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得其所?”
康熙帝喃喃:“既已做了,就不要心生后悔?”
见其神色略有些恍惚,叶夏温声又说:“这有时候啊,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皇上精通汉学,该是知道其中的道理。”
经叶夏这么一开解,康熙帝的神思明显变得清明起来:“皇额娘说得对,是我一时间无法接受现在的境况,才不免想得多了些。”
吴三桂和耿精忠、尚之信不想撤藩,先后发动叛乱,这是内忧,本想着调察哈尔部平判,熟料,察哈尔部竟在行军途中跟着反叛,
如此一来,朝廷真得陷入内忧外乱之中,就这还不算一些民间势力起事,和朝廷暗中作对,接到传入京中的一道道急报,他不由得对自己先前做出撤藩的决定生出怀疑,
以至于陷入自我厌弃中,觉得自身不适合为帝,甚至想着学先皇下罪己诏,交由太皇太后另选新帝掌管大清江山。
半晌没听到康熙帝言语,叶夏抿了抿唇,禁不住给予这位年轻的皇帝以鼓励:
“玄烨,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你且想想,从你八岁继位,再到你擒拿鳌拜十四岁亲政,这十来年,就你做的每个决定,就你对大清、对黎明百姓付出的每滴心血,母后相信不管是朝臣,亦或是大清百姓,他们都看在眼里。”
微顿片刻,她续说:“相信自己,你是一个英明的皇帝,是一个受万民爱戴的好皇帝,偶尔遇到挫折,这是江山社稷,是黎明百姓对你的考验。”
闻言,康熙帝只觉耳根微微发烫:“儿子没有皇额娘说得那么好。”
留意到对方耳根处的异样,叶夏心里一阵好笑,知道自己灌的心灵鸡汤起到了作用,她笑了笑,浅声说:“看开些,车到山前必有路,母后相信你没有什么能难倒你的。”
康熙帝愈发感到难为情,眼前这位嫡母,要说起来,仅比他年长一轮多一点,但近两年他感觉她懂得比多,人更是通透的,
而今日在步入慈仁宫前,他其实想着前往慈宁宫,向太皇太后诉说诉说心中的苦闷和伤痛,可短暂思索,脚步还是朝慈仁宫这边走了过来。
太皇太后为大清、为先皇、为他这个孙儿操碎心,如今年岁大了,他怎能拿朝堂上那些烦心事去叨扰她老人家清静?
再者,关于撤藩的决定,太皇太后一开始就不支持,担心他的决定,引起三藩反叛,那时,他没听太皇太后所言,不成想,果真被太皇太后说中,出现今天这样的乱局。
好在他也不是没有做准备,三藩想推翻朝廷,朱三太子想反清复明,只要有他爱新觉罗·玄烨在,他们就等着被朝廷大军剿灭吧!
时间如流水,距离康熙帝和叶夏谈心晃眼过去数月,在这期间,叶夏亲手画图,自个出钱,由工部制作出不少团子们玩的益智玩具和游乐设施,并着宫里的绣娘按着她画的图样做出不少毛绒玩偶。
玩具和玩偶,部分分发给团子们,部分留在慈仁宫,以备团子们来慈仁宫玩儿。至于游乐设施,譬如跷跷板、滑滑梯等设备,都安装在慈仁宫的院子里,为免团子们玩的时候出意外,地上铺有厚厚一层细沙。
要说的是,工部制作出的玩具和游乐设施,在做工上不存在任何问题。
面对新颖的玩具和玩偶,面对好玩的游乐设施,团子们无不高兴得眼睛放光,若不是康熙帝专门制定出每日在慈仁宫待的时间,糯米团子们可以说要把根扎在慈仁宫都不为过。
残阳收起最后一缕余晖,整个皇宫陷入静寂之中。
忽然,兵器碰撞声和厮杀声在宫中各处响起。匆忙的跑动声、惨绝的哭嚎声更是不绝于耳。
慈仁宫这边,叶夏在偏殿正给团子们讲故事,眼看着一个个小家伙眼皮子打架,哈欠连连,快要入睡,不料,殿外忽然响起的惊叫声几乎一瞬间吓跑了团子们的瞌睡虫。
“乖乖的,都别出声。”
从躺椅上起身,叶夏轻声吩咐在偏殿伺候的嬷嬷和宫婢仔细照看团子,她则眉眼清冷,快步朝偏殿外走。
然,没等她走出偏殿,浓郁的血腥味飘入鼻尖,当即,叶夏眸色一凛,就见数个着太监服的生面孔闯入偏殿,个个手里握着把大刀,二话不说就砍向她。
“你们都是什么人?”
