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广告1按照惯例,怎么说奖励都是通关的孩子才有机会获得。七色字小说网http://m.qisezi.com
尤其他们后来亲眼见证了糖葫芦数量的越发不充足,明知自己能得到的机会微乎其微,依旧选择了留下。
冯时夏刹那有些怀疑,自己把零食变成这些孩子学习的驱动力,到底是否真的正确?
当有一天,这些奖励机制消失的时候,他们会不会提不起任何兴致再投入精力去学习?
当学习变成一件目的性极强甚至完全功利的事,这些孩子还会有积极进取的态度和探索求证的精神吗?
那些从未通关或极少通关的孩子是否会从此认定自己就是比不上别人?
这颗怀疑的种子如一柄利锤将冯时夏本以为严丝合缝、毫无破绽的举措砸开了一个口子。
虽然它还没有破碎,但从缺口处延伸开来的裂缝似乎深远到冯时夏都不可探知的深处。
或许一阵风来,随时都可能崩溃。
可她该停止吗?
奖学真的不是好事吗?
那么在现代的她,经历的那些又算什么?
竞赛、考试、成绩、名次、等级、工作……说到底,哪样不是在评断,哪样不是明着暗着关乎奖励呢?
这就是社会的现实。
只有你达到某个被规定的标准,你才会被认可,你才会被给予更高的待遇,更好的机会。
这其实都是奖励啊。
可作为被评断的一份子,扪心自问,她喜欢吗?
其实并不,只是她早就对这一切习以为常。
她不喜欢竞赛,不喜欢考试,不喜欢被挑剔,不喜欢被侧目……
她只喜欢每天简单做着她想要做的事情,无关金钱、无关结果、无关未来。
可是不现实啊。
只要是在追求进步和发展的社会里,被比较、被选择就是不可避免的,优势资源都是倾向于给更能为社会创造财富和价值的人。
冯时夏有些茫然,当这个社会就是一个奖惩社会,自己的奖学活动又为什么让她迟疑呢?
只不过前者被包装为成果、成就和收获,后者却更直接物质。
其本质是,前者换来的地位和荣誉,自然代表了更高的物质享受,却更满足了身为族群中的一员的精神需求。
没有谁不希望自己是强大的、美好的,没有谁不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
不停叠加在人类身上的各类奖励标签,已经成为了所有人默认的特权通行证,持久有效。
而自己的奖学零食活动是有期限的、暂时的、单一的。
孩子们得到的奖励吃完,那份成就和荣誉感慢慢也就消失了,并不会像社会竞争那般打上沉重的烙印标签。
孩子们只在学习这一块被评价,部分孩子难免有挫折感和自卑心理。
或者说,如果自己的奖学零食活动能多方位持续广泛地开展,并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可,那么自己自然就不必再考虑孩子们学习的内驱动力消退和自我评价过低的事了。
冯时夏豁然开朗的同时却又意识到这根本不可能办到。
多方位她已经有往这块在规划,各种不同名目的阶段奖励,能稍微弥补这一方面的欠缺。
而随后的几个要求,几乎任何一个都是妄想。
那么,自己真该关停这项活动吗?
如果是在现代,不需要设置奖励,绝大部分家长都会自发地正面引导和教育自己的孩子去探索发现世界的点滴,去寻找真相,去追求知识,去增长见识,去正确认识和看待自己……
每一个有心的家长都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生引导者。
因为他们处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他们有各种评判和修正自己思维和方法的渠道,只要他们愿意去了解,去学习。
他们深切地知道学习是一切的基础,终生学习才能不断成长。
这是时代赋予的特色。
而在这个世界,阶层固化,底层的劳动人民自身的能力十分有限,更没有多大的见识,甚至连他们自身,都不太明白学习的意义,更别说科学地教育孩子了。
这些家庭的孩子想要不断突破自我,除了依靠祖辈积累的财富或机遇从外部寻求帮助,别无它途。
而没有足够财富,也没有机遇的孩子,则只能一代代贫困又愚昧地凭着仅有的经验传承生存。
他们连最基础的发展平台都没有,何谈更完美、更科学、更健康的发展呢?
即便是获得了学习机会的孩子,没有积极向上的从旁引导,有几个能自律地坚持这条看起来无趣乏味还望不到尽头的路呢?
或许自己的励志奖学看起来过于简单粗暴。
可毕竟它能首先让家长和孩子们看到前方的一些光亮,至少愿意尝试踏上这条路,且再往前走一走。
这个引子或许坚持不了多久。
但当这个基础变得大了起来的时候,能坚持学习的孩子就可能多一个,多两个……
这就是它存在的最简单的意义。
冯时夏也想把自己曾经见过的,了解的都传播给这些还有机会掌控未来的孩子,告诉他们只有学习才能更好、更快地解决问题,只有学习才能挣脱家庭和阶层的束缚,只有学习才能有更多的选择和自由,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探寻到世界和自我的边界,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创造世界、改变世界。
而知识最普遍的载体是语言和文字,文字是其中更系统、更可靠、更久远的传播方式。
她最该这么做。
可她跟这个世界有着不止一个时代的鸿沟和距离,她没有合适的身份和借口来解释她所坚信的一切,她没法确定自己还能安全地呆多久,她甚至都没法亲口表达她想说的内容中最简单的一句。
这样的自己,这样的存在,想再多都是枉然。
还不如用自己有限的能力做点更切实际的改变。
她无法做到最好,那么能做到稍微比之前好就好。
而至于自己这个决定中的弊端,自己会在力所能及的部分努力修正。
至少她设置的从来不止是最简单的物质奖励,也不止一条评价标准。
她从来不认为成绩代表一切,不忽视孩子们独特的闪光点。
她或许不能开口,但她的行为准则定会被这些孩子感受到。
或许一切并未有那么糟糕。测试广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