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直很快返回了水师大营,然后下令抽调五十艘平底江船,以原操江水师士兵为船员负责划船,载着三千禁卫军火铳手,由张煌言率领,从长江口水寨直入秦淮河,对外城进行袭扰。
张煌言率领船队径自到了三山门外,然后突然弃船上岸,带着三千火铳手向着外城江东门方向攻去。
驻守在附近的一支反贼闻讯匆匆前来阻拦,却被禁卫军一阵火铳射杀数十人,然后崩溃。张煌言带队迅速挺进,很快便到了江东门,然后对江东门发动猛攻。
江东门是南京外城重要城门,袁崇焕攻入内城后,分派军队攻打外城各门,仍在江东门留下五千军队镇守。五千人只有一千人上城防守,剩下的都驻扎在城门内军营。
闻听禁卫军竟然从城内杀来,四千贼军从大营内涌出,在江东门内布阵,和城上的千余人相互呼应,妄图挡住禁卫军进攻。
外城相对于内城空旷很多,江东门内是大片的农田,正适合布阵作战。
火铳兵排成四排,刀盾兵于两旁拱卫,三千禁卫军向着反贼阵列缓缓逼近。
“轰”火炮声响起,却是江东门城头的贼军向着禁卫军开炮了,也许是运气好,炮弹正好落在禁卫军队列中,当场砸死了一个士兵,撞伤了数人。
然前面士兵死了,后面的却迅速补位,三千禁卫军毫不动摇,向着反贼队列迅速逼近。
“砰”,看着逼近的禁卫军,有反贼火铳手哆嗦了一下,扣在扳机上。
“砰砰砰”其他反贼火铳手们也纷纷开火。而此刻,双方距离足有七八十步,远超过火铳的有效射程。
“混蛋,谁让你们开火的?再敢不听命令立斩无赦!”负责指挥的反贼将领怒吼着,气得牙疼,这么远开火,毛都没射死一个,有个屁用?
顺便说一句,反贼也装有火铳的,而且数量不少,很多火铳是广东打造,质量还挺不错。而原本江西军队,还有刚刚归附的南京外城守军,也都有大量火铳兵。
但同样是火铳,也得分人去使,没有严格的操练严明的战场纪律,很难发挥出火铳的威力。
射击过后,反贼火铳兵们手忙脚乱的装填着火药弹丸,为了保持严整的队形,禁卫军们逼近的速度并不太快,足够他们再装填一次。然而平时训练时可能还好,在战场上,当着迅速逼近的敌军,很多反贼火铳兵手哆嗦着,火药洒了一地,竟然无法完成装填动作。
禁卫军仍在逼近着,双方距离已经到达五十步,然后是四十步,三十步
“开火!”这次是反贼将领先绷住了,厉声下达射击命令。
“砰砰砰”反贼火铳兵们纷纷开火,数百弹丸射向禁卫军阵列。
随着火铳声,足有数十禁卫军士兵中弹摔倒,三十步的距离已经到达火铳射程,弹丸已经能够穿透禁卫军士兵身上穿的布面甲。
前面的被射杀,后面的迅速补位,禁卫军仍然默不作声的继续挺进。张煌言也随着军向前走着,并没有下令还击,因为他知道,三十步的距离虽然已经有了杀伤力,但射击精度并不高。
千余反贼火铳兵已经射空了手中的火铳,正在手忙脚乱的装填着,但负责指挥的将领却知道,己方已经没了足够的时间装填弹药。
“全军进攻!”反贼将领拔出钢刀,指着前方直接下令。随着他的命令,四千反贼动作起来,各自挥舞着武器杀了过去。
然而对面攻来的禁卫军却停了,前排的士兵纷纷举起了火铳。
“开火,四段射!”张煌言冷冷的下达命令。
“砰砰砰”一阵排枪射过,刚刚冲出的反贼士兵被射倒一片。
“杀啊!”反贼将领大声喊着,督促着手下军队继续进攻,因为他清楚,只要双方迅速靠近短兵相接,禁卫军便是有再多火铳也发挥不了作用,没了开火机会,和烧火棍没什么区别。
“砰砰砰”第一排火铳兵开火后迅速后退,露出第二排火铳手,第二排火铳手当即开火。
“砰砰砰”
“砰砰砰”
第三排第四排火铳兵陆续开火,然后就没然后了,反贼阵列已经崩溃。
不到一分钟时间,四排火铳兵相继开火,二十步的距离,密集的阵型,足有千余反贼被当场射杀。
一般的军队,伤亡超过一成便会士气狂落,超过两成便会直接崩溃,面前的反贼便是这种情况。四千反贼,短短时间内被射杀了一千余,其他反贼恐惧万分,哪里还敢继续进攻?
“冲啊,继续进攻,他们已经射空了火铳,杀过去咱们就赢了!”反贼将领还在大声喊着,然而却没人再听他的话,反贼士兵们惊恐的掉头就跑,有的往城门处冲去,有的贴着城墙往两侧逃跑,四千大军彻底崩溃。
城下军队崩溃,城墙上的反贼也是一片慌乱。不过张煌言并未下令攻打城门,而是率队转向,赶着溃兵一路向西南各门攻去。
大驯象门,守门的反贼闻讯刚刚出营,准备增援江东门,江东门的溃兵已经被驱赶过来,大驯象门守兵当场溃败,加入了溃败的队伍。
张煌言同样没有攻打大驯象门的打算,而是放火烧了城门内的反贼军营,继续挥兵进攻。
小驯象门,守城的贼军只有千余,闻讯根本不敢抵抗,全部丢弃了军营上了城墙,妄图死守城门楼。张煌言自然不会去进攻城墙,指挥着大军继续向南进攻。
过大德安门,小德安门,凤台门,夹岗门,一路到达上方门,前面又出现一条河流,正是绕过小半个南京城的秦淮河,从上方门处流入南京城。
顺着秦淮河逆流而上,没走两里,便看到己方船队等在前方。冲杀了近一个时辰,便是平日里经历严格训练的禁卫军,也感到疲倦异常,于是全部上船。
五十艘江船掉头,顺着秦淮河原路返回,只在背后留下一地狼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