迎招,叶夏身法灵活,抓住一个太监握着大刀的手,就向其脖子上削了下,当即,鲜血飞溅,接着,她紧握住那把大刀,快、狠、准,一刀结果一个,直至剩下最后一个时,她将大刀架在对方颈部,目中神光宛若寒电,问:
“说还是不说?”
那位太监看到一同闯入偏殿的同伴死得只剩下他一个,吓得双腿打颤,两眼呆滞,脸色发白,张着嘴半晌说不出一句话。
“保护太后!保护阿哥格格们!快点!”
皇子公主幼时尚未册封,宫中奴才皆已小阿哥小哥哥称呼。十来个侍卫涌入偏殿,看到地上横七竖八的太监尸体,看到叶夏手握大刀抵在一太监颈部,先是一怔,随之单膝跪地向叶夏见礼。
“都起来吧。”
叶夏淡淡地说了句,在那十来名侍卫起身后,对其中两位说:“将他押下去。”
那俩侍卫领命,将人押出偏殿。
“皇上和太皇太后可安好?”
地上的尸体被一一抬出,叶夏问距离她近些的一名侍卫,没做迟疑,这名侍卫作答:“回太后,皇上和太皇太后安好。”
他们本就是皇上身边的近卫,察觉到宫中太监受朱三太子蛊惑,组队作乱,皇上那会正在慈宁宫和太皇太后商议事情,不做迟疑,
命他带人赶至慈仁宫保护太后和阿哥格格们。让他没先到的是,他们到慈仁宫的时候,院里已经厮杀一片,那一刻,他心神紧绷,就怕太后和小阿哥小哥哥们已然出事。
但令人惊喜的是,解决完院里作乱的太监,他们进入偏殿抬眼就见太后神色凛然,握着把大刀抵在一作乱太监颈部,且地上还躺着四个作乱太监的尸体。如此太后,实在是英姿飒爽,不愧和太皇太后同出一脉!
“他们都是些什么人?”
得知康熙帝和孝庄没有出事,叶夏不由问起作乱太监的身份。
那名侍卫略作迟疑,说:“他们都是宫里的太监。”闻言,叶夏见对方没有往下说的意思,也就没再追问。
其实不追问,不是她不想知道那些太监为何作乱,而是因为她大概猜到是怎么回事。
三藩之乱期间,朱三太子起事,蛊惑前明留在宫中的太监,想着从内部瓦解清廷的实力,准确些说,他们想杀康熙帝,想铲除康熙帝的子嗣,然后迎接朱三太子入住紫禁城,达到他们反清复明的目的。
这段历史,清正史记载的三藩之乱中并未提到过,但野史中似乎好像有这么一茬,看来眼下这个大清八成不是她本源世界的那个清朝。
偏殿染血需要收拾,叶夏自然不会把团子们继续留在这边居住,她着伺候团子们的嬷嬷、宫婢,将小家伙们全抱到正殿,一个挨一个安置在她内殿中那张宽敞舒适的大床上,
看着小家伙们眼里依旧染着惊慌,禁不住一阵心疼,轻唱起一首摇篮曲。
慈宁宫。
“你说得属实?”
听完从慈仁宫回来的侍卫禀报,康熙帝和孝庄先是一怔,随之其露出诧异之色。
“回皇上,奴才所言无一句假话,咱们进入偏殿,看到的就是太后手握大刀,抵在一作乱太监脖子上,地上另外躺着四个作乱太监的尸体,太后很镇定,脸上看不出半点惊慌。”
说话这位,正是在慈仁宫对叶夏所问做出回应的那名侍卫。
康熙帝颔首:“朕知道了,你退下吧。”
待眼前的侍卫离去,康熙帝看向孝庄:“皇额娘身上竟有着皇祖母果断的一面,孙儿挺惊讶的。”
孝庄闻言,缓声说:“你皇额娘看似温良柔婉,但她毕竟是草原上的儿女,自然有着草原儿女固有的风范。”端庄大方、果敢、不退缩!
