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六,李知涯睡醒洗漱了下就出了门,赚钱这种事只争朝夕,怎么能拖呢?
他要去借势的人就是上一世他的前老板陈教康。
在90年代中期,临安还没有互联网,也没有什么房地产,那什么行业门槛低,又赚钱?
通讯和家电。
95年HZ市人均收入才7000元,而一部普通双频电话160元起步,一台空调2、3000,一套进口的音响就要上万元,一个BP机几百元,一个大哥大上万元!
陈胜康后来成为了家电行业的巨头,而李知涯曾做过陈教康的秘书,听过无数遍他的发家史。可以这么说,除了陈教康自己,没有人比李知涯更了解陈教康的创业经过了。
李知涯清晰的记得陈胜康就是从1995年8月起步的,现在嘛,他应该还在做踏儿哥(人力黄包车夫)。
公交车李知涯是真的不想坐了,车里没有空调,人一多整个车厢就和蒸笼一样,就算开着窗,那股子汗味也能熏人一跟头。
他骑着母亲那辆飞鸽牌自行车晃晃悠悠的往华侨饭店而去,20几年没骑车了,幸好现在这具身体还留有肌肉,加上路上除了公交车外,小车也不多,不然可真的要出洋相了。
华侨饭店门口,那里几辆人力三轮车排成一排,踏儿哥们正三三两两围在一起抽烟、聊天,张胜义看到一个踏儿哥正拉着一男一女两个外国人回到酒店,就向他走了过去。
客人下车后,向踏儿哥竖了一个大拇指,不停说道:“你,OK,OK。”,然后掏出一张50美元的钞票递给他。
踏儿哥笑嘻嘻的接过钞票,挥挥手同老外告别:“三克油,BYEBYE。”
见老外走进酒店,踏儿哥这才将美元仔细叠好,放进了上衣口袋中。
张胜义走过来,拍了拍踏儿哥的肩膀,羡慕的说道:“阿康,还是你厉害,一趟就赚了这么多。”
这个踏儿哥就是陈教康,人不高,但看上去很壮实,而张胜义却相反,高高瘦瘦,头发是当时时兴的西装发,也就是偏分。
陈教康擦了擦脸上的汗,回道:“老早和你说过,要做就要做和别人不一样的,就做外国人生意,衣服么穿的好点,学几句英语,给他们一介绍西湖,老外不要太开心哦,出手也大方。我这一趟下来,一天不用跑了。”
说完,他把车推到一旁,从座位下面拿出个水壶,大口喝了几口,又问道:“你上午做了几趟生意?”
张胜义没搭腔,只是嘿嘿笑了几声。陈教康见他这样,心里便有了数,恨铁不成钢的说道:“你啊,就是放不下知识分子的架子,趁钞票嘛,有啥个难为情的。”
此时,李知涯也来到了华侨饭店门口,他把自行车放到车棚里锁好。然后找了一位看上去比较面善的踏儿哥问道:“师傅,请问陈教康在不在?”
“喏,那个就是,”这位踏儿哥手一指,然后大声喊了起来。
“谁找我。”正在教育张胜义的陈教康朝这边走了过来。
李知涯一看,笑了,老板,哦不,大腿,哦,不,钞票,我找到你了。
“你找我?”陈教康看着眼前18岁的李知涯有点发蒙。
“陈老板,想不想发财?”李知涯不说废话,直接说出了来意。
“小伙子,你在说什么?”陈教康第一反应是自己遇到了神经病,然后他仔细打量了下李知涯,看他衣着干净,斯斯文文的,怎么看也不像个有病的。
“陈老板,我是来找你合作的。”
陈教康回道:“小伙子要给我介绍生意啊?”那时也有一些年轻人给他介绍老外的生意,他就自然而然的把李知涯也当做这种人。
“介绍什么生意,你想一辈子做踏儿哥啊?”李知涯擦了一把头上的汗,接着说,“让你做老板,开厂,发大财。”
看着陈教康完全不信的眼神,李知涯没有时间和他绕圈子,于是就丢出点干货刺激一下他:“你是不是开过冰箱厂后来倒闭了?平时喜欢斗蛐蛐?家里还有人在国外?”
陈教康已经傻了,或许有人会知道自己一两件事,但眼前这个人,他从来不认识啊,把他调查的这么清楚,图什么?就图他是个踩三轮车的?
“娘买比,小西斯你来同我寻开心啊!”陈教康瞬间变了脸,一把抓住李知涯的衣服领子,凶狠的说道。要是今天李知涯不给他一个交待,他不介意给李知涯一点小教训。
李知涯赶紧从裤兜里掏出一张纸,然后双手拿着纸在陈教康面前打开,说道:“你看看这个,我们合作,做这个!”
陈教康看到纸上画着一个奇怪的东西,一个正方形里套着四大一小五个圆圈,另外纸上还写着五个字“浴室取暖器。”
他的眼睛一下子亮了,也松开了李知涯的衣服领子。
“你要是想和我合作的话,就打上面的电话给我,我叫李知涯。”李知涯没等陈教康看仔细,就把纸收了回去,又递给他一张小纸条。
“不好意思啊,小伙子,我有点激动。”陈教康虽然没有完全看明白李知涯那张纸上所画的图形,但这个图形就像一道光,照亮了他心中长久以来的一个想法,对李知涯的称呼也从小朋友变成了兄弟。
李知涯知道第一次谈不能谈太多,现在的结果他已经很满意了,他相信陈教康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李知涯走后,陈教康在原地抽了好几根烟,直到张胜义过来拍了拍他肩膀才回过神来:“阿康,怎么回事,那个小鬼是谁。”
“胜义,走,去我家,我有事情和你商量。”陈教康丢下还没抽完的烟,骑上三轮车就走。
“阿康,等等我。”张胜义见陈教康如此,也赶紧骑上车追了上去。
李知涯既然已经画出了图纸,为什么还要找陈教康合作?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年纪小,没有资源,李金泉和章小珍又是比较安分的人,李知明虽然年轻有冲劲但手上的资源和李知涯一样,几乎是零。而且这个产品陈教康心里也琢磨好久了,只是有些关窍还没有想通而已。
有多少资源和精力就办多大的事,这是李知涯从上一世得出的经验。与其自己费心费力的去开厂造产品,不如找陈教康合作,把势借到了就可以了。
喜欢重生95:再启航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