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张子振当了司徒被免除宰相之位之后,对于李全义十分不满。一笔阁 m.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说他是李晃的老臣,如今也算三朝元老,对于大齐也算开国元勋,原本他以为自己可以一直做大齐的首席宰相,但是没想到这个位置被赵汉杰给抢了,他现在只不过顶着司徒的帽子领着退休工资。李全义对于李全义不错,让张子振做司徒,作为三公也算众卿之首,而且爵封魏国公,随后在雒阳城选了一处很大的宅地给张子振养老。
可是张子振对于这些是不满的,尤其是赵汉杰与王枢当政之后,许多张子振的门生被派往地方担任闲职,而赵汉杰的亲信入朝担任要职。张子振与赵汉杰因为政见不同而早已经产生了恩怨,现在虽然赵汉杰以西南行营招讨使的身份统帅关中和陇右地区的节度使,准备伺机伐蜀,但是现在在朝廷刚刚提拔上来的两人新任宰相都是赵汉杰的支持者,因此赵汉杰在朝廷的实力一下子大增。
李全义将很大的权力交给赵汉杰,使得赵汉杰可以统帅管理潼关以南的各节度使。潼关以南各节度使统帅有二十万军队,再加上赵汉杰本身统帅的李全义的侍卫亲军,现在关中陇右地区也有三十多万人马,在兵力上对西蜀造成绝对的优势,但是西蜀毕竟有地利之便,群山围绕着的巴蜀之地有如天然要塞,易守难攻。而且对于周庄,赵汉杰已经害怕了,他不止一次被周庄算计。
为了对付周庄,赵汉杰写信给他的老师,希望他的老师可以劝劝周庄或者请老师出山,但是这些信件如泥牛入海,一点消息也没有。赵汉杰也知道老师厌倦俗世纷争归隐山林是不会介入这场斗争的。但是他赵汉杰要对付周庄他还是有心理阴影,他不敢调集他麾下三十多万军队直接攻打蜀地,因为他害怕周庄在哪里设下陷阱让他来一个大败亏输。可以说周庄成了赵汉杰的梦魇,挥之不去。
而周庄得知大齐皇帝李全义下令让赵汉杰担任西南行营招讨使这么重要的职务,而且率军常驻大兴城,他就知道与这位师弟将来必要在战场相见了。这是他不愿意的,他也写信给他这位师弟,劝他弃暗从明,但是赵汉杰_也不会接受的。双方就这样书信往来,但是背后又在磨刀霍霍。同门相残的悲剧就要在西南之地上演,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改变这样事情的发生,即使在深山隐居着的他们的师傅。
而与西蜀与赵汉杰管辖地区的相邻的折逋厮铎督由于获得西羌之地之后,一下子实力就大涨,部下已经有十万大军。而且郝连珏给他指名了前进的方向,而这个方向也是折逋厮铎督现在想到的唯一可以的出路。折逋厮铎督不是不像进入象旄腹地,但是大山的阻隔道路的艰险他不可能派出太多的军队,而过少的军队也无法打败象旄腹地之内那六个象旄王室后裔建立的政权,也无法打败那些实力强劲的部落。
因此折逋厮铎督把注意力放到了鄯州一带。可是大齐在鄯州的防御不弱,根本不能轻易打败。不过最后折逋厮铎督还是出兵十万,而且折逋厮铎督带着蔺逋奇亲自率领军队攻打鄯州,鄯州一下子被十万大军包围,赵汉杰一看就知道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现在大燕刚刚开始恢复元气,因此对于郝连珏而言不会为了折逋厮铎督发兵中原。因此这折逋厮铎督这么做就是破坏了与大齐之间以前建立的友好关系。
赵汉杰得知鄯州被围,立刻征调周围节度使的部队去救援。首先就是驻守在凉州的河西节度使,他派出了五万军队起救。而此时鄯州的守将也是死战不降,围攻鄯州的行动一直不顺利,鄯州一点也没有要投降的意思。很快各地援军到达,折逋厮铎督只能撤军。第一次攻打鄯州就此失败,折逋厮铎督这才知道中原在鄯州等地部署军队数量之多,自己手下十万大军也许不是对手,要打必须征调部族中所有成年男子。
但是征调部族之中所有成年男子就意味着孤注一掷,折逋厮铎督是一个聪明人,不会将整个部族的命运压在一场无法确保取胜的战争之中。因此回到伏俟城之后就立刻给李全义上表请罪。李全义答复是要折逋厮铎督对大齐称臣纳贡而不要对大燕称臣。折逋厮铎督想了一想现在他在大燕与大齐两个国家的影响之中,但是他害怕大燕会来打他,因此没有答应,但是向中原进贡了几百匹战马,不少的牛羊赔罪,李全义也就不再追究。
赵汉杰打败折逋厮铎督之后也没有赶尽杀绝,因为毕竟此时也不是赶尽杀绝的时候。赵汉杰回到大兴城,继续筹谋着拿下蜀地。他其实在等高善政的消息,只要高善政同意就可以南北夹击蜀地,同时卫石和张建锋也可以顺江西进去打蜀地。可是大齐的使者到了越巂国之后,高善政没有同意。因为周庄在蜀地南部防守严密,高善政也吃过周庄的亏,再说高善政也不想再一次吃亏,而且越巂国内部也不稳。
南北夹击不成而卫石与张建锋方面,卫石答应出兵相助不过就是去区区几千人,而张建锋也没有答应。他这个楚王也在忙于解决内部的事物。张建锋内部的事物首先就是黔中地区各个蛮族的问题。这些蛮族依附于张建锋,但是也时常叛乱。而且整个黔中地区蛮族数量很多,因此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也不好解决,当大齐使者到来之时,张建锋的军队正在黔中地区镇压一个蛮族的起义,抽不开手。
卫石答应出几千人也是敷衍,他好歹手下还有三万人的军队,可是卫石全军进入蜀地又能如何。卫石实力之弱大家都知道,保留三州之地,做着江陵王却是不敢摆出什么派头。只能自保的困境让他不敢违抗中原,但是也不敢将自己全部实力帮助中原。卫石一直在想自己的发展之道,他想的是中原灭蜀,而他乘机收回被郑达占据的地盘。前提是中原大军灭蜀之后卫石火中取栗,而不是卫石与中原一起灭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