“皇祖母说得是。”
康熙帝附和一句,就听孝庄说:“太监作乱不是小事,你去忙你的,我这没什么事。”
现如今是多事之秋,她知道孙儿政务繁多,知道孙儿被内忧外患夹击,可这是一个帝王稳固皇权的必经阶段,需要皇帝自个去应对,而她一个老婆子,顶多在旁指点一二,代替不了皇帝做决断。
“那皇祖母早点歇着,朕这便回乾清宫了。”别过孝庄,康熙帝提步离去。
太监作乱,宫中死伤肯定有,不过,这场暴动平息得还算快,没有造成过大伤亡。
……
康熙十七年秋。
这日,叶夏带着团子们坐在御花园的一座凉亭里赏景,说是赏景,其实是陪着团子们在御花园玩儿。
不经意间,叶夏看到一挺着大大孕肚的美人儿在两名宫婢搀扶下,慢悠悠地在御花园中散步,似是对方留意到有人看她,竟抬眼循着叶夏的视线看过来。
两人四目相接,猜到对方是康熙帝的后宫,作为便宜婆婆,叶夏朝人微微笑了笑,就将视线缓缓收回,不成想,那主仆三人沿着花径不多会便走到叶夏和团子们坐的凉亭附近。
“你们就在亭子外候着,我进去向太后请个安。”乌雅氏对扶着她的俩宫婢低语一句,没再要两人搀扶,扶着孕肚,小心翼翼向凉亭靠近。
“嫔妾乌雅氏见过太后,太后万福金安。”
太后可真年轻啊,一张脸,还有坐在石凳上的身形,一点都不想是快四十岁的人,乌雅氏心中感叹,不过,面上没露出丝毫异样。
“不必多礼,坐着歇歇吧。”
没等乌雅氏扶着大肚行礼,叶夏便摆摆手,着乌雅氏坐在近旁空置的石凳上。当然,石凳上有李嬷嬷放的棉垫在。
“看着点阿哥格格们,别让他们乱跑。”
见团子们像猴子似的一个跟着一个迈着小短腿出了凉亭,叶夏不由叮嘱团子们的乳母和身边伺候的宫婢一句。
而乌雅氏谢过叶夏后,略显局促地坐到石凳上。
“快生了吧?”
亭中除过李嬷嬷外,就剩下叶夏和乌雅氏在,听到叶夏问话,乌雅氏轻嗯了声,回应:“再有一个来月临盘。”
这是一个温柔不失明媚的美人儿,在看到乌雅氏的孕肚那一刻,叶夏便已确定对方的身份。
未来的雍正帝,出生在康熙十七年十月底,这一年,康熙帝的后宫中就只有乌雅氏一个产子。
“产前多运动运动,生产时能省点力。”
看眼乌雅氏高耸起的孕肚,叶夏脸上笑容温和,与乌雅氏聊起一些产前知识。康熙帝的后宫中,孕育子嗣多的女人,无疑代表圣宠多,而这些女人中,就有乌雅氏。
包衣出身,入宫被内务府分到佟佳氏身边当差,据野史记载,有说乌雅氏背主爬床,方怀上皇四子胤禛,又为了往上爬,把亲自送给佟佳氏抚养,
从而在来年十月被康熙帝封为德嫔,晋升速度不是一般的快,且直接从一个包衣奴才越级至嫔位,除过这种说法,另一种说法是,佟佳氏因后宫好姿色的妃嫔多,她自个迟迟不见有喜,担心被康熙帝遗忘,
于是,主动把乌雅氏送到康熙帝的床上帮自个固宠,待乌雅氏怀上皇嗣,仗着自个是康熙帝的舅家表妹,向康熙帝吹耳旁风,
在乌雅氏生产当日,抢了对方的儿子自个养育,许是出于弥补心里,又许是出于喜欢乌雅氏的容貌,康熙帝用一个嫔位安抚乌雅氏的“失子”之痛。
总之,不管是野史中的哪种说法,德妃乌雅氏对皇四子胤禛的母子情相当淡薄。
想到未来的雍正帝有天会被养母佟佳氏因为自个有孕冷落,又被生母乌雅氏不怎么待见,叶夏不免对乌雅氏肚子里的小家伙生出抹怜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