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年,哀帝面对日食这等灾异亦是无可奈何。
只得循例下诏,言辞恳切,将日食之责归于己身,“厥咎不远,在余一人”。
更是大赦天下,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者”,欲借此机会,寻得那能够洞察天机、解说天意之人。
“举贤良方正”,自汉文帝时期便已施行,乃是选拔人才之良策。
于是,贤良方正们纷纷涌现,他们或舌战群儒,或笔走龙蛇,皆欲以己之才,解天子之忧。
凡是说到皇帝心坎上的,都会被直接授予官职,成为朝廷之栋梁。
如晁错、公孙弘、董仲舒等名臣,皆是昔日通过贤良方正之选,步入中央朝廷,成为一代贤相,名垂青史。
丞相王嘉却借此上奏了一篇封事,痛斥哀帝宠幸董贤,激怒了上天,导致阴阳失调,日食降临。
哀帝却心生厌烦,只觉这又是这些儒臣们的陈词滥调,无非是想要借此机会,阻挠自己对董贤的宠爱。
于是,随手一挥,将那封事丢在一旁。
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耐对着内侍道:
“日后凡是指责高安侯董贤的,一律免奏,省得朕看着心烦!”
内侍连忙将厚厚一沓奏折放在一旁,小心翼翼地从中抽出一些,启禀道:
“这些是周护、宋崇等人的奏折,他们所言之事,关乎新都侯王莽”
哀帝不由心中一动,沉吟道:“王莽?
他不是已赴新都侯国好多年了吗?
又会有什么事?”
然而,转念一想,只要不是拿董贤说事儿,看看也无妨。
于是,伸手接过奏折,细细品读起来。
只见周护、宋崇等人,在奏折中通篇力荐王莽,言辞之间,充满了对王莽的敬仰与推崇。
尤其是王莽为维护大汉的尊严,逼子饮鸩之事。
被他们说得神乎其神,仿佛王莽已然成为了大汉的忠臣楷模,国之栋梁。
更是言道:“贤才在朝为阳,在野为阴。
此等功臣良才,本应得到朝廷重用,却被流放在野,这不是阴阳失调又是什么?
难怪会出现日食,此乃上天对吾皇的警策,小觑不得!”
哀帝一边审视着这封奏疏,一边翻阅着至新都国乃至全国送上的关于给王莽恢复名誉的“请愿书”,暗自思量起来。
这些年接到了太多诸如此类的奏折,谏大夫鲍宣、丞相王嘉等人也都曾上书劝谏召回王莽,自己一直也都无视了。
再想想这些年来,自家这群娘家人属实闹得太凶。
傅奶奶刚刚离世,太皇太后王政君已经年近七旬。
刚经历了亡夫丧子之痛,却还能从大局出发,勒令王莽主动隐退,属实不易。
平日里不得不对傅、丁两家退避三舍。
自己这些年忙于政务,也无暇顾念她。
想想一个老妇人孤苦伶仃,身边没个亲人,委实可怜。
这个王莽没太大威胁。
一个失势的外戚、书呆子,召回长安,既能消除灾异的影响,又能为自己赢得声誉。
还给了王政君面子,何乐而不为?
哀帝很快就下诏征王莽回到长安,一并被召回的还有平阿侯王仁。
理由无他,只为照料日益衰老的王政君。
虽然诏令中并未给王莽安排具体职务与待遇,但这已然让许多人感到满意。
百里之外的新都国,王莽面色肃穆的接过了孔休递来的诏令。
随后迅速收拾行囊,不顾长途跋涉的艰辛,连夜踏上了返回长安的征途
长安,这座承载着无数繁华与沧桑的古城,对王莽而言,既是陌生的异乡,又是熟悉的故土。
站在久别的宫门外,望着那巍峨的城墙,心中思绪万千,犹如潮水般汹涌澎湃。
进城之后,他顾不上长途跋涉的劳顿,形容枯槁,仪礼齐备的拜见了姑母王政君。
在这位年迈而尊贵的长者面前,王莽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也看到了岁月的无情。
在那个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时代,每一次家庭成员的远离,都充满了未知。
人伦之情的维系显得尤为艰难,很可能一次简单的告别,就成了永无再见之日的死别。
七十多岁的王老太太见到王莽归来,也顿时老泪纵横。
颤颤巍巍地伸出手,抓住王莽:“莽儿你总算是回来了。”
王莽心头发酸,忙向姑母请安,并大致禀报了这些年来在新都侯国的情况
王政君看着枯瘦的王莽,心疼不已。
伸手扶起他,眼中满是慈爱:“莽儿不必拘礼,这些年瘦了不少,怕是受苦了吧。”
王莽却连连摆手,笑道:“姑母此言差矣。
在新都这三年,侄儿不但结交了很多名士,还了解了更多的民情吏治。
这些都是治国之根本,对我而言,是宝贵的财富。”
王政君心中稍感欣慰,大略一算,王莽这一去,已然三年,今日才得以团聚。
想想自己自从入宫以来,经历了亡夫丧子和家族兴衰,如今朝廷中已看不到王家什么人了。
每天看着一帮外戚恶斗,也只能装聋作哑,图个清静。
现在好了,王莽终于回来了,至少,身边有了个亲人。
念及此处,王政君立马打起精神,“你人能回来就好。
过几天,王仁也会回来。
如今王氏家族虽然百事凋零,但人丁还算兴旺。
不管怎样,天下是刘氏的,王氏只要努力维系住富贵的局面,能善终就行,不必再折腾了。”
话语中,既有着对家族的无奈与感慨,又有着对未来的期许与祈愿。
王莽心中亦是五味杂陈。
这些年的新都隐退,对自己来说,是一段沉淀与思考的岁月,也是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过程。
在外界眼中,自己的退隐或许是一种韬光养晦的策略。
但在自己内心深处,始终装着大汉王朝的兴衰荣辱。
时刻关注着朝廷的动向,对大汉的国运气数有着清晰而冷静的洞察。
然而,现在并非出头的最佳时机,任何鲁莽的行动都可能葬送自己的前程。
因此,在面对姑母的劝导时,他表现得更为沉稳和审慎:
“姑母的心思,侄儿岂能不知。
皇上目前宠信董贤,侄儿此次以‘侍太后’之名被召回,实际上只是为日食之事给天下一个交代。
若侄儿继续展露锋芒,触怒龙颜,怕是又会使我王家陷入众矢之的。”
王政君听闻此言,不禁连连点头,赞许道:
“莽儿,你如今真是今非昔比了,你的成长与见识让姑母刮目相看。”