮是仗着手底下的兵多才在满清内部掌握了话事权。一旦两白旗覆灭的消息传回,清廷高层发生动荡,多尔衮一准就得下台。
到时候满清的内耗,会牵扯住其手脚,让其短时间内无法继续南下攻伐。恐怕就是有精力,鞑子也不敢!多铎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再没想出击败澳洲军的办法前,鞑子除非是不想活了,否则决计不会再打长江以南的算盘。
如此,即便弘光朝覆灭了又如何?明朝别的可能都缺,唯独就不缺造粪机器!少了个福王,不是还有桂王、潞王么?到时候随便支持一个就好。
再往深处想,而今的弘光朝暮气沉沉,还莫不如彻底抹去,重新立一个。也许其行政效率会高一些也说不定。至于澳洲利益云云,相信多铎覆灭之后,新的朝廷会对澳洲军的战斗力有着清醒的认识。哪怕他们跟从前的条约无关,也会捏着鼻子继承下来。
这只是简单的推演而已,事实即便会偏离,也不会差太多。而从本心来讲,杰瑞既不在乎满清,也不在乎南明,他只在乎用最小的损失取得最大的战果;游南哲虽然隶属于保守派,对南明毫无感情可言,可这家伙对满清却有着刻骨的仇恨……据传参谋长的祖上曾经在乾隆年间造反,而后可耻地失败了;而傅白尘……这位鹰派军人,激进派的颠覆,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踏上这片热土,将满清扫进历史的尘埃。如果国会同意,这家伙甚至想连南明都一块归拢掉,而后直接将这片祖辈诞生之地纳入澳洲体系。
陆战队与陆军中的穿越众军官们,极少有根杰瑞一个想法的。大多数人不是赞同游南哲,就是崇拜傅白尘。所以军官们脑子里有一个统一的念头——干掉满清!
三人都是聪明人,转瞬之间便思索了个清楚。始终沉默的陆战队中将终于开口了:“既然已经拿定了主意,那就给邵北发报吧。让他做好随时撤退的准备……通知王铁锤上将,请其派一艘军舰去南京接应邵北。”
游南哲长出了一口气,点头之后走向指挥部。
二十分钟之后,一封电文摆上了邵北的案头。
“致外交部部长邵北:我远征师指挥体系独立,外交部无权干涉远征师之行动。且,国会并不此授权。远征师所部上下业已达成共识,出征之时,国会之命令,仅为保中国,阻击满清而已。并无确切保明朝之意。有鉴于此,远征师认为,以保中国为前提,歼灭多铎所部方为当务之急。南京之危,远征师爱莫能助,若歼灭多铎之后,南京尚存,则远征师不日便移师南京……”
看罢了电报的邵北径直就拍了桌子。
“混蛋!这些家伙脑子都进水了嘛?”
邵北本身对明朝毫无好感,他始终认为明朝完全就是一个畸形的产物。再者说了,不论明朝在别人眼里怎么好,也不过是一个封建朝代而已。封建社会……那太恶心了。如果有比这还恶心的,那一定是奴隶社会。所以他并不关心明朝的死活。
只是为了澳洲的利益,同时为了那份强加在大家伙肩头的历史责任感,明朝都必须维持下去。是,游南哲那厮想的不错。多铎的覆灭,的确会让满清很长一段时间不敢南下。可同样的,如果南京陷落了,整个南中国同样会变得一团糟。
崇祯上吊煤山之后,南中国的混乱已经说明了一切。东林党要拥护潞王,马士英要拥戴福王。争来争去,哪怕福王已经当了皇帝,这种争执依旧在延续。
这还是在南京保有一套行政系统的前提下。一旦南京陷落了……这可是乱世啊。乱世之中,从来就不缺野心家。有兵就是草头王,也许两广会拥戴桂王,江浙拥戴潞王,什么隆武、邵武、永历,被野心家簇拥着一拥而上。也许不用多久南中国就会变得四分五裂。
然后这些政权为了所谓的谁是正统还会彼此攻伐……这不是不可能。历史上朱由菘被抓了之后,的的确确发生过这种事。
一个分裂的南中国,四处的贸易壁垒,这不符合澳洲利益!
力量分散,且彼此提防,根本无力北伐,这不符合澳洲的利益!
长时间的战争,迅速将财富消耗掉,各部的统治者必然会加税。这意味着整个南中国的购买力会直线下降。而对明贸易可是占据了澳洲外贸的一半份额。一旦明朝市场萎缩……这不符合澳洲的利益!
哪怕是站在个人的角度来看。一个已经拉上关系的马士英内阁,总比其他更好打交道吧?
多铎即便这次跑了,下次依旧有机会将其歼灭。可南京一旦陷落了,澳洲的损失……只怕会大到足以延误,导致错过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最佳发展期。
保中国还是保大明?站在澳洲利益角度来看,起码在1645年,大明……就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