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丝丝晨光在海天相接处喷薄欲出,灰蒙蒙的海面瞬间笼罩在晨曦之中,本该是静谧的海边却因上渔村岸边十天一次的鱼市而沸腾起来。
上渔村鱼市上车水马龙,人头攒动,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可这一切仿佛都与柏贝贝无关。
距离鱼市百来米外的沙滩上,不知道历经多少风吹雨打、近乎腐朽的几根竹杆上支着一张破烂的渔网,一个身子单薄的小女孩站在渔网前,手拿着竹梭子极其认真的在渔网上穿梭着。
尽管她很清楚这张渔网有可能永远也用不上了,可她却没有丝毫懈怠,竹梭子在她手上一起一落,动作熟稔而优雅,不经意间已成了海边一道美丽的风景。
一个年纪较小,身板同样瘦弱的小男孩站在柏贝贝身后已经好一会了,正一脸迟疑的看着自己姐姐,不知道该不该开口。
仿佛过了一个世纪那么久,柏满仓最终还是喊了声:“姐”
柏贝贝手一顿,像是刚发现弟弟一般,回头对他露出一个浅浅的笑容:“满仓来了?”
看着面黄肌瘦的柏满仓,柏贝贝眼里闪过一丝心疼。
这个弟弟明明已经五岁了,可是看起来却像只有三岁多的样子,最让柏贝贝难过的是,弟弟因为长期营养不良,到现在走路还走不太好。
“姐……”柏满仓怯怯的喊了声。
看着弟弟欲言又止,柏贝贝放下了手中的竹梭子,关切的问道:“满仓,怎么了?”
柏满仓咬了咬唇,不敢直视姐姐,低着头轻声道:“姐,还是把我交给黄婆子吧。”
今天是鱼市,明天官府又要来收渔税了,爹爹和哥哥都不在家,他们连肚子都填不饱,哪来的钱交渔税?
闻言,柏贝贝脸色一冷,沉声道:“满仓,你再说一遍!”
莫怪柏贝贝一听到“黄婆子”就变脸,因为这个黄婆子其实就是个人贩子。
两个月前,原主父亲柏定涛出海捕鱼,不幸遇上台风葬身海底,全家人悲痛欲绝,11岁的原主更是哭得晕死过去,再次睁开眼,却是个全新的柏贝贝。
虽然两人拥有着同样的名字,可意义却截然不同。
前世父母给她取这个名字意思是她是他们最心爱的宝贝,而原主的父亲却是直接用贝壳给她取的名,浅白易懂,没有任何的深意。
柏贝贝来到这里,从最初的彷徨、不知所措,到最后不得不认命。
柏贝贝醒来后,才知道哥哥柏满船不相信父亲已经葬身海底,只身出海寻父,至今都未归,想来也是凶多吉少了。
母亲冯氏在双重打击之下已经绝望了,整天沉浸在悲痛之中。
冯氏身子一天不如一天,为了不让小儿子跟着她饿死,便托人给小儿子柏满仓找了一户好人家收养。
昨天,村长和乡亲们听说冯氏要将儿子送人后纷纷上门劝阻,让冯氏留儿卖女,毕竟女孩子迟早是要嫁人的。
柏贝贝得知众人打算将她发卖后愤怒至极,正准备逃离,却不想,冯氏断然否决了乡亲们的提议,执意留下她。
冯氏说,她是要将儿子送人,却不是卖儿子。
是的,就为了冯氏那句“就算饿死也不卖儿卖女”,柏贝贝毅然留了下来。
原本,冯氏只是想给儿子找个好人家,可没想到,那个中间人黄婆子在柏贝贝的几番言语试探下露出了马脚,众人发现那个黄婆子根本就不是什么好人,说给满仓选的什么好人家纯属子虚乌有,让冯氏阵阵后怕。
将黄婆子赶走后,柏贝贝费尽唇舌才让冯氏打消了将满仓送人的想法……
柏满仓在柏贝贝的喝斥下吓得瑟缩了下,可随即又鼓起勇气,嗫嚅道:“姐,今天是鱼市,明天又要交渔税了……”
前几次是大伯跟二伯他们帮自家交了渔税,可大伯二伯他们也不容易,几个堂哥也到了说亲的年纪,不能再拖累他们了。
听到“渔税”两个字,柏贝贝懊恼起来,她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事给忘了?
这是个柏贝贝闻所未闻的朝代祈尧国,她们所在的位置是祈尧国西南边境的渤罗海边,海边住五个渔村的村民,她们所在的渔村叫上渔村,上渔村有二十多户人家,总共百来口人,是几个渔村中人口最多的村子,所以鱼市的地点就设在上渔村岸边的一块空地上。
这里每个月会有三次鱼市,每次鱼市的第二天就是交渔税的日子。
在这里有条不成文的规矩,不管你有没有出海捕鱼,有没有捕到鱼,只要你是居住在这片海边,就得按时交渔税,不然官府就会采取措施。
可现在他们家都是靠着乡亲们的接济才不至于饿死,去哪里生出钱来交渔税?
柏贝贝看着眼前过于早熟的弟弟,暗自叹了口气,道:“满仓,抬起头来。”
柏满仓怯怯的抬起满含雾气的眸子,无措的望着柏贝贝。
弟弟眼里的惊慌、无助深深刺痛了柏贝贝。
别说满仓是她弟弟,就算是一个陌生人,她也不会干那贩卖人口的事。
“满仓,这些不是你该担心的,姐姐说过会让你和娘过上好日子,就一定会做到的。”柏贝贝放软了语气,轻搂着弟弟安抚道。
“可是……”
“没有可是!”柏贝贝打断他的话,道:“早上风凉,别在这里呆太久,回去吧。”
虽然现在是夏末,可是海边的早晨还是透着丝丝凉意,满仓身子本来就不好,万一再生个病真怕会要了他的命。
其实柏贝贝从昨天赶走黄婆子后就开始思索着要怎么养活母亲和弟弟,她也想到了个赚钱的法子,可这个办法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收到成效的。
眼看明天又要交渔税了,必须另想办法才行。
“贝贝”
冯氏中气不足的叫声从滩上传来,打断了贝贝的思绪。
“娘,什么事?”
“今天鱼市,去帮帮你大伯二伯他们吧。”冯氏是个懂得感恩的人,这段时间要不是大房二房帮衬着,她这个家怕是早就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